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下第次姚公绶春兴杂咏韵九首 其五 春山

下第次姚公绶春兴杂咏韵九首 其五 春山

明代 张弼

青染螺鬟春又归,岩花径草霭斜晖。谢公自有登山屐,谁向閒门踏藓衣。

诗人张弼的古诗

下第次姚公绶春兴杂咏韵九首 其五 春山

明代 张弼

青染螺鬟春又归,岩花径草霭斜晖。谢公自有登山屐,谁向閒门踏藓衣。

贺吴章仲子登进士第

明代 张弼

帖报泥金捷报来,喜闻丹桂日边栽。九重雨露光门第,千载风云属俊才。

马嚼金衔游阆苑,酒分银瓮醉蓬莱。灵椿宜受褒封典,绿发忻逢寿域开。

遇兴安尹齐士贤乡同年

明代 张弼

塘水东西绕县流,与安父老说齐侯。相逢我忆金陵胜,共醉天香十五秋。

太平府

明代 张弼

南极无霜雪,深冬不似冬。冲冲意如醉,宁是酒为容。

临江陆行十绝 其三

明代 张弼

四山如障竹如墙,斜枕山陂半作堂。更上楼居瞰灵碧,一溪清涨泻方塘。

钟盆

明代 张弼

有声警昏晓,无声植花草。悬空固为奇,按地岂不好。

百鍊坚刚姿,随方恒自保。不计春秋移,坐阅乾坤老。

郭总戎率僚吏饯予于查山初发矢有雉惊起于麦陇继发一矢雉即毙众惊 ...

明代 张弼

查阜前头雊雉肥,一飞白羽锦离披。辕门竞为将军贺,帖帖海波无是非。

酬编脩杨维新

明代 张弼

灼灼东风桃,缟缟西园李。采采谅匪艰,举手聊漫尔。

云何自束缚,企望邈千里。齿发易衰谢,岁月不我俟。

抗走京华尘,款曲谢知己。素心为我倾,瑶琴为我理。

言别用涂长,梦寐相汝尔。申枨致教言,出处贵正始。

蝼蚁知阴晴,孔翠择栖止。明珠与珊瑚,乃在沧海底。

努力慎所之,六籍固根底。再拜寘怀中,察察声在耳。

归雁西北翔,作报心怀耻。惴惴畏述方,身先鸡鸣起。

淡轩为胡运同赋

明代 张弼

鹾亭父老说真廉,百数年来姓一瞻。世上繁华多不试,布袍轻暖菜根甜。

舞剑台送客

明代 张弼

舞剑台前梧叶飞,萧萧凉思欲侵衣。天涯万里孤鸿远,且对黄花醉落晖。

送蒋一宁

明代 张弼

长安花柳少年游,今日重来未白头。流水三桥通旧宅,夕阳双塔对高楼。

姓名巳入山公启,诗句应须水部留。十载尘冠看拂拭,清风不愧柏台秋。

苏州别驾周德中以余致仕居间而称神仙太守作十绝复之 其二

明代 张弼

不入清都不溷尘,吟诗落魄任天真。苏州别驾何须问,元是缙云司里人。

渔舟 其二

明代 张弼

数罟时罩罩,轻舠任飘飘。不投五十犗,安得载山鳌。

送鲁教授江西试官

明代 张弼

堂堂文献大江西,君去持衡定不迷。徐孺湖边秋月霁,滕王阁上楚天低。

璞归和氏终须识,马遇孙阳不待嘶。若过庐山看瀑布,好赓白也旧留题。

梁园赏花四首 其一

明代 张弼

鲜飙破阴阴复霁,柏屏槐盖凝花气。牡丹阑珊芍药芳,锦云遮花留青帝。

宿浙江驿惊潮

明代 张弼

万里驱驰第一程,浙中山水旧经行。江船正好安眠去,又作迎潮夜半惊。

饮蒋仲学既醉轩

明代 张弼

昔年既醉轩中醉,雨散星离谁复会。转头不觉十载馀,小铛骨董重相对。

一杯一杯复一杯,聚头话旧浑忘寐。李中书,闻在姑苏新卜居。

李太仆,滁阳府寺阅攻驹。王祭酒,南雍礼乐领群儒。

十民部,吴山楚水歌唐虞。刘左辖,岭南海角今何如。

矫首数公不可见,起舞击节成嗟吁。徐詹事,杨学士,玉堂退直劳文思。

肴香酒熟不我过,我与玉山聊适志。瓶笙咿咿鸾凤吟,蔬盘簌簌冰雪深。

冻砚频烘滚玄浪,短烛屡爇流黄金。□乃今晚复既醉,论穷万物情状天地心。

莫为功名叹迟暮,莘伊渭吕逢时作。时来土苴亦云霄,时未英雄且高卧。

静中看破古与今,果是奇才当若个。南阳卧龙久尘埃,姑苏小范呼不来。

胸中郁勃与谁论,翩然便欲飞步登蓬莱。我思蓬莱神仙何足道,终身山泽成枯槁。

何如汗漫大醉三千场,与尔同看天地老。

送翰林三同年调官

明代 张弼

堂堂翰苑三君子,侃侃伊用一辈流。日月当天伊直道,雷霆震地肯低头。

衡湘路远何须惜,州县官閒且自由。寄语南闽旧提举,此生端不愧同游。

墨庄

明代 张弼

一庄万卷足良田,心事玄中更识玄。黑水满池酣笔兴,绿蕉千树染松烟。

奚超每货专门业,韩愈常损谀墓钱。洙泗馀波分入砚,还期龙借洗炎天。

送卞式之

明代 张弼

昔年相见颜如玉,丝衣细鞶巾一幅。今年相见□□苍,乌纱□□官袍绿。

却算东风十五回,旧话故情殊可掬。嗟予诗债日积多,笔硕荒凉待催促。

都门摇手人南□,还有篇章寄黄鹄。

张弼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57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