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赵太史舟中赋别 其三

赵太史舟中赋别 其三

明代 曾仕鉴

伏枕双溪限玉除,买山三洞弃银鱼。仓皇妇视还家舌,痛哭谁收去国书。

骏骨泥途金自满,鸿冥天地网终疏。桐江咫尺非湘水,纵啸渔人莫卜居。

诗人曾仕鉴的古诗

集刘诚意国桢宅得清字

明代 曾仕鉴

西第留宾酒正清,恩深先帝忆文成。苍龙自识风云气,白马谁怜带砺盟。

伏阙泪残双鬓短,登坛威镇一军惊。亦知躩跞君能事,莫向时平说请缨。

潘中丞读书台

明代 曾仕鉴

菰城城畔碧氤氲,书著名山海内闻。台上剑悬天目月,枕边帆带具区云。

星回宝塔双标立,地坼银河二水分。夜有青藜传太乙,时来高策重河汾。

为霖尚想蟠龙气,泽雾终多隐豹文。太守风流馀胜迹,上公勋业耀苍旻。

蓬莱近接夔龙会,松桂遥抛鹿豕群。未论东山起安石,且图麟阁答明君。

寄祁羡仲兼讯卢唐宪庞与虔 其五

明代 曾仕鉴

卢庞并尔公车诏,意气何人贡禹冠。肯学少年虚痛哭,汉家卿相满长安。

赵太史舟中赋别 其一

明代 曾仕鉴

吏隐天涯春复春,得归湖海是知津。渔樵旧业湖生事,虾菜扁舟有故人。

高烛语消看剑夜,深杯愁散听鸡晨。飞云两地知音隔,谁念当年折角巾。

同卢唐宪入罗浮

明代 曾仕鉴

去年勾漏过寒食,今日罗浮亦暮春。满地松苓何岁月,诸天宫阙自金银。

丹砂草碧迷仙令,符竹烟深失羽人。惟有豫章祠下月,清光长照水粼粼。

马生馆中答陈浔洲

明代 曾仕鉴

卧病文园辙迹稀,经旬萧寺故人依。秋高北雁风难度,夜冷南乌月自飞。

鬓短疮痍驱节序,术疏奔走恋庭闱。廿年浪迹空存剑,万事浮云笑典衣。

修龄高隐为李逸人

明代 曾仕鉴

清时荣叟索,白首汉阴园。嗒尔人间世,翛然江上村。

烟霞形似鹤,车马坐忘喧。炙背何由献,名空处士尊。

寄祁羡仲兼讯卢唐宪庞与虔 其二

明代 曾仕鉴

客满金陵酒不虚,梦回康乐赋何如。云泥转盼成今昔,肠断西昌乞食书。

祁四衍曾为余筑咏归处于绿水园

明代 曾仕鉴

绿水园深借卜居,一区元亦称吾庐。喧忘车马便高枕,业在江湖得著书。

夜半商歌竽籁接,雨中春服薜萝疏。向来鹿性今还癖,五岳三山信所如。

饮董光禄金陵署中因赠

明代 曾仕鉴

独客燕台两鬓惊,一尊吴苑十年情。出关旧识青牛气,入谏新传白马生。

海上棠阴悬畏垒,箧中繁露重西京。何人解忆王褒颂,似尔昆明奉使行。

寄沈比部谪戌神电诗四首 其四

明代 曾仕鉴

削迹归何晚,排阍死不辞。卧苫黄阁日,疏草白云司。

戌远身仍锢,天高哭岂知。世人那免忌,吾道转堪疑。

宿黄龙洞偕卢唐宪

明代 曾仕鉴

石室春同入,龙宫夜不眠。青天双瀑下,明月二楼悬。

羽盖悲陈迹,金书忆晋年。何如绮与角,长赋采芝篇。

寄祁羡仲兼讯卢唐宪庞与虔 其四

明代 曾仕鉴

尔去同盟有马生,侯芭如爱草玄成。尊残石洞躬耕后,莫问悠悠世上名。

寄沈比部谪戌神电诗四首 其三

明代 曾仕鉴

金鸡何日赦,丘壑梦常依。绛缃怜何罪,苍生望早归。

传经资旅食,裂黻制戎衣。目断南来雁,逢春又北归。

过宿仲高馆中

明代 曾仕鉴

已别留仍驻,残更语不归。盘荷风搅影,枝鹊月惊飞。

儒术时何补,交情尔较稀。风波各努力,万事易沾衣。

饮赵文学江阴斋中 其二

明代 曾仕鉴

开径琅玕满,官贫计未疏。留宾十日酒,垂老一床书。

邑里春申旧,文风季札馀。故人多狗监,留赋荐公车。

赠林季茂

明代 曾仕鉴

越客无媒倦出燕,知音吾愧托朱弦。一生游侠千金尽,十日看花九醉眠。

赋拟凌云推狗监,夜投明月骇龙渊。他乡见面愁俱破,击筑酣然为汝怜。

燕京夜坐柬叶座主给谏陈民部德基王侍读胤昌王文学叔治蔡孝廉宏甫

明代 曾仕鉴

倦游燕市忆炎蒸,裘马翩翩自五陵。书断塞鸿家万里,剑悬寒雨客孤灯。

无媒岂恨黄金尽,卧病翻愁白发增。总为浮名虚小草,莫怜吾啸愧孙登。

寄沈比部谪戌神电诗四首 其二

明代 曾仕鉴

巫咸不可问,独醒近何如。五岳图空负,三湘泪未疏。

名收党人籍,章入史臣书。客莫歌哀郢,猩猩傍谪居。

寄凌司马留都 其一

明代 曾仕鉴

百粤旋师后,天悬蒋树春。谈兵笑尊俎,赐履听星辰。

燕翼思高庙,雄图伏老臣。忧时鬓想白,南北尚风尘。

曾仕鉴

曾仕鉴

曾仕鉴,字明吾,一字人倩。南海人。明神宗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举人。二十年(一五九二)任内阁中书,历官户部主事。时值倭寇入侵,赵文懿延仕鉴画策。仕鉴著《兵略》上之,宋经略应昌得之,疏请加仕鉴职衔。仕鉴官侍从,尤留意民瘼,锦衣千户韦梦麒请采珠,仕鉴即上疏止之。又疏修屯政。会差趱南直隶白粮,乘便南还,遂不复出。有《庆历》、《公车》、《洞庭》、《罗浮》、《和杜》诸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九有传。► 6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