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某节妇词

挽某节妇词

明代 张弼

凤兮膏兮忽逝。凰孤吟兮终世。问彼苍兮无内。最潜思而出涕。

诗人张弼的古诗

赠苏州医学盛春雨

明代 张弼

三吴医垒盛元戎,世世登坛韬略雄。白发扁卢登后殿,青年朱李作先锋。

杏林陈谷仓储足,橘井清泉汲道通。要识轩辕握奇处,休寻东海腐儒翁。

王内翰梯云楼歌

明代 张弼

君不见运甓翁,梦生八翼凌罡风,便欲飞闯天九重。

九重深严不容入,阍卒怒叱轰霹雳。举杖一触之,劲翮顿时戢。

安得知青云自有梯,一级一级堪攀跻。直上太虚八十四万里,登登周道悬紫霓。

王夫子,真绝奇。更作层楼接上梯,道我登者孔与姬。

由赐夹我腋,迁固摄我齐。子云相如捧我足,信步凌躐风纚纚。

十载不停足,两足几成胝。行行忽至梯之极,下视九州一丸泥。

伸啄扬声叫阊阖,阊阖砰然开左扉。鞠躬再拜入,万象春熙熙。

紫微垣东跳玉兔,扶桑枝上啼金鸡。三千玉女见吾笑,电光闪烁银河西。

酌我九霞觞中琥珀酒,食我九阳鼎内珍珠麋。五色祥麟擘作脯,三秀灵芝酿作齑。

小臣饱食谒上帝,上帝曰汝来何迟。而我有纶綍,付汝悉掌之。

上与日月增光辉,下与华夷扫糠秕,姬孔事业令汝为。

王夫子,真奇绝。梯云之楼兀立天地间,四海苍生瞻巀嵲。

咳唾随风落半空,争持锦囊收玉屑。噫嚱悲哉九曲述楼贮歌舞,豪华都饲晋阳虎。

建章宫馆侯群仙,刘郎终归茂陵土。何如王夫子梯云楼,烈烈功名震千古。

题三鹚图

明代 张弼

葭菼风轻飏顶丝,水清沙白立多时。眼前清白自如此,何必傍人说三思。

怀蕲州仲兄后乐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弼

秋思无端日夕深,远从湘水寄穷吟。西风落木惊寒暑,南国浮云变古今。

自是贾生多感概,未应坡老坐销沉。登楼莫听蕲阳篴,吹落梅花总不禁。

太平府

明代 张弼

南极无霜雪,深冬不似冬。冲冲意如醉,宁是酒为容。

和沈宗能哭子韵

明代 张弼

十里缄书寄九龄,满椷都是断肠声。生来不作婴儿态,死去深悬父子情。

亭下玄文惟是草,塾中绛帐为谁迎。扁舟载酒娄江上,独记当年歌濯缨。

赠西林慧上人若不能解打十大界尺

明代 张弼

世间猫捕鼠,谁知鼠捕猫。会得个中意,何须面壁劳。

题桃红拒霜花

明代 张弼

小亭深坐锦云窝,老我重来景更多。临水芙蓉苏小面,倚风如和醉时歌。

咏梅二首次韵 其二

明代 张弼

十载含酸待易牙,预将雪艳压春花。不容俗客探消息,独倚清风鹤外沙。

酬编脩杨维新

明代 张弼

灼灼东风桃,缟缟西园李。采采谅匪艰,举手聊漫尔。

云何自束缚,企望邈千里。齿发易衰谢,岁月不我俟。

抗走京华尘,款曲谢知己。素心为我倾,瑶琴为我理。

言别用涂长,梦寐相汝尔。申枨致教言,出处贵正始。

蝼蚁知阴晴,孔翠择栖止。明珠与珊瑚,乃在沧海底。

努力慎所之,六籍固根底。再拜寘怀中,察察声在耳。

归雁西北翔,作报心怀耻。惴惴畏述方,身先鸡鸣起。

丰城夜行

明代 张弼

踪迹劳劳愧野鸥,眠沙泛碧蓼花秋。烧灯夜发丰城道,谁信临江五日留。

重阳值雨余承之侍御适至

明代 张弼

九日不堪风雨作,公馀铃阁白徘徊。更无好典登高去,却有同年访旧来。

诗写风流笺绚锦,酒浇磈儡鼓喧雷。湘帘暝色催红烛,绝胜龙山落帽回。

寄南安蔡经府

明代 张弼

相逢闽友厌闽音,莲幕先生动我心。接得南安书一纸,年来应恐二毛侵。

湘东登舟

明代 张弼

日日劳劳历万重,湘东舴艋意偏浓。悠然已过湖南境,一夜潺湲听不穷。

渔舟 其二

明代 张弼

数罟时罩罩,轻舠任飘飘。不投五十犗,安得载山鳌。

高寿得直字

明代 张弼

三山梧竹长春色,一双凤凰同宿食。锦巢栖稳懒高飞,漫看烂尽南山石。

千年一度联翩游,九霄有路如龙直。

送别驾陶质夫之京

明代 张弼

雨雪新春甲子晴,鸣笳击鼓发官程。禁城到日花如锦,白玉阶前拜圣明。

题荣寿卷

明代 张弼

青云轩冕白云居,醉看黄花静看书。不用仙人餐玉法,悠肰自过百年馀。

早发吕瑰宿合桥驿

明代 张弼

慈闱寿诞值嘉辰,游子南交万里身。过眼莺花长路感,留人歌吹满堂春。

膝前綵戏能忘远,天上鸿恩甫及申。无计奋飞空刺促,迢迢归梦舞衣新。

答太常卿翟廷光

明代 张弼

南安老守张东海,矮屋西风雪满颅。身世真如庄子蝶,盘餐不压季鹰鲈。

谁闻朝报兼边报,自办诗逋与字逋。惭负平生诸故旧,何须重问首丘狐。

张弼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57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