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云龙吟

云龙吟

明代 湛若水

食哉兵所天,兵乃国司命。兵食既两足,二豪来报政。

二人本同心,其利乃断金。弦琴起瞻斗,送之云龙吟。

诗人湛若水的古诗

赠宁州吏目王君策

明代 湛若水

昔溯荆溪澜,登歌南岳山。今见荆溪子,令我心飘然。

之子南岳秀,官卑五马后。南岳何必高?壁立有孤操。

过东义庄感旧而作

明代 湛若水

遵河过义庄,忆昔史子贤,三以义让业,附郭二顷田。

养贤为国桢,有功人不然。又闻溧阳谣,赈饥破什千。

焚券公煤山,允殖王所天。有功蒙不韪,养贤以殖氓。

贪夫多灭义,反为世人怜。三代直道行,天运亦何愆?

嗟亦已焉哉,问天天不言。矢时告来裔,感义同勉旃。

赠扬州太守侯君考绩之京

明代 湛若水

维扬郡侯子,侯子忠肝如铁心如水。政刑清简吏典癯,鸟雀下庭如古寺。

曩者簪笔论相公,一挥折翼落泥滓。起来作郡气不挫,手笏犹能击朱泚。

帝思颇牧正拊髀,君今报政逢其时。若蒙简任镇边陲,文能附众武能戡乱非君谁。

吴方伯王宪副过小瀛同登楼泛艇为乐

明代 湛若水

新晴天气佳,轻波动微曛。被蒙君子顾,画船联海滨。

小堂高宴会,海错亦前陈。一笑群忧馀,六载此倾樽。

泛艇小瀛外,虚阁淩青云。舒怀共远眺,聊用慰良辰。

九章赠别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迟迟别帝都,迟迟胡乃尔。臣躯易弃捐,臣心讵能死。

天王会圣明,帝阍亦孔迩。援琴不成声,掩抑泪横泗。

送继宗

明代 湛若水

陈生古梅秀,三载拜小瀛。访予避地拜,远扣烟霞扃。

云栖百尺阁,明月几亏盈。经始开书院,置田赡诸生。

冷淡世人笑,在古或垂名。咄咄夸此子,睚眦愤所争。

持此赠之归,以为乡里荣。

赠张君惟行恕尹温州平阳县

明代 湛若水

吾欲登雁荡,因之临温台。日月凌倒影,飞锡乘风来。

闻子试牛刀,莞尔襟怀开。弦歌道有闻,亲见淳风回。

登圭峰歌

明代 湛若水

山罗列兮青青,泉纷飞兮泠泠。人与凤高翔兮,世孰得而为缯。

予友方子思道弃湖广宪佥逃归三衢山筑室以居号逋吏窝寄题数语

明代 湛若水

逋吏不逋吏,逋吏莫逋心。逋吏吏身洁,逋心心不神。

不神乃滞物,天理自微灭。兀兀此窝中,无言自超越。

我则何所逋,八方皆我闼。

读冬官卢冠岩兴国生祠碑

明代 湛若水

岿然屹立此何为,先有民间口作碑。百世循良谁续传,青天白日照生祠。

题听雪

明代 湛若水

人皆知雪形,子独知雪声。雪形知洁知,雪声知轻清。

人皆知形声,我独知性情。形声得其似,性情契元精。

何以为元精,阴阳无定名。既已无定名,我诗何足徵。

新春出游白石试笔四首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初度官湖水,照见旧头颅。本来真面目,变化复何如。

谒石翁墓三首 其二

明代 湛若水

夫君有嘉惠,赠我云锦裳。中绣自然字,服之永不忘。

忍着君遗物,为人作新妆。酹酒矢心曲,敬进南丰香。

檃括格物之说

明代 湛若水

大学崇至善,格物为实地。格者意身心,是谓至其理。

如彼之国都,亲见乃知至。平地说相轮,伯淳所以耻。

格之厥功何,知行并时诣。终日及终身,惟此一大事。

何为齐治平,即前物理是。万一本同原,体用元非二。

道丧千载馀,支离为简易。谁能一扫之,敢以告吾子。

再拈六言代简蒋道林未尽之意三首 其三

明代 湛若水

坐忘不忘之间,中思直到天然。问我天然何似,人力丝毫不存。

庚寅仲冬三日奉命同大司空章朴庵如西山诸处查看风水因得胜游诗以 ...

明代 湛若水

恭命历形胜,因兹恣玄览。仲冬草木落,山色逾古淡。

似我无情游,不爱春芳艳。天青画幅阔,湖净开一鉴。

遵曲得真源,寻岩履崎巘。超绝金山巅,寥廓一全瞰。

天山逼斗极,帝座尊而俨。吾君古尧舜,所务在宽简。

礼乐重留神,制作虑宵旴。梵宿闻晨钟,悄然动归念。

重游牛首山宵行呈同游冼司空罗江

明代 湛若水

宵征林路黑,七圣亦迷踪。仆夫随老马,即与吾知同。

大智沛闻见,可以达天聪。以兹登名山,步步超无穷。

旧游与新游,十载如梦中。自得新景好,安知旧迹空。

题华山希夷睡图

明代 湛若水

陈桥数万之扰扰,不供堕驴之一笑。宋家四百之历年,不足开眉之一觉。

五龙睡法不可传,虚以待之无所先。一阖一辟皆自然,此辈岂是作梦人。

引筇卓地脱笠顶,自有天地为衾枕。何须更费买山钱,落花啼鸟春无穷,欲尽此梦须梦中。

壬子七月十五日夜同黄慎斋司训周启政上舍宿白云御书阁作

明代 湛若水

床敷第一峰,峰头更高阁。超然出尘寰,何用不寥廓。

万有声臭无,中夜神明跃。心在不容玩,自然本无作。

纪梦诗

明代 湛若水

倏林入我梦,万里倏感通。即此可悟倏,羚羊有何踪。

饮酒非譬倏,酒醉庶形容。予曰然非欤,犹堕声臭中。

一唯谅非难,得之安由从。悠悠千载下,对尔心融融。

湛若水

湛若水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864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