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祁羡仲兼讯卢唐宪庞与虔 其五

寄祁羡仲兼讯卢唐宪庞与虔 其五

明代 曾仕鉴

卢庞并尔公车诏,意气何人贡禹冠。肯学少年虚痛哭,汉家卿相满长安。

诗人曾仕鉴的古诗

燕京夜坐柬叶座主给谏陈民部德基王侍读胤昌王文学叔治蔡孝廉宏甫

明代 曾仕鉴

倦游燕市忆炎蒸,裘马翩翩自五陵。书断塞鸿家万里,剑悬寒雨客孤灯。

无媒岂恨黄金尽,卧病翻愁白发增。总为浮名虚小草,莫怜吾啸愧孙登。

梅花村二绝 其一

明代 曾仕鉴

云碓激泉春,仙犬隔花吠。采药独行深,天地非人世。

凤凰台 其四

明代 曾仕鉴

台上萧萧万木秋,谪仙文藻亦荒丘。凭高莫问前朝事,惟有长江日夜流。

寄祁羡仲兼讯卢唐宪庞与虔 其四

明代 曾仕鉴

尔去同盟有马生,侯芭如爱草玄成。尊残石洞躬耕后,莫问悠悠世上名。

祁四衍曾之燕书来约别伏枕赠之 其二

明代 曾仕鉴

念子远行迈,采采芳洲杜。长路多虎狼,白日忽杜暮。

怅彼行者遥,不惜居者苦。与子连枝鸟,分飞在中路。

子去将谁因,新知不如故。在远贱易忘,良无金石固。

子其爱景光,高堂有慈母。中情苟不移,岁寒共贞素。

梅花村二绝 其二

明代 曾仕鉴

空山雪色深,凉月梅梢动。啁啾翠羽声,忽断游仙梦。

元冈晚眺

明代 曾仕鉴

秀压群峦瞰碧空,一方云树画图中。南临雁岭云光紫,北引龙溪灏气融。

历井仰窥天阙近,望河回见海门通。蓬莱缥缈无多路,目断浮云兴未穷。

赵太史舟中赋别 其二

明代 曾仕鉴

度岭梅花一骑寒,自依南斗望长安。三江薜荔春裁服,四海疮痍早挂冠。

日短畏途遑问酒,时危吾道强加餐。避人自觉沧洲稳,惜别休歌行路难。

马仲高过宿凤山中赋赠

明代 曾仕鉴

中原聚散怜诸子,就我天涯见汝心。优戏文章轻白眼,死生交态重黄金。

枕边牛斗时同把,泽畔鱼龙夜自吟。满地风尘吾亦得,莫伤流水向知音。

合江楼怀苏文忠

明代 曾仕鉴

千山楼外两江斜,地是端明学士家。白鹤不归城郭在,东新桥下水如花。

同卢唐宪入罗浮

明代 曾仕鉴

去年勾漏过寒食,今日罗浮亦暮春。满地松苓何岁月,诸天宫阙自金银。

丹砂草碧迷仙令,符竹烟深失羽人。惟有豫章祠下月,清光长照水粼粼。

饮赵文学江阴斋中 其二

明代 曾仕鉴

开径琅玕满,官贫计未疏。留宾十日酒,垂老一床书。

邑里春申旧,文风季札馀。故人多狗监,留赋荐公车。

过宿仲高馆中

明代 曾仕鉴

已别留仍驻,残更语不归。盘荷风搅影,枝鹊月惊飞。

儒术时何补,交情尔较稀。风波各努力,万事易沾衣。

寄沈比部谪戌神电诗四首 其四

明代 曾仕鉴

削迹归何晚,排阍死不辞。卧苫黄阁日,疏草白云司。

戌远身仍锢,天高哭岂知。世人那免忌,吾道转堪疑。

华麓山人初度

明代 曾仕鉴

罗公萧散烟霞客,年馀五十头初白。田多种秫客满堂,公也千顷陂汪汪。

生绡落笔飞云雾,秀句掷地声琳琅。我本江湖澹荡者,青袍问旧来莲社。

下我堂中榻月馀,徜徉水石忘朝夜。腊梅照眼应悬弧,酒朋棋伴相招呼。

百年鼎鼎但行乐,胡为局蹐如辕驹。公今抱瓮同汉叟,坐使闾阎风俗厚。

况多玉树映庭阶,为公歌劝千金寿。

寄沈比部谪戌神电诗四首 其二

明代 曾仕鉴

巫咸不可问,独醒近何如。五岳图空负,三湘泪未疏。

名收党人籍,章入史臣书。客莫歌哀郢,猩猩傍谪居。

送陈司理擢贰浔洲

明代 曾仕鉴

炎徼翩翩佐郡才,骊驹声断锦帆催。东人共惜沉香去,西土重欢载石来。

卧阁山当黔水合,行春花满桂城开。浮云西北长安暮,何处凭高首重回。

赠林季茂

明代 曾仕鉴

越客无媒倦出燕,知音吾愧托朱弦。一生游侠千金尽,十日看花九醉眠。

赋拟凌云推狗监,夜投明月骇龙渊。他乡见面愁俱破,击筑酣然为汝怜。

得陈表兄士鹄同李中丞孟成械逮之报

明代 曾仕鉴

六诏书来恨不禁,一官垂死网罗侵。间关毒热南冠苦,涕泪浮云北阙深。

三至误惊投杼走,五噫虚拟出关吟。边城十载征西略,父老空伤裹革心。

杨校尉夜载酒榄江同刘挥使

明代 曾仕鉴

汉代楼船将,君今几叶孙。弈棋陪谢傅,清啸对刘琨。

目断云中戍,情高海上尊。亦知忘偃蹇,列炬出江村。

曾仕鉴

曾仕鉴

曾仕鉴,字明吾,一字人倩。南海人。明神宗万历十三年(一五八五)举人。二十年(一五九二)任内阁中书,历官户部主事。时值倭寇入侵,赵文懿延仕鉴画策。仕鉴著《兵略》上之,宋经略应昌得之,疏请加仕鉴职衔。仕鉴官侍从,尤留意民瘼,锦衣千户韦梦麒请采珠,仕鉴即上疏止之。又疏修屯政。会差趱南直隶白粮,乘便南还,遂不复出。有《庆历》、《公车》、《洞庭》、《罗浮》、《和杜》诸集。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三九有传。► 6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