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五月六日为丛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诸公

五月六日为丛珍之集于南池呈座中诸公

宋代 曾几

今日携壶地,南池信杖行。
红蕖争入眼,白鹭最关情。
待得跳珠雨,来听打叶声。
菰蒲最深处,只欠小舟横。

诗人曾几的古诗

寒食只旬日间风雨不已

宋代 曾几

年光胡不少留连,熟食清明又眼前。
改望深宫传蜡烛,可堪小市禁炊烟。
满城风雨无杯酒,故国松楸欠纸钱。
老病心情冷时节,只将书策替幽禅。

南归题扬州竹西亭

宋代 曾几

往岁出芜城,飘然一客星。
又从江北路,重到竹西亭。
楚岸宽围碧,吴山远借青。
圣时还旧观,歌吹月中听。

溆浦楠木洞盖神龙所居今年夏大旱县官乞取其水以祷立应民犹以为未 ...

宋代 曾几

倾心南山云,如渴望梅岭。朝来有佳思,拄笏不见顶。

丰隆骏奔走,列缺元驰骋。雨不到人间,风伯乃为梗。

生来食官仓,四海无二顷。歌诗视天汉,一念极耿耿。

阶前甃清泉,洮颒冰雪冷。乾喉欲生烟,空下百尺绠。

幽轩竹三四,柯叶殊秀整。迩来头抢地,但惧不得永。

以斯占稻粱,生意鱼在鼎。潜虬民司命,膏泽浸兹境。

邑官树嘉政,责报甚形影。瓶罂走十里,岂惮一再请。

君其洁斋俟,百谷正延颈。客子无远谋,空肠望遗秉。

羃翠庭

宋代 曾几

群木上参天,清阳并为一。
炎曦无路来,不废风月入。

家酿酒乡四首 其一

宋代 曾几

恶怀种种占胸次,俗物纷纷遮眼边。知有醉乡无路入,竹渠昨夜响山泉。

初还信州呈寓居诸公

宋代 曾几

万事不称意,一生长损心。
稍知閒有味,又觉老相侵。
田舍那能问,溪山未暇寻。
清歌一杯酒,聊与故人斟。

题盛彦光少府丘壑轩

宋代 曾几

何许觅丘壑,不专在山林。胸次傥萧散,市朝有幽寻。

只今谢幼舆,超然抱遐心。俯仰得佳趣,何尝日登临。

我虽非夔旷,粗亦能赏音。不用一再鼓,山高水深深。

送路应求赴郢守

宋代 曾几

一雨全清去路尘,石城风物话临分。
了无狱讼劳官长,賸有江山奉使君。
楼上今谁能和曲,鼻端那复可挥斤。
吾人莫道知音少,千里欢谣入听闻。

言怀贻寓居

宋代 曾几

郊居麦风凉,佛屋梅雨润。
萦帘一炷香,隐几百念尽。
时从黄卷语,坐看青灯烬。
昏昏花乱眼,种种雪侵鬓。
怀哉佳友朋,久矣阙亲近。
其谁破愁寂,令我生鄙吝。
及閒当过君,请以茗椀进。
言诗固不能,把酒亦无分。

碧芦潈

宋代 曾几

春风桃李蹊,学语鸟相唤。
不可无寒芦,汀洲下凫雁。

吕居仁力疾作诗送行次其韵

宋代 曾几

雪屋风窗逼岁穷,一杯情话与谁同。
向人寡偶情如我,抵老相知独有公。
文字欲求千古事,簿书还费二年功。
新诗已佩临分语,况复哦诗是病中。

郑侍郎招赏瑞香感旧有作

宋代 曾几

郑驿留宾处,看花又一年。
香囊依叶密,锦繖向人圆。
子敬新游岱,吾宗复在边。
小诗相促迫,感旧一凄然。

竹轩小睡

宋代 曾几

好竹迷时手自栽,一轩寒碧谢尘埃。
清风政为我辈设,小睡忽从何许来。
已用官茶麾得去,莫因家酿挽令回。
呼儿静扫黄叶径,吾与此君俱快哉。

夏夜闻雨

宋代 曾几

凉风急雨夜萧萧,便恐江南草木雕。
自为丰年喜无寐,不关窗外有芭蕉。

次雪峰空老韵二首

宋代 曾几

雪峰僧中龙,此道谁与共。
萧然两伽陀,不举似大众。
独贻茶山老,以当蒲塞供。
岩花与涧草,信手拈来用。

独步小园四首 其一

宋代 曾几

江梅落尽红梅在,百叶缃梅剩欲开。园里无人园外静,暗香引得数蜂来。

三霄亭和韵

宋代 曾几

新亭崛起最高峰,无数遥岑翠扫空。
恐有谢公留屐齿,为闻摩诘画屏风。
倚江杨柳自高下,照水杏花能白红。
正欠渭川千亩竹,清阴分借赖邻翁。

水芭蕉

宋代 曾几

寒泉中有小峥嵘,种得芭蕉积渐成。
一叶似抽人不见,无窗头白眼犹明。

北垞

宋代 曾几

不谓蕞尔邦,有此岿然宅。
江山自比邻,风月相主客。

尝建茗二首 其一

宋代 曾几

破除汤饼睡,倚赖建溪春。往日惟求旧,今朝遽食新。

不辞浓似粥,少待细于尘。宝胯无多子,留须我辈人。

曾几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33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