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乞酒于林子长通判

乞酒于林子长通判

宋代 袁说友

衰颜得酒尚能赪,笑我维罍耻弗盈。
无计青州几从事,可怜白面一书生。
新篘竞说邻家熟,好句惭无健笔成。
传语白衣人记取,何须秋帽始关情。

诗人袁说友的古诗

舟发黄州连日遇逆风泊赤壁

宋代 袁说友

赤壁矶方到,黄州路未遥。
辛勤四十里,跋步两三朝。
戢戢牛羊下,閒閒鸥鹭骄。
忍将今岁月,容易客中销。

馈虾腊弯鱼乾于端叔

宋代 袁说友

东西万里苦相望,海物时来自故乡。
两眼尚能驱水族,一弯犹解诧丁香。
莫孤念远勤将意,且欲均甘未敢尝。
有诏知君便归去,古人驿寄愿频将。

和同年春日韵五首

宋代 袁说友

寻花喜见去年人,点检枝头次第春。
踏遍云塘旧游处,漾波涨碧更粼粼。

和成父过宝应县韵

宋代 袁说友

趁得花封八月凉,相家有子绾铜章。
习华指日神京路,此地方知宝应祥。

寄李兼善

宋代 袁说友

湖山昔日记清游。百遍相过语未休。
远迩漫劳人室念,东西宽望浙江流。
中年别去情尤恶,幅纸书来意转愁。
岁晚渐于诗兴好,待君归后饱赓酬。

送呈子明知阆州

宋代 袁说友

圣主方勤西顾忧,大朝临遣遴贤侯。
兰香昔在潜郎地,符竹今分古阆州。
蜀道难时虽万里,汉川佳处正三秋。
莫嗟身落江湖远,魏阙尽存记子牟。

同莫子章方舟下龟溪

宋代 袁说友

一舸相从下碧澜,城南百里话更残。
绝知未减在家好,政自不愁行路难。
舒望最堪诗眼纵,忘形只觉酒肠宽。
归来颇讶山头黑,果是西风一夜寒。

常熟敲冰行舟三首

宋代 袁说友

画鹢悠悠辄退飞,一程百里两程归。
天公若念羇怀恶,一夜东风便解围。

疑独学录屡过仆言诗又遗以成编盖区区每有意

宋代 袁说友

初闻富经术,颇复事风骚。
作者意不尽,斯人才已高。
大编来警策,短发对爬搔。
好语远相避,独怜曾几遭。

卞山石林

宋代 袁说友

物是人非旧,堂空语不应。
千重云夭矫,百态玉崚嶒。
断壁苔封径,县岩树挂藤。
搘颐重觅日,犹记昔年曾。

和野堂僧子惠韵

宋代 袁说友

与公林下昔閒人,别后书来意转亲。
老去兴怀空缱绻,诗来得句爱清新。
眼看吴地千峰月,心在苕溪一钓纶。
犹得支郎消息好,锦囊时寄笔端春。

和王德和知县谒萧千岩韵二首

宋代 袁说友

诗工解穷人,词苦乃见意。
味公千岩篇,粗了瑟僩义。
平生师友念,正尔金兰契。
毋使我回还,执炙不知味。

家信报仲子目疾已平用前韵

宋代 袁说友

岘也平安久,书云传遽迟。
意宽千里远,归更一旬期。
眼过无非景,身閒足可诗。
江湖终欲老,鸥鸟已先知。

和程阁学送小春茶韵四首

宋代 袁说友

物物呈祥岂偶然,新芽新味更新年。
灵苗却解为人寿,请为君谟续此篇。

舟行夜过甘棠桥

宋代 袁说友

远鼓三更急,长虹十丈低。
影浮冰鉴月,身渡玉壶溪。
画烛人应醉,桃源路肯迷。
疏星与残月,点点下玻璃。

和董显之留西湖韵

宋代 袁说友

开门喜得故人音,访我浮生一旅亭。
老大区区惊岁月,功名落落负簪缨。
有谁知己头空白,举世如君眼独青。
羡子百篇诗在手,湖山相望不胜情。

屋后植竹

宋代 袁说友

稳袖三年手,新锄十丈园。
傍山移早筀,扫径斸孤根。
琐碎梢头影,凄凉竹外村。
可人风月地,头角见龙孙。

谢惠补之送梁杲墨

宋代 袁说友

江南黟歙千峰长,盘纡融结百鸟颃。
钟灵孕秀山之玉,中有石墨时伏翔。
曹公万斤如赢粮,士龙二螺石髓香。
人间那得制笔郎,此物我亦成空囊。
松煤仅贮陈玄光,磨楯未办文檄梁。
知公腹稿夸成章,梦中盈袖方椟藏。
仲将一点容升堂,佳哉秀句来一方。
愧我学书临池旁,幸公琼报毋相忘。

送聘儒侄秋试

宋代 袁说友

八月灵槎万里秋,乘风得隽要遨头。
吾家连已得儒级,汝业今宜济巨舟。
掘井莫令嗟九仞,善刀终自见金牛。
儒冠岂解真相误,有志应当万户侯。

江舟撁夫有唱湖州歌者殊动家山之想赋吴歌行

宋代 袁说友

我家苕霅边,更更闻夜船。
夜船声欸乃,肠断愁不眠。
一声三四咽,掩抑含凄切。
宛转断复连,尽是伤离别。
两月江头程,杳不闻此声。
身游荆渚路,梦到湖州城。
但闻空山女儿呼,不见前溪渔父鸣。
今朝撁头上,忽作吴歌唱。
初声与后声,一一浑悲怆。
问汝何所得,昔棹吴中航。
吟得溪女曲,动君思故乡。
我方西上夜,夜夜家山侧。
声声劝早归,霅水年年碧。
袁说友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346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