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秘省避暑抵暮乃出

秘省避暑抵暮乃出

宋代 曾几

蜗庐何以度袢延,竟日蓬山一洗湔。
阴翳树林无六月,风凉殿阁是诸天。
政须深隐似玄豹,不用怀归如杜鹃。
咄咄逼人牛马走,夜窗妨我枕书眠。

诗人曾几的古诗

廿一兄以手和四清香见饷用心清闻妙香为韵成五小诗 其五

宋代 曾几

老柏参深水,封题远寄将。发奁知长者,闭閤自调香。

驾月桥

宋代 曾几

伐木梁清浅,扶藤日几回。
嫦娥与牛女,昔日度桥来。

次朱新仲待制见庆次对之命韵

宋代 曾几

典郡才能薄,趋朝气力微。
更堪持橐去,只合挂冠归。
六合丽千尺,四松森百围。
公今有班缀,衰老借馀辉。

郑侍郎家瑞香花盛开而未赏戏赠二首 其一

宋代 曾几

瑞香花发去年枝,惬对君家白玉池。复幕重帘开欲遍,馨香少有外人知。

张耆年教授置酒官舍环碧散步上园煎桃花茶

宋代 曾几

何许清尊对物华,广文官舍似僧家。
向人只合供谈笑,领客犹能办咄嗟。
光动杯盘环碧水,香随珠履上园花。
公如不厌过从数,但煮东坡所种茶。

送绍兴帅汤相得请洞霄归括苍二首 其二

宋代 曾几

谁言富贵践危机,永日深春故里归。烟雨高楼增意气,蓬莱杰阁少光辉。

向来赤舄又遵陆,此去青鞋长掩扉。画戟门东是茅宇,铃斋想像独依依。

观四种梅

宋代 曾几

斩新梅蕊破东风,一树鹅黄一树红。
不着铅华元自好,未妨时世略相同。

家酿酒乡四首 其四

宋代 曾几

醉乡论石仍论斗,如此山重水复何。我觉去人殊不远,从来杯勺不能多。

次郑侍郎卧闻秋风韵

宋代 曾几

茶山石燥泉亦枯,草树叠叠成樵苏。
天公风雷起挥袂,咳唾急雨纷跳珠。
我诗曾未管窥豹,况有文采如於菟。
勤公见索扫地无,公自瑶碧玱华琚。

述侄饷日铸茶

宋代 曾几

宝胯自不乏,山芽安可无。
子能来日铸,吾得且风炉。
夏木啭黄鸟,僧窗行白驹。
谈多转生睡,此味正时须。

送戚弼甫解官盐场二首

宋代 曾几

听说君中外,堂堂世上名。
文华张右史,正素老先生。
已上三年课,相期万里程。
赠行无好句,聊用一杯倾。

送逮子赴秋试江西漕司

宋代 曾几

有诏词场猎俊英,西风匹马豫章城。
欲追诸父雁行上,肯逐群儿鱼队行。
金是莫邪当自必,璞非死鼠会相明。
笔端妙处还知否,万里秋天壮气横。

食淮白鱼二首 其一

宋代 曾几

十年不踏盱眙路,想见长淮属玉飞。安得玻瓈泉上酒,藉糟空有白鱼肥。

曾宏甫见过因问讯鞓红花则云已落矣惊呼之馀戏成三首 其一

宋代 曾几

茶山老子竟成痴,漫说寻芳去不迟。浪蕊飘残犹自可,名花落尽不曾知。

次韵陈鲁山正字社日同西湖 其二

宋代 曾几

鬓发垂领白,尘埃迎面红。相从林下寸,一洗水边风。

写物诗无敌,蠲愁酒有功。夕阳应更好,可惜在城中。

家酿酒乡四首 其二

宋代 曾几

酒泉郡郭果何在,校尉兵厨安足求。即使愁城攻得破,策勋当拜醉乡侯。

南山除夜

宋代 曾几

薰风吹船落江潭,日月除尽犹湖南。
百年所已度强半,十事不能成二三。
青编中语要细读,蒲团上禅须饱参。
儿时颜状听渠改,潇湘水色深挼蓝。

溆浦楠木洞盖神龙所居今年夏大旱县官乞取其水以祷立应民犹以为未 ...

宋代 曾几

倾心南山云,如渴望梅岭。朝来有佳思,拄笏不见顶。

丰隆骏奔走,列缺元驰骋。雨不到人间,风伯乃为梗。

生来食官仓,四海无二顷。歌诗视天汉,一念极耿耿。

阶前甃清泉,洮颒冰雪冷。乾喉欲生烟,空下百尺绠。

幽轩竹三四,柯叶殊秀整。迩来头抢地,但惧不得永。

以斯占稻粱,生意鱼在鼎。潜虬民司命,膏泽浸兹境。

邑官树嘉政,责报甚形影。瓶罂走十里,岂惮一再请。

君其洁斋俟,百谷正延颈。客子无远谋,空肠望遗秉。

墨坳

宋代 曾几

有水碧于天,玄云滃然起。
定是临池人,一沐管城子。

大热欲过广寿寺谒韩子苍追凉先之以诗

宋代 曾几

执热今如此,追凉定若何。
长廊受风远,广殿得阴多。
盛欲扶筇去,还能下榻麽。
近公如玉雪,未厌数经过。
曾几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332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