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袁中道
七夕同彭长卿中郎
九日登中郎沙市宅上三层楼
病中漫兴八首 其七
绿琴入匣任尘封,老去逃人兴转浓。马氏由来讥画虎,叶公原不爱真龙。
闲听谷口悬雷瀑,细数山南破墨峰。知己可怜凋丧尽,盘桓空对一株松。
襄中怀先兄中郎
游山偶与客语成句
太和山中杂咏
蒋墅晚发
病中漫兴八首 其二
山园十亩半新篁,嫁枣疏葵也似忙。岂以心灰分去住,总缘身病决行藏。
空阶月洒花枝雪,静夜寒添鹤背霜。歌扇舞裙都委却,那伽妙定一炉香。
感怀诗五首 其一
步出居庸关,水石响笙竽。北风震土木,吹石走路衢。
蹀躞上谷马,调笑云中姝。囊中何所有,亲笔注《阴符》。
马上何所有,腰带五石弧。雁门太守贤,琵琶为客娱。
大醉斫案起,一笑捋其须。振衣恒山顶,拭眼望匈奴。
惟见沙浩浩,群山向海趋。夜过虎风口,马踏万松株。
我有安边策,谭笑靖封狐。上书金商门,傍人笑我迂。
病中漫兴八首 其四
艳陨芳销春又秋,雁王鹿女共夷犹。偶穿竹叶烟中径,自坐梅花水上楼。
冷石烟汀鸥鸟梦,金题玉躞蠹鱼游。亦从药裹关心后,闲却湖边小钓舟。
投赠太保蹇令公六首
感怀诗五首 其二
轻帆止江涯,家山在烟雾。振衣入郭门,城池已非故。
朱门涌清波,长堤亘衢路。手携门前柳,亏蔽成高树。
道逢小儿子,长揖向阿父。入门眷属惊,猛犬狺狺怒。
昔时携手人,大半先朝露。感旧有余悲,叹逝伤情愫。
病中漫兴八首 其三
青苔冷冷照柴扉,也有闲人伴息机。枣柏先生移锡至,烟波老叟掷纶归。
玄言不怕知音少,碧落从来赝本稀。燕雀相逢堪自得,懒随黄鹄薄天飞。
诸陵月下送潘尚宝二首 其一
野客无名隶奉常,朱藤皂帽踏清光。石桥印月深深雪,松鬣摇风暗暗香。
官道马嘶灯火密,长陵钟动履声忙。祠臣谁带烟霞气,白发鬖鬖尚玺郎。
阻风登晴川阁予两渡游此皆以不第归
病中漫兴八首
投赠太保蹇令公六首 其三
寒北重欣借寇君,琵琶曲里奏功勋。校书百帖高连屋,种柳千行翠入云。
鲁国到门诸弟子,渔阳回席旧将军。太干销尽干戈气,闲却袁家倚马文。
读子瞻集书呈中郎
投赠太保蹇令公六首 其二
天家锁钥重渔阳,亲遣元臣镇塞荒。白羽扇中元属国,青油幕底拜降王。
莺花暖送千门雨,介胄寒生六月霜。身事累朝关社稷,中宵私语跪焚香。
海淀李戚畹园四首 其一
满目尘沙塞路蹊,梦魂久已忆山栖。谁知烟水清溪曲,只在天都紫陌西。
镇日浮舟穿柳涧,有时调马出花畦。到来宾主纷相失,总似仙源径易迷。
袁中道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 73篇诗文
初秋三首 其一
长安道上醉归
述别为丘长孺
由芜湖入新安道上四首 其一
美人临镜
别汉阳王章甫
感怀诗五首
小竹林赠别傅叔睿
初秋三首 其三
居沮漳有怀郡伯吴表海先生
别陈孝廉
夜泉
由芜湖入新安道上四首 其三
病余偶成
送丘长孺南还二首 其一
西陵别慎轩居士还蜀
由草市至汉口小河舟中杂咏二首
感怀诗五首 其三
郢中游春曲二首
别顾太史开雍时册封周藩取道回吴
入城道中
诸陵月下送潘尚宝二首
汉阳感旧
暮春长安郊游二音
感怀诗五首 其四
初逢中郎真州
由芜湖入新安道上四首 其二
海淀李戚畹园四首 其二
赠别梅子马督木北上
蜺蕣谷暑中即事
别须水部日华还朝
送丘长孺南还二首 其二
病中漫兴八首 其一
高梁桥
舟次宿迁闻辽左信送眷属南归示儿子祈年二首 其一
海淀李戚畹园四首
武昌坐李龙潭邸中
郢中游春曲二首 其一
麻城道中二首
病中漫兴八首 其五
得胜门净业寺看水同黄慎轩兄弟
由芜湖入新安道上四首
宋西宁席上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