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谨赠司寇淮南公诗

谨赠司寇淮南公诗

南北朝 庾信

危邦久乱德。
天策始乘机。
九河闻誓众。
千里见机旗。
虢亡垂棘返。
齐平宝鼎归。
久弊风尘俗。
殊劳关塞衣。
绊骥还千里。
垂鹏更九飞。
犹怜马齿进。
应念节旄稀。
回轩入故里。
园柳始依依。
旧竹侵行径。
新桐益几围。
寒谷梨应重。
秋林栗更肥。
美酒还参圣。
雕文本入微。
促歌迎赵瑟。
游弦召楚妃。
小人司刺举。
明扬实滥吹。
南部治都尉。
军谋假建威。
商山隐士石。
丹水凤凰矶。
野亭长被马。
山城早掩扉。
传呼拥绛节。
交戟映彤闱。
遂今忘楚操。
何但食周薇。
三十六水变。
四十九条非。
丹灶风烟歇。
年齢蒲柳衰。
同僚敢不尽。
畴日惧难追。

诗人庾信的古诗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八

南北朝 庾信

日晚金槌络,朱轩流水车。

伤往诗 一

南北朝 庾信

见月长垂泪。
看花定敛眉。
从今一别后。
知作几年悲。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 其十

南北朝 庾信

千寻木兰馆,百尺芙蓉堂。落日低莲井,行云碍芰梁。

流水桃花色,春洲杜若香。就阶犹不进,催来上伎床。

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四

南北朝 庾信

风力是举。
而台阶序平。
重黎既登。
而天地位成。
功无与让。
铭太常之旌。
世不失职。
受骍毛之盟。
辑瑞班瑞。
穆穆于尧门。
惟翰惟屏。
膴膴于周京。
功成而治。
定礼乐斯存。
复子而明。
辟姬旦何言。

周五声调曲 宫调曲 三

南北朝 庾信

握衡平地纪。
观象正天枢。
祺祥钟赤县。
灵瑞炳皇都。
更受昭华玉。
还披兰叶图。
金波来白兔。
弱木下苍乌。
玉斗调元协。
金沙富国祖。
青丘还扰圃。
丹穴更巢梧。
安乐新成庆。
长生百福符。

拟咏怀诗 十七

南北朝 庾信

日晚荒城上。
苍茫余落晖。
都护楼兰返。
将军疎晖归。
马有风尘气。
人多关塞衣。
阵云平不动。
秋蓬卷欲飞。
闻道楼船战。
今年不解围。

拟咏怀诗 十

南北朝 庾信

悲歌度燕水。
弭节出阳关。
李陵从此去。
荆卿不复还。
故人形影灭。
音书两俱绝。
遥看塞北云。
悬想关山雪。
游子河梁上。
应将苏武别。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四

南北朝 庾信

明明九族序,穆穆四门宾。阴陵朝北附,蟠木引东臣。

涧途求版筑,溪源取钓纶。多士归贤戚,维城属茂亲。

贵位连南斗,高荣据北辰。迎时乃推策,司职且班神。

日月之所照,霜露之所均。永从文轨一,长无外户人。

晚秋诗

南北朝 庾信

凄清临晚景。
疎索望寒阶。
湿庭凝坠露。
抟风卷落槐。
日气斜还冷。
云峯晚更霾。
可怜数行鴈。
点点远空排。

和从驾登云居寺塔诗

南北朝 庾信

重峦千仞塔。
危磴九层台。
石关恒逆上。
山梁乍斗回。
阶下云峰出。
窗前风洞开。
隔岭钟声度。
中天梵响来。
平时欣侍从。
于此蹔徘徊。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 三

南北朝 庾信

茫茫实宇宙。
与善定冯虚。
大夫伤鲁道。
君子念殷墟。
程卿既开国。
安平遂徙居。
讵能从小隐。
终然游太初。

周祀五帝歌十二首 其一 皇夏

南北朝 庾信

嘉玉惟芳,嘉币惟量。成形惟礼,禀色随方。神班其次,岁礼惟常。

威仪抑抑,率由旧章。

咏画屏风诗 十

南北朝 庾信

千寻木兰馆。
百尺芙蓉堂。
落日低莲井。
行云碍芰梁。
流水桃花色。
春洲杜若香。
就阶犹不进。
催来上伎床。

冬狩行四韵连句应诏诗

南北朝 庾信

三川羽檄驰。
六郡良家选。
观兵细柳城。
校猎长杨苑。
惊雉逐鹰飞。
腾猿看箭转。
鸣笳河曲还。
犹忆南皮返。

聘齐秋晚馆中饮酒诗

南北朝 庾信

欣兹河朔饮。
对此洛阳才。
残秋欲屏扇。
余菊尚浮杯。
漳流鸣二水。
日色下三台。
无因侍清夜。
同此月徘徊。

题结线袋子诗

南北朝 庾信

交丝结龙凤。
镂彩织云霞。
一寸同心缕。
千年长命花。

和侃法师

南北朝 庾信

秦关望楚路,
灞岸想江潭。
几人应落泪,
看君马向南。

周五声调曲二十四首 其二十一

南北朝 庾信

运平后亲之俗,时乱先疏之雄。逾桂林而驱象,济弱水而承鸿。

既浮干吕之气,还吹入律之风。钱则都内贯朽,仓则常平粟红。

火中乃寒乃暑,年和一风一雨。听钟磬念封疆,闻笙竽思蓄聚。

瑶琨筱簜既从,怪石铅松即序。长乐善马成厩,水衡黄金为府。

奉和永丰殿下言志诗十首 其五

南北朝 庾信

托情忻六学,游目爱三馀。覆局能悬记,看碑解暗疏。

讵尝游魏冉,

周祀圜丘歌十二首 其十 雍乐

南北朝 庾信

礼将毕,乐将阑。回日辔,动天关。翠凤摇,和鸾响。五云飞,三步上。

风为驭,雷为车。无辙迹,有烟霞。畅皇情,休灵命。雨留甘,云馀庆。

庾信

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 ► 297篇诗文

南北朝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