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袁宏道
别泪如倾祗赋诗,更无一物可相贻。自矜亦识汾阳老,眼底无君剑竖眉。
雨中过苏 其二
无官有客尚留吴,难道陶潜不腐儒。魂亦寻花陶蛱蝶,梦惟逐浪似鹈鹕。
孤灯影瘦寒山寺,荒草流青夏驾湖。学道参禅都未澈,一毛聊得比杨朱。
游玉虚岩
一壁绣烟霜,石老
山阴道
钱塘艳若花,山阴芊如草。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
平生王献之,酷爱山阴道。彼此俱清奇,输他得名早。
赠王以明纳赀归小竹林
读书三十年,何曾效一字。九万里冲风,不能起字翅。
人间龙子藏,天上司文睡。质书典青山,勉就冬官例。
凤老泣枯梧,强作回翔计。低枝无伟巢,聊减冲云气。
掷巾簪笋皮,脱衫买荷芰。万竹中栖身,崖风吹远唳。
销心白傅诗,遣老庞公偈。铁锥题令篁,画破千竿翠。
元夕度门出宫中月饼同赋 其二
盘中犹折半宫花,刻凤攒龙自内家。不是国师争袖得,也应坠破紫袈裟。
儿开美殇江进之书来始知 其二
官程屈指三千馀,颇怪真州消息疏。七月始传江令字,道儿亡在杪春初。
初至西湖 其二
一络香风十里堤,万株杨柳著行齐。苏州浪得佳名字,试把湖山共品题。
山中逢老僧 其二
一抹青烟沉远峦,禅心汰得似冰寒。閒山閒水都休却,付与瞻风衲子看。
玉上人
山下逢老僧,为我设斋供。生断活埋关,醒却高峰梦。
空嫌毛孔多,瘦觉数珠重。回首鸭子飞,归来鼻头痛。
姚叔叉
昔我吏吴门,冠带填门阈。白发老山人,闻名面不识。
一朝弃官去,空山翻见迹。何不嘘热官,而煨寒灰客。
送罗服卿还夷陵兼柬陶孝若年兄
缸花吐尽醁杯重,惜别绵绵话晓钟。双髻奚奴肩绣裛,一鞭骢马出芙蓉。
但知作叙干皇甫,未觉笼须笑士龙。寄语欧公门下士,青鞋将过紫芝峰。
元日登王章甫水明楼 其二
云山虽近不相亲,草色烟光各自春。君欲读书我从仕,何曾真作看山人。
崇国寺葡萄园集黄平倩钟君威谢在杭方子公伯修小修剧饮
入门似出门,莎畦布平远。十亩蕃草龙,垂天棼远鬋。
古根老巉石,凉荫厚深巘。茫茫三夏云,有舒而无卷。
分栋理孙枝,凿泉通小畎。树上酒提偏,波面流杯满。
榴花当觥筹,但诉花来缓。一呼百螺空,江河决平衍。
流水成糟醨,鬓髭沾苔藓。侍立尽酲颠,不辨杯与
初正偶题
惯懒无心更出关,清时梦亦趁人閒。几回寺里寻花去,独自江头看水还。
处世渐同栗里子,全家拟注玉泉山。千溪万碧何由见,只是苍枝也破颜。
竹枝词 其十
玉娘一曲叫天鹅。此地曾经牙板过。十五年前细腰柳,而今枯瘦十围多。
宿朱仙镇
余凡两度阻雨冲霄观俱为访龙湖师戏题壁上 其二
我从观里拜青牛,忽忆龙湖老比丘。李贽便为今李耳,西陵还似古西周。
赠登封令傅元鼎
麈尾一麾案牍稀,石淙潭水洗秋衣。公庭叶落书常满,绝壁云开舄自飞。
入寺每教求藓迹,上山亲与勘松围。梦中白鹤如相语,君是重来丁令威。
关公祠
平驱妖国洗蛟潭,月下高禅独自参。耻与摄山为伴侣,为他靳尚作伽蓝。
仲春十八日宿上天竺 其二
若以色见我,是人行邪道。饶他紫金身,只是泥与草。
朝来白照面,三十二种好。终日忙波波,忘却自家宝。
袁宏道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765篇诗文
花朝日伯修初度
黄昭质宪使得铜雀败瓦割而为三一以寄乃兄平倩其二遗余及小修弟 ...
严陵 其一
美人临镜 其二
公超谷
郊外小集 其一
灯市和三弟
湘湖莼菜
戏别唐客客丰城人 其一
小竹林蜡梅盛开兼赠主人
秋夜坐月水轩同龚散木刘绳之赋
将入秦试士诸同舍别于西郭水亭得鱼字
美人临镜 其四
看梅 其二
雪中限韵时寓沙市同度门作 其一
雪中看月
过中山见诸名迹题清风店壁
嵩阳宫古柏封于汉非汉物也都玄敬以为三代时物信然
谢于楚由川入楚将东归歙复北上有姬在燕也
送南粤使
柳 其三
伏波将军避暑石室 其二
习池道中
送江陵薛侯入觐序
七夕偶成 其二
与曾退如过葡桃园话旧偶成 其三
雪中限韵时寓沙市同度门作 其二
和黄平倩落字
醉乡调笑引
初夏同惟学惟长舅尊游二圣禅林检藏有述 其四
彭长卿自武陵至公安游甚困便欲由梁之鲁入都歌以送之
长生岩逢休粮道者
西泠桥
夜坐读少陵诗偶成
食笋时方正月 其二
侯师之水轩 其二
卷中见亡友王官谷姓字感赋 其二
潼关题壁
五弟生日同诸公集春草堂得文字
罗隐南王章甫小集斋中说旧事偶成 其三
怀惊湖
入青口 其二
第一泄
荅君御诸作 其四
又次三弟韵
湖亭对月述怀同散木赋
孟生为尊慈索诗信笔题四韵
舟中风雪迟苏潜夫游玉泉不至和客韵 其一
观第五泄记
江南子 其三
德山闻长嫂去世恸念伯修感而有作 其一
初夏同惟学惟长舅尊游二圣禅林检藏有述 其一
竹枝词 其九
江上见数渔舟为公卒所窘 其二
哭夹山先生时先伯修归窆
吴生贫甚所遭辄奇诗以送之 其一
秋日同梅子马方子公周承明饮北安门水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