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资深知潼川府

送资深知潼川府

宋代 袁说友

昔日班行忆旧游,天涯今已说离愁。
珠玑咳唾频倾倒,风月江山几倡酬。
三接自应还北阙,一麾犹欲惠东州。
与君久赋莼鲈约,更约同登竹笮舟。

诗人袁说友的古诗

成都府鹿鸣宴

宋代 袁说友

大启文明会胜流,同升更合上西楼。
三春得意桃花浪,八月乘槎桂子秋。
结绶偏应登凤阙,拿云直欲钓鳌头。
乘除但看今年好,六八名高五十州。

用陈和你太博韵题江州高远亭四首

宋代 袁说友

浔阳名郡敢言支,最近江山左右之。
松盖前倾江似故,诗兵捷出愈称奇。
案头朱墨无多事,亭面东风足四时。
相与平分剩遗爱,未饶白傅去时思。

送周可大守通州

宋代 袁说友

丈夫忧国如忧身,疴痒疾痛均伤生。
胸中百药寒凉明,有疾一试真权衡。
我观周郎真豪英,落落磊磊通而清。
少年志欲天不平,夜光无因匹夫惊。
万卷堆胸兀相撑,尚论千载欣谈兵。
不堪北首瞻神京,抵掌不平中屡鸣。
老来符竹疏新荣,捧檄正须堪一行。
舌翻衮衮倾波瀛,察讥之说何铿鍧。
龙头悦怿意若迎,领略健论心为倾。
朱轓好去方北征,黄堂暇日烦经营。
老狐恋恋巢穴成,两雏竞鬭夸纷争。
料公志略须纵横,边尘一洗诛长鲸。
片言定可攻聊城,覆巢熏穴无余氓。
牢盆细务毋太萦,簿书期会毋留情。
只今了却功与名,大副昔年梁楚声。
我来踪迹水上萍,与公相望几连甍。
交情契合逾弟兄,颉颃上下相嘲评。
有时立论披腹呈,彼此浩气俱峥嵘。
公今事业行轩轰,我怀礧磈方聋盲。
愿公不负忠与诚,归来阔步名公卿。
愿我百念一羽轻,公乎访我惟岩耕。

潜圣汪君辱借诗编作小诗归之

宋代 袁说友

是客胸中春百顷,日夜葩花落毛颍。
奇方珍艳亦不管,绿剩红余尽桃否。
定收三冬充腹肆,那费五车压牛领。
不爱铜雀吻乾燥,正喜诗泉势奔猛。
举檛聊作渔阳掺,成篇半是吴江冷。
谁忧玄豹老云雾,寒谷空蒙光欲炳。

渡杨子江遇颠风和霍希文韵三首

宋代 袁说友

冲涛逐浪不禁寒,何止舟行百丈滩。
柂橹一声江已转,瓜州岸上报平安。

舟遇逆风有叶舟坐二小儿以一竿挂二笠代帆而

宋代 袁说友

小艇浮孤苇,垂髫识二童。
巧将双箬笠,快夺一帆风。
去去渔歌里,翩翩麦浪中,
吴儿惯浮浪,早已逐飘蓬。

同鄂州都统制司登压云亭

宋代 袁说友

一带城头四望全,压云亭上更无边。
手攀北斗轻飞肉,目盼南楼仅及肩。
城郭千年高复下,江湖万里后还先。
平生颇负昂霄志,便欲乘风送上天。

和张思济县尉韵二首

宋代 袁说友

作计寻山径,论交独两生。
相过真有意,多病只垂情。
老怯终年别,诗烦一夜程。
怀思几秋梦,月落晓溪横。

庖人舟殿后馁甚以葱虀佐饭

宋代 袁说友

黄州狭港半江空,白饭青葱酒一钟。
莫厌路贫愁欲绝,稍还瓮牖旧家风。

和丁端叔九日韵

宋代 袁说友

风雨重阳候,旌旗五客游。
清樽烦卜夜,归鬓但惊秋。
薄暮霭云散,倾城终日留。
晚楼东望际,萸菊故园丘。

送吕武仲司户范纯之司法赴南宫试

宋代 袁说友

欣然愿作送行诗,盛事江邦独见之。
酾酒且同明月醉,驱车未怕朔风吹。
相逢暂入红莲幕,稳去高攀丹桂枝。
莫负玉阶方寸地,为方民力要扶持。

将至慎邑寄鼎

宋代 袁说友

踏尽琼瑶百里山,欲投城郭暮云间。
红炉速置一壶酒,故岁谁家新岁还。

遂宁府境内火池

宋代 袁说友

泽中有火犹为革,焰出方池更异常。
气烈群山酣土赤,阳潜深地液硫黄。
书生考订言虽确,造化工夫理甚彰。
君看舆薪一杯水,物因偏胜故为强。

题韩元吉可止斋

宋代 袁说友

平生我亦爱知休,三径如公最早谋。
归意酒醲何切切,宦情纸薄正悠悠。
书来诲语如亲面,别后光阴叹转头。
更为苍生须一起,志功元自合封留。

送同年曾南仲寺丞知温州

宋代 袁说友

久同朝迹又同年,更送旌麾过海边。
多士向来亲戴席,斯民今幸得苏天。
潜心阁上书千卷,雁荡山中草一川。
小待公余寻旧迹,便归玉笋听鸣鞭。

溽暑雨后

宋代 袁说友

多病愁如许,催人暑奈何。
檐穷风有限,云薄雨无多。
浪卷连村麦,珠旋小叶荷。
炎凉苦多变,四月未清和。

题汪伯时家藏颜鲁公书裴将军帖

宋代 袁说友

诗成一见英雄手,笔落能令风雨惊。
万古言言有余烈,从今词翰岂虚名。

霞山叶学谕家梅下饮二首

宋代 袁说友

不待梅梢三两花,任他酒薄漫肴嘉。
恍然灵运穿林屐,妙矣王维入画家。
静听喔咿鸡唱晓,明分疏落雁行斜。
醉吟却是寻芳客,借取残冬一笑哗。

麦秀三岐

宋代 袁说友

用过其才愧弗宜,但于牧养要张施。
未应拙政才兼月,森出来牟过两岐。
长短异形垂美穗,青黄间色识新枝。
悬知瑞应由明主,自是丰年属圣时。

观渔舟得巨鱼

宋代 袁说友

猛作修鳞想,观渔忆故濠。
横舟排雪浪,敏手夺银刀。
过熟偏宜酒,余鲜更带糟。
忍穷须忍口,老矣为渠饕。
袁说友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34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