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明空住柳浪五月附余舟南下别于归宗道上因作柳浪三叠以送之 其一

明空住柳浪五月附余舟南下别于归宗道上因作柳浪三叠以送之 其一

明代 袁宏道

青池白石每谈空,销却寒缸几炷红。记取柳浪湖上柳,夜禅听尽碧丝风。

诗人袁宏道的古诗

湘湖莼菜

明代 袁宏道

托恨西湖,沉质湘水。鍊玉为脂,熬冰出髓。松及苏人,皆云无此。

盛春而生,方夏而止。何故季鹰,待秋风起。

石桥岩

明代 袁宏道

天门即前阍,石桥即复户。两门去几何,五五二十五。

石老易生云,山髡不藏虎。岳神饶客情,阁起千峰雨。

得家报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瀑布声中洗面尘,洞花沚草自然春。欲攀绝壁无根地,且趁孤云未老身。

堕险啼厓皆韵事,倚松坐石想幽人。飞仙巳蜕茅龙死,留得青山一壑鳞。

云起楼为彻如赋

明代 袁宏道

白云缥缈如仙客,只在轩前人不识。高人兴云若故知,近固追随远亦得。

鬘鬟人物偶尔成,岂有神情与香色。治然一以气类从,如磁与铁自相即。

主人玉女潭边住,楼居正直高崖处。赤栏翠竹与山平,便是孤云来去路。

朝随马迹渡头风,暮宿罨画溪上树。云耶君耶递为主,茶烟湿处飞泉怒。

雨中自有徐熙山,秋来忽遇王维句。只今长安浩浩尘,云亦随君马上去。

西山逼眼万螺青,是中应有云流寓。东华举首即重霄,垂天漠漠如飞絮。

述内

明代 袁宏道

世人共道乌纱好,君独垂头思丰草。不能荣华岂大人,长伏蓬蒿终凡鸟。

富贵欲来官已休,儿女成行田又少。盈箧算无千个铜,编衣那得一寸缟。

陶潜未了乞儿缘,庞公不是治家宝。玉白冰清欲何为,不记牛衣对泣时。

甲辰初度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閒花閒石伴疏慵,镜扫湖光屋几重。劝我为官知未稳,便令遗世亦难从。

乐天可学无杨柳,元亮差同有菊松。一盏春芽融雪水,坐听游衲数青峰。

桃花流水引 其三

明代 袁宏道

袖却红云侍紫皇,诙谐长是困东方。乍来不识天颜笑,只道频嘘列缺光。

虾䱉行

明代 袁宏道

虾䱉出潢潦,道逢东海使。鱼服而介身,呷浪以相戏。

物微恐见侵,跳波争努臂。东陂招能兄,西溪唤螺弟。

水虫万馀种,各各条兵议。聚族鼓鳞鬣,不能当一嚏。

荅君御诸作 其三

明代 袁宏道

溪流片片叠春纱,红树前头又一家。寄语青门种瓜叟,种瓜先种枕头瓜。

千佛堂为玉轮上人题

明代 袁宏道

千佛堂中千个佛,眼底诸君皆髣髴。旁边突立千佛岩,绀朱剥落千年物。

寒风十月枯青嶂,短尾饥猴跳枝上。毗卢帽子茶褐衫,道是堂头老和尚。

五弟新卜园居余笑曰柰物力不敷何社中遂以为韵作诗嘲之仍限四章各 ...

明代 袁宏道

螺子洗春云,空塘系瘦鹄。柳烟不蔽条,遮得鸦雏不。

裁剪湘波纹,苍根删古玉。附僧觅紫绵,筠笼客西蜀。

与曾退如过葡桃园话旧偶成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古井已无完槛,石榴依旧烧枝。莫道故人如梦,梦中却有长时。

和江进之杂咏 其三

明代 袁宏道

藤叶常悬四五葩,閒随方罫过邻家。西厢托疾东厢假,南寺听经北寺茶。

蝶老花阑如倦客,天清云薄似飞纱。姬衫典尽瓶犹馁,学把缗钱托画叉。

别无念 其五

明代 袁宏道

陆程华容道,水程京口驿。良无黄金赠,感慨复何益。

别石篑 其九

明代 袁宏道

气嘘为风,云流为水。人之小人,人之君子。鸭不之飞,蚓不之跃。

枭哭非愁,鸾歌非乐。无曰升天,天卑于渊。无曰瞰渊,渊高于天。

即佛即圣,非儒非禅。

观卢岩寺瀑布 其二

明代 袁宏道

洞门长是带云关,竹杖深穿香叆间。醉里放杯眠涧水,梦中和雨入卢山。

霞光射壁残碑出,松影流阶处士还。潭下老龙呼不起,携将新月过烟鬟。

雪夜感怀同黄道元作

明代 袁宏道

孤馆寂无人,童仆三两辈。白势压山来,云冷天憔悴。

灯寒字欲青,炉死灰相对。流火掣空飞,错落如星碎。

可惜行乐场,都被微官碍。歌喉络飞蛛,谁家佳姊妹。

送蜀僧往南海

明代 袁宏道

一踏峨眉二十春,冰花破处石鳞鳞。凭将遍吉书一纸,传与东洋打坐人。

初正偶题

明代 袁宏道

惯懒无心更出关,清时梦亦趁人閒。几回寺里寻花去,独自江头看水还。

处世渐同栗里子,全家拟注玉泉山。千溪万碧何由见,只是苍枝也破颜。

寄子髯

明代 袁宏道

结发治诗书,交情沥肺肝。十年事熊胆,何止千肝丸。

文字挟飞霜,千顷跃波澜。白发秃似冢,青云路转艰。

举网珊瑚易,投珠明月难。闲情寄鱼鸟,小筑避暄寒。

过雨常移竹,当窗学种兰。兴来摹柳字,愁至裂囚冠。

蹶足怜骐骥,冲天羡凤鸾。愿借扶摇力,为君送羽翰。

袁宏道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76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