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病中漫兴八首 其七

病中漫兴八首 其七

明代 袁中道

绿琴入匣任尘封,老去逃人兴转浓。马氏由来讥画虎,叶公原不爱真龙。

闲听谷口悬雷瀑,细数山南破墨峰。知己可怜凋丧尽,盘桓空对一株松。

诗人袁中道的古诗

别须水部日华还朝

明代 袁中道

移沙取石贮轻舟,清冷何曾似宦游。
春雪歌成辞郢里,梅花落尽别扬州。
东风自护桓公树,明月谁登庾信楼。
兄弟凋残知己别,枇杷门外泪交流。

诸陵月下送潘尚宝二首

明代 袁中道

泉声碎碎鸟关关,并马林中也自闲。
一缕霜光明御道,万重枝影暗深山。
笑谭皆是天人际,交谊宁居季孟间。
莫叹鼎湖龙去久,丹台君是旧仙班。

病中漫兴八首

明代 袁中道

世缘终浅道情深,况是头颅老渐侵。
白社六时销晚节,《朱陵四择》悟良箴。
雕沙画石他生习,点雪消冰近日心。
肤骨总宜双淡漠,不妨皓首寄《珠林》。

病余偶成

明代 袁中道

身入膻途已二年,铜乌蓄口罢谈禅。
浮名应作蓄官障,多病翻成静者缘。
风过蔬畦交薤字,雨清石径盛苔钱。
昨宵忽作家园梦,笑上车湖旧钓船。

长安道上醉归

明代 袁中道

天街十里雾濛濛,醉后依稀似梦中。
栖树寒鸦依背月,恋槽归马四蹄风。
棕榈暗暗藏禅寺,铃柝沉沉护汉宫。
讯罢驺人无依事,流星如火耀晴空。

武昌坐李龙潭邸中

明代 袁中道

比来三食武昌鱼,今日重留静者居。
我有弟兄皆慕道,君多任侠独怜予。
尊前鹦鹉人如在,楼上元龙傲不除。
芳草封天波似雪,卷帘对雨读新书。

投赠太保蹇令公六首 其二

明代 袁中道

天家锁钥重渔阳,亲遣元臣镇塞荒。白羽扇中元属国,青油幕底拜降王。

莺花暖送千门雨,介胄寒生六月霜。身事累朝关社稷,中宵私语跪焚香。

汉阳感旧

明代 袁中道

泊天白浪净无尘,惟有孤峦塞去津。
芳草偏怜孤处士,桃花不梦息夫人。
江头鼓枻机全息,汉上题襟迹已陈。
屈指光阴今二纪,无情痴泪漫沾襟。

绣林阻风远望

明代 袁中道

雨中新柳净江头,燕子穿花立钓舟。
东去湖湘多大泽,春来天地少安流。
南平驿路何时尽,北渚风烟渺自愁。
石壁沉沉收落日,一痕渔火动沙洲。

阻风登晴川阁予两渡游此皆以不第归

明代 袁中道

苦向白头浪里行,青山也识旧书生。
相逢谁胜黄江夏,不死差强皛正平。
天外云山金口驿,雨中杨柳武昌城。
汉滨父老今安在,只合依他隐姓名。

感怀诗五首 其四

明代 袁中道

昔时旧酒人,倾尊定酒帅。一吸百余盏,酒徒皆帅拜。

是夜月如昼,大堤共于迈。狂歌若奔雷,长江吼滂湃。

居民不得眠,亲党皆嗔怪。精悍在面颜,零落旧坛会。

回首忆当年,咋指以自戒。

述别为丘长孺

明代 袁中道

哀哀一孤鸿,飞急向东逝。
伤哉金石交,三载乃逝遇。
逝遇能几何,一见不复双。
子尚滞西陵,我遂往銮江。
銮江不忍别,复有摄山行。
摄山不忍别,逐子至冶城。
冶城不忍别,十日淹江头。
饮子清泠酒,卧子木兰舟。
酸心一夜风,举目三千路。
别矣可奈何,含泪入城去。

三湖泛舟

明代 袁中道

晚风自送小船行,行过菰蒲乍有声。
共指远林猎火起,不知月向此中生。

居沮漳有怀郡伯吴表海先生

明代 袁中道

沮漳江上作渔翁,铃阁犹迟一纸通。
白社有心犹范宁,青山无路伴羊公。
春风夏雨酣南国,岚字烟书遍渚宫。
试看停车亲种柳,于今摇曳大堤东。

病中漫兴八首 其七

明代 袁中道

绿琴入匣任尘封,老去逃人兴转浓。马氏由来讥画虎,叶公原不爱真龙。

闲听谷口悬雷瀑,细数山南破墨峰。知己可怜凋丧尽,盘桓空对一株松。

再游黄鹤楼

明代 袁中道

买看山水兴犹清,闲逐儿童楼上行。
窗外钟声大别寺,杯中堞影汉阳城。
蜂连建业何曾断,浪接潇湘总未平。
小艇犯涛如履地,果然水战利南兵。

海淀李戚畹园四首 其一

明代 袁中道

满目尘沙塞路蹊,梦魂久已忆山栖。谁知烟水清溪曲,只在天都紫陌西。

镇日浮舟穿柳涧,有时调马出花畦。到来宾主纷相失,总似仙源径易迷。

由芜湖入新安道上四首

明代 袁中道

长途一缕蚀山腰,麕至时逢伐木樵。
地僻乍存时两户,溪多何止百千桥。
小园处处花相接,远望重重雪未消。
半壁已惊千丈落,登峰犹自路迢迢。¤

由草市至汉口小河舟中杂咏二首

明代 袁中道

陵谷千年变,川原未可分。
长湖百里水,中有楚王坟。

蒋墅晚发

明代 袁中道

宿病尘尘灭,新秋渐渐凉。
月寒千亩湿,树暗几家藏。
近岫随烟没,良苗带水香。
橹柔浑不住,梦里道朱方。
袁中道

袁中道

(1570—1623)明荆州府公安人,字小修。袁宏道弟。初随兄宦游京师,交四方名士。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与兄袁宗道、袁宏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代表作家。有《珂雪斋集》。 ► 7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