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赋朱焕章所畜鹈鹕鸟

赋朱焕章所畜鹈鹕鸟

明代 袁凯

朱家有鸟名鹈鹕,意度自与凡羽殊。
冥蜚时时近丹穴,夜宿往往归苍梧。
当时六翮须无禁,何乃困顿来庭除。
玄云飘萧羽衣碎,俯仰饮啄随人意。
空檐燕雀亦何心,喧噪迫逐无宁地。
孤雌孤雌复何所,落日烟波隔吴楚。
沉思当日伉俪初,岂料如今各羁旅。
众雏众雏尤痛惜,父既不归无可食。
纵有弱母汝念深,浪高风急身无力。
我言鹈鹕君莫嗔,忍耻含悲度此身。
不见四海干戈际,多少思家失路人。

诗人袁凯的古诗

和王叔善祀天妃有雪

明代 袁凯

酒正初传内府醪,南来河伯避行舠。
百年祀事崇邦典,半夜神光出海涛。
花散晓风纷烂熳,礼成春殿肃清高。
圣躬端为苍生祷,不比乘槎汉使劳。

送吴本立归吴门

明代 袁凯

九月气已肃,蟋蟀入床下。
戺戺南来雁,寂历江上雨。
伤哉远归人,斯时不遑处。
岂惟怀乡里,茔域久蓁莽。
樵苏无可禁,奠谒旷时序。
长年抱忧感,鹔郁将谁语。
兹行遂初志,况复念勤苦。
勾吴不可见,迢迢望烟渚。

寄顾文昭

明代 袁凯

最忆顾家池水湄,千株苔石坐题诗。
如今又是三年别,白发萧萧只怕垂。

赋黄叶渔村

明代 袁凯

泽国西风霜树多,萧条茅屋倚江波。
家人酒馔茅虾菜,野老衣裳杂芰荷。
东海任公时问信,沧浪孺子亦来歌。
白鸥亦有忘机意,清影相看奈尔何。

秋晚东海寓舍

明代 袁凯

落叶寒蝉小巷深,枯藤斜日半墙阴。
读书稚子当轩坐,为客衰翁倚杖吟。
沧海未知终老计,白头难忘故园心。
弊裘零落余双袖,清泪年来似不禁。

京师得家书

明代 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江上寄书

明代 袁凯

湘南估客发西津,东入姑苏花正春。
独有相思数行字,欲从江海问情人。

寄瓢斋

明代 袁凯

不见瓢斋心自苦,金陵又复上金华。
茫茫春草兼春水,肠断东风日易斜。

寓所即事

明代 袁凯

沙水寒犹浅,江船远未来。
举家忧米粒,终日走蒿莱。
骨肉还相弃,交游定莫猜。
痴儿饥困久,爱父强徘徊。

己未九日,对菊大醉,戏作四首

明代 袁凯

老夫爱此黄金蕊,儿子须将白酒赊。
直到残阳下天去,更添灯火照欹斜。

次杨廉夫先辈韵

明代 袁凯

吹笛春江烟雾稀,幽芳小草总相依。
巫峡宁知云雨梦,沧洲欲拭芰荷衣。
花间鹳鹤迎人起,波上鱼龙挟棹飞。
不似南州庾开府,乡关头白苦思归。

古意(二十首)

明代 袁凯

蓐食出门去,惨惨践严霜。
问子将何之,千里赴洛阳。
洛阳有剧孟,任侠世称强。
我愿从之游,气势相颉颃。
路逢二三子,被服儒衣裳。
少长各有礼,讲诵麋鹿常中心忽爱慕,与彼遂相忘。¤

调郑老

明代 袁凯

郑老曾为前代官,江湖相见独饥寒。
不道夜深霜露重,犹将玉笛倚阑干。

闻山东消息三首

明代 袁凯

王事私恩不共天,益都城下枕戈眠。
鲸鲵戮尽为京观,子孝臣忠亿万年。

泗州书怀

明代 袁凯

白发三吴客,清秋泗水边。
官途随老马,归梦逐风鸢。
酒尽寻僧舍,书来问客船。
淮南与淮北,漂泊过年年。

忆南湖(二首)

明代 袁凯

我忆南湖春酒香,百钱亦可解愁肠。
湖头白藕犹堪爱,正似佳人玉臂长。

赠张鸣善

明代 袁凯

白帝城中客,清秋碧海旁。
乾坤方汹汹,身世独遑遑。
万里空形影,全家堕虎狼。
悲歌三百首,一一断人肠。

瓜步夜泊

明代 袁凯

千里长江雨乍晴,江头灯火夜深明。
为报高楼莫吹笛,故园东望不胜情。

书寓所壁

明代 袁凯

野水连斜屋,秋林正压床。
把书惊眼暗,嗜酒觉身狂。
王伯功名切,江湖战斗忙。
分明故园路,岁岁欲相忘。

蒋氏寿萱堂

明代 袁凯

湜湜黄浦,东流为莆。
维莆之阳,季硕氏居。
维季硕氏,夙失其怙。
母氏是拊,是复是顾。
是乳是哺,燥湿易处。
不敢笑语,不敢恐惧。
母也劳苦,既长而教。
出就于校,复因复好。
克荷克绍,母也其耋。
嗟嗟我母,如彼昊天。
何以报之,维以永年。
烨烨芳草,树之于阴。
翼翼高堂,匪高且深。
维此芳草,其气扬扬。
母氏覯止,其忧乃忘。
既忘其忧,其乐悠悠。
无有灾咎,维康维寿。
维寿其何,如山如河。
不竭不磨,寝食具宜。
水有游鲤,陆有粳米。
烹炙淅洗,甘膏氵修。
酌此春醴,于堂之北。
于堂之北,旦旦若是。
曷其有既,我歌我诗。
置之于楣,告尔后来。
告尔后来,季也可仪。
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16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