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嵩阳宫古柏 其一

嵩阳宫古柏 其一

明代 袁宏道

苔甲生生裂水波,苍皮十度手摩挲。问君那只高如许,汉垒唐基积几多。

诗人袁宏道的古诗

密县天仙庙白松 其三

明代 袁宏道

瘦玉崚崚数十盘,巢云老鹤梦犹寒。若为貌出参天雪,更向南岗头上看。

病中短歌

明代 袁宏道

吁嗟我生年十九,头发未长颠已朽。病寒三月苦沉吟,面貌如烟戟露肘。

赢枯博得妻儿怜,七尺浪为鬼神有。箧里残书别故人,几上龙钟斗老叟。

无情莫问囊中钱,有狇还克床下酒。虫臂鼠捍彼何人,嗟来子桑真吾友。

偕王章甫陈公弼登黄鹤楼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两家稚子共追随,似我与君初上时。松老石攲楼亦换,可容玄鬓不成丝。

嵩阳宫古柏封于汉非汉物也都玄敬以为三代时物信然

明代 袁宏道

看穷人代只青葱,山鬼那能记始终。手把洛书逢大禹,眼窥日表见周公。

龙鳞抉石方知地,鹏翮抟天始送风。纵使文成能诳语,问渠霞壁几时红。

和散木韵 其一

明代 袁宏道

暖风吹雨溉花畦,荣辱何劳问木鸡。窗下止容三亩月,门前亲著一丸泥。

功名且自轮诸弟,家政都将付老妻。碧水丹崖身自领,黄柑斗酒伴莺啼。

怀龙湖

明代 袁宏道

汉阳江雨普曾过,岁月惊心感逝波。老子本将龙作性,楚人元以凤为歌。

朱弦独掺谁能识,白颈成群尔奈何。矫首云霄时一望,别山长是郁嵯峨。

送罗服卿还夷陵兼柬陶孝若年兄

明代 袁宏道

缸花吐尽醁杯重,惜别绵绵话晓钟。双髻奚奴肩绣裛,一鞭骢马出芙蓉。

但知作叙干皇甫,未觉笼须笑士龙。寄语欧公门下士,青鞋将过紫芝峰。

虾䱉行

明代 袁宏道

虾䱉出潢潦,道逢东海使。鱼服而介身,呷浪以相戏。

物微恐见侵,跳波争努臂。东陂招能兄,西溪唤螺弟。

水虫万馀种,各各条兵议。聚族鼓鳞鬣,不能当一嚏。

卑卑诗戏题壁上

明代 袁宏道

明月卑卑高,青山卑卑卑。花枝卑卑红,春色卑卑亏。

禄食卑卑多,牙齿卑卑稀。姬妾卑卑广,颜色卑卑衰。

贱当壮盛日,欢非少年时。功德黑暗女,一步不相离。

天地犹缺陷,人世总参差。何方寻至乐,稽首问仙师。

避雨崇国寺三日纪事

明代 袁宏道

湿云涨山雨不止,一酣三日葡萄底。天公困雨如困酲,醉人渴饮似渴水。

东市典书西典几,团糟堆曲作城垒。明知无雨亦不行,权将雨作题目尔。

仆夫安眠马束尾,大瓮小瓮来日起。

廿三日至蒲圻谢中丞出迎时年九十二鹤发丹容尚能骑乘真人中瑞也口 ...

明代 袁宏道

曾看沧海化红尘,云过沙飞阅世人。便是圣朝祥瑞物,何须芝草与麒麟。

和退如初度与客谈仙次韵

明代 袁宏道

竹树森疏翠绕身,与君连日坐花茵。乐邦有宅憨为主,仙路无程醉是因。

正好同看双舞袖,何须高著九阳巾。直消数幅梅花纸,便作华胥世上民。

明空住柳浪五月附余舟南下别于归宗道上因作柳浪三叠以送之 其三

明代 袁宏道

不炉话尽晚窗烟,閒剔春芽自煮泉。记取柳浪湖上月,隔花呼起放生船。

东山晚望

明代 袁宏道

转厌人间少,翻愁大地空。石枯山眼白,霞射水头红。

浪恶惊三老,鱼稀祭五风。奇峰探不尽,点点乱流中。

五弟新卜园居余笑曰柰物力不敷何社中遂以为韵作诗嘲之仍限四章各 ...

明代 袁宏道

凿地出方空,日费十蛮力。东溪招鹭鸶,西溪捕锦鶒。

束腹耨青畦,图租云母食。墙屏列胸中,日夜几雕刻。

藕塘

明代 袁宏道

藕塘风起散花鳞,踏遍溪桥不上尘。饥鹤偶来溪半口,浮云忽破现分身。

每嫌蕉叶遮帘子,为触番书置净巾。自起浇莎汰白石,清閒赖是不如人。

得家报 其三

明代 袁宏道

艰危历尽到岩居,可有丹梯上碧虚。玉女烟中频索梦,莲花叶上细题书。

补填积雪成新径,展拓间云架小庐。别院棋枰声隐隐,微风恍惚动仙裾。

桃花雨

明代 袁宏道

浅碧深红大半残,恶风催雨剪刀寒。
桃花不比杭州女,洗却胭脂不耐看。

王闇然馆中看梅 其一

明代 袁宏道

乞得马家双玉鬟,清姿濯濯槿篱间。幽香偶逐寒风去,带却书声过别山。

德胜桥水轩集诸公诗

明代 袁宏道

西山去城五十里,紫巘青逻见湖底。一泓寒水半庭莎,赚得白云到城里。

茭叶浓浓遮雉朵,野客登堂如登舸。稻花水渍御池香,槐风阵阵宫云凉。

一番热雨蹙波沸,穿檐扑屋生荷气。乍时泼墨乍清澄,云容闪烁螭蛟戏。

帘波斜带水条烟,北窗雨后梦清圆。兑将数斗薏仁酒,赁取山光不用钱。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76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