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海淀李戚畹园四首

海淀李戚畹园四首

明代 袁中道

追随鹭羽到山阿,梓泽兰亭未许过。
移得好花通柰苑,引来飞瀑似银河。
微风啸彻捎云竹,轻雨香添带露荷。
野逸繁华都不碍,才闻灌木又听歌。¤

诗人袁中道的古诗

送丘长孺南还二首 其二

明代 袁中道

仗君为我解愁肠,九夏销来闪电光。梵寺看花三日雨,射堂蹋月五更霜。

谭宵彻晓宁辞倦,醉死重生不计场。今日飘零南北去,梦魂常绕紫游缰。

感怀诗五首 其一

明代 袁中道

步出居庸关,水石响笙竽。北风震土木,吹石走路衢。

蹀躞上谷马,调笑云中姝。囊中何所有,亲笔注《阴符》。

马上何所有,腰带五石弧。雁门太守贤,琵琶为客娱。

大醉斫案起,一笑捋其须。振衣恒山顶,拭眼望匈奴。

惟见沙浩浩,群山向海趋。夜过虎风口,马踏万松株。

我有安边策,谭笑靖封狐。上书金商门,傍人笑我迂。

郢中游春曲二首 其一

明代 袁中道

总以堂堂去,何容缓缓归。隔溪莺对语,掠水燕双飞。

野草香沾屐,修篁翠湿衣。山花一树好,游女采来稀。

再游黄鹤楼

明代 袁中道

买看山水兴犹清,闲逐儿童楼上行。
窗外钟声大别寺,杯中堞影汉阳城。
蜂连建业何曾断,浪接潇湘总未平。
小艇犯涛如履地,果然水战利南兵。

病中漫兴八首 其五

明代 袁中道

风篁能笑亦能言,玄对经年静掩门。定里空书惩往事,老来梦哭念深恩。

雄心已逐烟云散,绮习犹余笔砚存。春水桃花还有兴,一函先达武陵源。

居沮漳有怀郡伯吴表海先生

明代 袁中道

沮漳江上作渔翁,铃阁犹迟一纸通。
白社有心犹范宁,青山无路伴羊公。
春风夏雨酣南国,岚字烟书遍渚宫。
试看停车亲种柳,于今摇曳大堤东。

海淀李戚畹园四首 其二

明代 袁中道

沉绿殷红醉晓晖,入林花雨润罗衣。盘云只觉山无蒂,喷雪还疑水有机。

遂与江湖争浩淼,可怜原隰总芳菲。何妨携襆同栖宿,烟月留人讵忍归。

郢中游春曲二首

明代 袁中道

春在画桥头,殷红照碧流。
几回看去马,一笑荡轻舟。
夜月梨花梦,春风燕子愁。
愿为原上草,岁岁藉芳游。

访苏潜夫于小龙湖赋赠

明代 袁中道

畚土添花径,防湖涨柳渠。
黄芦亲睡鸭,碧水伴嬉鱼。
沼墨如临帖,松鳞验著书。
重追宗炳迹,新筑卧游居。

海淀李戚畹园四首 其一

明代 袁中道

满目尘沙塞路蹊,梦魂久已忆山栖。谁知烟水清溪曲,只在天都紫陌西。

镇日浮舟穿柳涧,有时调马出花畦。到来宾主纷相失,总似仙源径易迷。

投赠太保蹇令公六首 其二

明代 袁中道

天家锁钥重渔阳,亲遣元臣镇塞荒。白羽扇中元属国,青油幕底拜降王。

莺花暖送千门雨,介胄寒生六月霜。身事累朝关社稷,中宵私语跪焚香。

感怀诗五首 其二

明代 袁中道

轻帆止江涯,家山在烟雾。振衣入郭门,城池已非故。

朱门涌清波,长堤亘衢路。手携门前柳,亏蔽成高树。

道逢小儿子,长揖向阿父。入门眷属惊,猛犬狺狺怒。

昔时携手人,大半先朝露。感旧有余悲,叹逝伤情愫。

别汉阳王章甫

明代 袁中道

粘天浊浪溅征衣,惊雁那堪两处飞。
君为友朋真不薄,我亡兄弟欲何依。
乌林浦上殷勤别,青草湖头痛哭归。
皓首相庄无异约,入山同采首阳薇。

夜泉

明代 袁中道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海淀李戚畹园四首

明代 袁中道

追随鹭羽到山阿,梓泽兰亭未许过。
移得好花通柰苑,引来飞瀑似银河。
微风啸彻捎云竹,轻雨香添带露荷。
野逸繁华都不碍,才闻灌木又听歌。¤

武昌坐李龙潭邸中

明代 袁中道

比来三食武昌鱼,今日重留静者居。
我有弟兄皆慕道,君多任侠独怜予。
尊前鹦鹉人如在,楼上元龙傲不除。
芳草封天波似雪,卷帘对雨读新书。

暮春长安郊游二音

明代 袁中道

暮春春始遍长安,杨柳青青拂水端。
若似江南春太早,而今那得嫩条看。

入城道中

明代 袁中道

山北山南自隐藏,闲心又逐马蹄忙。
绿禾畦里流声细,青草湖边雨气香。
柳市特来寻万子,柴车到处指何郎。
春深剩有繁华地,处处东风发练棠。

病中漫兴八首 其一

明代 袁中道

家计虽贫未夺糈,近来多病遂闲居。抚琴一室山皆响,吮墨频年草似书。

自散钵斋供慧鸟,新敷盆藻护文鱼。小劳亦是调身法,雨后园蔬手自锄。

别陈孝廉

明代 袁中道

同是萧条易水年,两人幕府共床眠。
山游且学邹从事,米价难支白乐天。
杯里杨花胡地雪,梦中芳草锦城烟。
陆郎已上班骓去,带草离离伴郑玄。
袁中道

袁中道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 7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