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感忠楼诗 其五

感忠楼诗 其五

明代 湛若水

何以怀云,视尔赤心。贼濠逆天,奋戈入擒。言誓妻子,告尔有神。

所不如愿,宁殒厥身。宁殒厥身,顾念忠勋。

诗人湛若水的古诗

孙氏曲水观鱼图

明代 湛若水

大化在咸若,渔利及小鲜。喜戚以我故,口腹为心缘。

闻有直钩子,此道今莫存。丈人濠上翁,回溪有潜鳞。

悠然观澜处,或跃见天真。物情有冥会,此乐未易言。

因思网罟设,自古无全仁。

赠增城学李东川迁大姚掌教

明代 湛若水

桂阳因忆何明府,临武明师迁大姚。舜日高悬万里照,沙溪复起云南谣。

中秋感兴二首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明月当中天,逍遥步前庭。问是此何时,昏中正虚星。

嗟叹良独久,化机倏流行。白鸟会中昃,海蟾岂常盈。

粲粲彼姮娥,皎洁含天灵。长风扫云翳,率土仰贞明。

所嗟时不待,几见天河清。

两大司空蒋公石庵七十华诞

明代 湛若水

两公以长生,煌煌两生祠。生生之谓两,父母多仁慈。

湖南与江北,处处遗去思。以兹两国家,可永万年基。

及乎作司空,六府思若时。讵能以淫巧,艺事执相规。

●历遍中外,而今跻古稀。岂逐少年行?两耇古不遗。

稽谋能自天,天子自深知。

承广西大巡东逵陈侍御下车之初即致书来问盖公学出于蒋道林有渊源 ...

明代 湛若水

下车谁问百年人,定过桃源一问津。无侮老成存古训,扬清激浊道之神。

用原韵酬姜仁夫兼柬董道卿四首 其四

明代 湛若水

周旋至南极,弭节金华天。道逢同心子,班荆坐野烟。

凭高一舒啸,直欲小八寰。八寰皆我闼,何处是故山。

霭霭晴岚翠,灼灼春花妍。千秋风浴意,乐矣忘言旋。

蛇虎颂 其一

明代 湛若水

猗灵乎虎,无争幽人之所。虎也不争,夫何世之情,不如彼虎之灵。

新春写怀三首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阳气回管律,百虫已惊蛰。彼虫尚有情,草木皆萌蘖。

君心亮匪石,坠井不复发。三年事远游,一去无书札。

天道苟好还,君当终言旋。

钟石诗

明代 湛若水

钟石似钟石,实心历霜星。鸿钧太古色,直截幽人贞。

幽贞之所庐,钟立四无欹。怀玉为之纽,玉流为之椎。

君子曷似之?实以比其德。特立砺坚操,磨磷终不易。

至乐若无声,一鸣天下惊。小大随所扣,宰公在司成。

万石之洪钟,维以警聩聋。夜半攒眉起,昊天日升中。

九思九歌 其四

明代 湛若水

我所思兮在福山,斗山齐云出云间。斗邑之秀同跻攀,默翁默成无一言。

予将欲往亮非远,无乃衰翁柱杖前。

感忠楼诗 其四

明代 湛若水

其忠维何,岭表寔多。积十馀稔,经略威和。亦职海道,朗机扬波。

公乘长风,夺其长技。曷不怀嗟,曷不怀嗟,念此荣柯。

偶笔示张廷佐都司马金挥使

明代 湛若水

天地阳德,为阴为阳,为雨为霜。圣人阳德,为喜为怒,为文为武。

或以揖让,或以毅果。如人一身,弛张在我。在我弛张,文武一道。

一道在我,无施不可。

于李蒲汀少宰宅修会得巽字

明代 湛若水

清风东南来,阳德方在巽。抚己感时物,天道有常运。

八位皆乘时,万年如转瞬。荣华逐飘风,柔条为煨烬。

是形岂不坏,万有归空尽。何以觅真常,至道在贞信。

敬告同盟子,无忘金石论。

赠朱生归江阴

明代 湛若水

朱生自负医国术,持以售人人不识。有如旌阳大丹丸,从来相遇非人力。

药囊小试岐黄春,一匕一下回命脉。我有真丹欲传子,得之者寿寿无极。

归来濯足长江流,偃仰晞发阳羡北。阳羡山中茶,扬子江心水。

一化晕血肠,胸次无渣滓。

日一梳头

明代 湛若水

三日一梳头,父老笑予懒。鸡鸣闻栉洗,无乃公太简。

予答父老言,太简敬之反。有一俨于中,若懒元非慢。

遇利懒于货,遇色懒于娴。懒为德之助,天地同坦坦。

天地既简易,吾驾不可返。

偶书送李生白父下第归蜀

明代 湛若水

游子才华三十春,扬眉吐气激青云。扬蟾折桂耻下体,直溯江源归蜀岷。

岷峨自昔多达士,汉之广矣思其人。子归求之而问焉,无为而为之一言。

可以行之于终身,顺流书报江东滨。

中秋感兴二首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孤居感名节,三四见星虚。漫漫中夜心,良人自远徂。

昔忧见面难,不谓无简书。感叹嗟何及,吞声涕涟如。

明月云无私,不为照区区。会合一何欢,隔离一何冤。

耿耿离合情,万里同月圆。

候官黄孝子兰坡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猗乎兰之旎旎,于以采之,九畹之际。匪臭之旎,维德馨不匮。

何其遗之,于昭孝思。

宿斗山书院诗

明代 湛若水

频年瞻北极,今夜宿斗山。缥缈入飞磴,超然出人环。

群峰绕列宿,宛在天中间。居中以应外,比如我心然。

经纬皆文章,后地与先天。山鸟不尽宣,山花不尽妍。

惟以友求心,圣功妆大全。

代简答葛子东上舍因道及唐内翰同致意二首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凭君多谢唐荆川,若泛荆川慎上船。弄月吟风一条路,濂溪伊洛是真传。

湛若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