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碧桃翠竹图为陈克勤赋

碧桃翠竹图为陈克勤赋

明代 张弼

我本东海餐霞仙,掷弄日月旋坤乾。为溺篇章日翰墨,谪来下土三千年。

而今年才过五十,也随尘世变华颠。瓮盎醯鸡时起灭,轣辘过眼真堪怜。

夜来梦到清都府,碧桃翠竹斗清妍。便欲据此混沌窟,小结一间天趣轩。

元规尘坌飞不到,洪厓风月浩无边。白面青童吹紫玉,花虬稳跨参轩辕。

乃知旧怀作旧梦,可奈茫茫未了缘。题诗驰寄玉堂子,鲜飙凉洒郁蓝天。

诗人张弼的古诗

金牛思阡词为柯在亨进士赋

明代 张弼

朝望金牛兮白云绳绳。夕望金牛兮碧草维芿。痛灵根之夙陨兮托陂陀之玄扃。

纵琼为梁兮明月履。养弗逮生兮予生何俚。郁床沈绵兮怀此諰諰。

有翩者乌兮余膝为跽。人弗尔若兮徒涕而泗。匪天降酷兮实我罪之遗。

渡昌江

明代 张弼

归渡昌江晓,桃花冬日浓。沧溟应不远,野水自朝宗。

失题十七首 其十

明代 张弼

牧羊仙子宿烟萝,腾踏紫云时一过。却老不须千岁药,太平同和万民歌。

眠羊何处云连野,渡虎无踪月满河。闻道使君真得诀,于今白发巳无多。

棠溪景 其八

明代 张弼

前冈新路捷,后冈旧路长。负薪归长路,捷路有豺狼。

容斋为南安邓太守赋

明代 张弼

不挍真颜子,忘情岂老庄。休休方寸地,云路几汪洋。

挽某节妇词

明代 张弼

凤兮膏兮忽逝。凰孤吟兮终世。问彼苍兮无内。最潜思而出涕。

读乌符观碑刻无上宫访蒋晖诗四首 其一 龙山史和韵

明代 张弼

行尽江南万里山,落霞晴映晚枫丹。何人倚剑留孤调,夜半清光贯斗寒。

五月朔雨中对菊

明代 张弼

湿云如梦雨如尘,庭菊抽苗觉渐新。试看枝头青蓓蕾,含香有待探花人。

谕俗二律 其二

明代 张弼

二月从师八月休,野师端只为身谋。读书大义端抛弃,讼谍浮词苦应酬。

颜子高资盲礼乐,董生笃学废春秋。从今旧俗堪湔洗,矻矻穷年事讲求。

下第次姚公绶春兴杂咏韵九首 其一 春月

明代 张弼

卷幔閒看月满轮,海棠枝上一钩银。黛眉画得浑相似,祗恐嫦娥解妒人。

题晋宁凌节妇

明代 张弼

柳叶桃红几度新,寒窗独坐不知春。世间碌碌随流者,空有须眉丑妇人。

南安府衙始栽竹成化十四年戊戌岁也

明代 张弼

郡署从来无个竹,今年四月始移栽。虎斑龙角四差见,凤管鸾旂杂遝来。

凉影舞风当燕寝,淡香和露落深杯。使君最喜能医俗,公退从容看几回。

白沙堡奇石

明代 张弼

石屏林立逼清流,悬处巉岩俯客舟。半世纸囱疑墨本,也应天遣纵双眸。

舞剑

明代 张弼

高台舞长剑,埽尽万山尘。不似鸿门宴,空怀猜忌人。

贞桃篇

明代 张弼

臈日暄然桃吐艳,正月严寒饶雪霰。红蔫白惨抱枝头,不肯轻轻飘一片。

抗颜匿笑如古松,时时西风北风战。君不见拂须捧溺拜尘儿,绵膝随人朝暮变。

安知南安节妇刘蔡俦,玉白冰清金百鍊。乞墦富贵妾妇羞,伊谁不愧贞桃面,伊谁不愧贞桃面。

上巳游庆云庄口号

明代 张弼

村庄花鸟媚春晴,画舸将筵任意行。嬴得身閒伴觞咏,乾坤随处是兰亭。

骨董羹

明代 张弼

榾柮炉边骨董羹,肉为主将菜为兵。两三行酒先传令,五七言诗又筑城。

雪马纷披惊赤帜,火牛奔突走玄冥。满堂奏凯红颜客,醉舞春风颂太平。

留耕堂歌

明代 张弼

君不闻宣尼耕稼不如一老农,又不闻子舆痛辟许公学神农。

均为有田方寸欲耕者,惟于二子求发蒙。二子不耒耜,二子不五谷。

不待东风吹,不待时雨沐。妙得乾坤一□春,从教万物俱生育。

留与儿孙耕,奕世俱给足。慎勿令渠稊稗滋,此意生生无尽期。

眼中何物可膏拥,服膺数卷书与诗。吁嗟乎挟金负势侵阡陌,阡陌视人如过客。

何如璚台此一翁,世与儿孙建安宅。

先春歌

明代 张弼

岁暮冬穷天地闭,黄垆极底潜春意。茫茫忽忽有谁知,茶树枝头容色异。

黄不黄兮青不青,淡不淡兮腻不腻。梅花骤逞向南枝,轻扬浅露同儿戏。

何如茶树虽先知,蓓蕾包含浑未试。将军坚壁捲旗枪,寂然无哗鱼鸟逝。

是时陆鸿渐张人新,鼎铛无处窥其神。惟馀老秃玉川子,开口道破为先春。

乾坤至味乃在此,黄金萌蘖渐津津。幽人酷好好至骨,五盌七盌未足云。

何必中泠惠山之白水,武夷阳羡之绿尘。三吴百粤随处得,清香浮浮高兴适。

青州从事气粗豪,遁逃不敢轻唐突。纶巾鹤氅手自煎,时共烟波钓徒吃。

此意世人知不知,浩歌吴门山月白。

和谢编脩题菜

明代 张弼

东风袅袅扇游尘,生意菁菁未是贫。酿得黄齑三百瓮,故人细嚼见情真。

张弼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57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