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简马伯庸

简马伯庸

元代 袁桷

象榻香浓翠幌春,美人倦绣态横陈。平明欲进朝天袜,小立兰灯熨贴频。

诗人袁桷的古诗

忆双溪

元代 袁桷

清溪明处水交流,万井鳞鳞冠盖稠。杯凝玉光明月入,幕遮翠影落花留。

云生古洞千山雨,风送层楼万壑秋。丽泽祠前最佳绝,藕花零乱胜沧洲。

次韵马伯庸应奉绝句八首 其六

元代 袁桷

谁家弄玉矜少年,采莲艇子歌娟娟。转首那知颜色老,犹抹横云啼镜前。

再次上京杂咏韵十首 其七

元代 袁桷

土驿高低置,苍茫七日程。马通分熠耀,牛酪注深清。

残雪明珠阙,繁星列火城。前山黄白处,草药不知名。

宜远楼

元代 袁桷

紫翠光中拥翠鬟,分明倒影落西山。游尘自逐钟声去,过雨能将月色还。

万里关河新胜概,一天星斗旧跻攀。绝怜想像空题咏,后会应须共倚阑。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 其四

元代 袁桷

遗书纪河源,荒忽不可识。君行河之西,春雪深五尺。

茫茫贺兰山,抽矢石为镝。坐阅三姓王,圣代始敛色。

沙羊护毡房,名驼候土驿。观风惨无俦,云端羡飞翼。

五月廿六日大寒二十二韵

元代 袁桷

地界幽都正,风传委羽来。阴机坚积冱,空窾起荒埃。

炎帝辞施设,玄神擅展裁。气疑翻溟涬,势欲压恢台。

北户严云结,中街宿雾霾。睫流惊炙毂,吻咽讶衔枚。

野旷狐归穴,林荒雀下台。趁虚人瑟缩,走驿吏徘徊。

旧箧裘频索,残炉火易灰。当阳纨扇弃,薄暮酒尊催。

牛喘犹瞻月,龙藏敢挟雷。晓吟肩峭直,午睡发毰毸。

絺绤聊增袭,帘帷莫浪开。鼎温延上客,灶炀集群孩。

鸟认南枝宿,驼鸣北路回。泬寥河汉接,惨澹雪霜堆。

重甲身僵仆,铢衣说诡诙。已知邹子的,更觉杜生哀。

泽国朝曦赫,畬田溽雨催。鸿钧陶石烁,金鉴煮冰摧。

旧俗惭卑窘,新闻骋博该。广寒今已到,姑射不须陪。

上京杂咏十首 其四

元代 袁桷

旧岁寒冬恶,霏霏土雨迷。门荒悬马革,草净绝牛蹄。

列帐烟光惨,空营月色低。县官捐粟帛,岁晚得扶携。

次韵张希孟凝云石四首 其一

元代 袁桷

我爱凝云好,朝昏境不同。金芽养灵谷,铁网起晴空。

月色古今正,潮痕子午中。点头那有意,吾欲问生公。

大名刘节妇吟

元代 袁桷

孤鹤不累巢,离鸾不饮溪。溪明难为影,巢成谁与栖。

飘飘无根云,流丽如虹蜺。下有贞松台,白日昼且凄。

我思彻霄汉,冥邈不可梯。青青东园柳,子规当树啼。

来者何用欢,去者日以迷。击石端出火,捣辛能作齑。

妾心倘未明,请看井中泥。

芳思亭

元代 袁桷

侃侃尚书公,投绂理泉石。五堂适寒暑,十亭送昕夕。

琼英玄圃秀,美荫嘉树碧。修廊不受雨,来往随履舄。

红云涨方塘,丹霞耀翠席。嘉鱼黄金掌,瞥见眇莫测。

辛勤三十年,深逝晦朝迹。遗训示子孙,树艺比其德。

浮云变须臾,百幻倏消蚀。空馀郑公庄,耕稼给衣食。

缅彼行乐时,种植各有职。以兹一亩园,髣像见畴昔。

幽葩与群卉,生意日不息。朝阳漱灵根,三咽妙紬绎。

旷怀事幽赏,逝矣躬六籍。

次韵李伯宗苦热

元代 袁桷

庭院无眠夜气深,繁星闪闪漏沈沈。祝融焮火翻初劫,姑射凝冰易旧心。

角枕云蒸纹欲断,蜡灯烟暖泪难禁。萧骚忽作还家梦,翠木扶疏万竹森。

小院四月十二日牡丹始开乃单台花也余将上开平作诗示瑾

元代 袁桷

暖风吹雨佐花开,送我滦阳第四回。内院赐曾传侧带,江南画不数重台。

回黄抱紫传真诀,媲白抽青陋小才。自是妖红居第一,他年折桂莫惊猜。

舟中杂咏十首 其七

元代 袁桷

纸鸢帖晴空,飞轮走盘线。东风恣昂藏,得意随手转。

攀云政相喜,堕地忽复怨。儿童岂知此,得失终恋恋。

送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 其七

元代 袁桷

遗情在相思,举酒不得起。永念编简功,笃志刊绮靡。

倾盖已云旧,知我实知己。送君河之湄,冻柳光薿薿。

修途马飞翻,少立尽瞻俟。植德绥令名,眠食慎道里。

十一月十四日驾至京城杨仲礼有诗次韵

元代 袁桷

金舆清跸发龙城,乾雪坡陀甬道晴。师起晋阳坡尽倒,令传代邸辔徐行。

鸾皇合奏云光遏,龙虎交章曙色明。欲认鸡翘新法从,驼车深处听铃声。

次韵马伯庸应奉绝句八首 其五

元代 袁桷

红衣夜唱娑罗树,云是西天好儿孙。吹螺日饮官法酒,笑渠骑马傍人门。

翰林故事莫盛于唐宋聊述旧闻拟宫词十首 其十

元代 袁桷

赞书誊副节楼前,筐篚盈庭邸吏传。深恨葫芦陶学士,受渠犀玉索金钱。

大年宿雁图

元代 袁桷

寒夜沙汀睡已成,雁奴翘首独深惊。朝陵閒说燕王事,恨杀人间兄弟情。

次韵仲章舟中思南湖

元代 袁桷

绿阴浓处彩毫挥,忽忆春残理棹归。约略晚花团锦幄,招邀稚笋试斑衣。

长年客影如云度,五月湖光似雪飞。从此清林供笑傲,莫看回雁损天机。

次韵继学伯庸上都见寄二首 其二

元代 袁桷

纱縠单衣佩水苍,碧笺裁诏茧丝长。日斜双入通明殿,云母屏前对玉皇。

袁桷

袁桷

(1266—1327)庆元路鄞县人,字伯长,号清容居士。举茂才异等,起为丽泽书院山长。成宗大德初,荐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进郊祀十议,礼官推其博,多采用之。升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官。请购求辽、金、宋三史遗书。英宗至治元年,官翰林侍讲学士。泰定帝泰定初辞归。桷在词林,朝廷制册、勋臣碑铭,多出其手。卒谥文清。著有《易说》、《春秋说》、《延祐四明志》、《清容居士集》。► 182篇诗文

元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