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弼
寒飓恻恻霰疏疏,荠麦青青柳未苏。伴我庆云庄上饮,放舟回去不须扶。
寄张司业振烈被诬家居
少司成下老门生,十载追思万种情。埃墨却疑颜子饿,浊流难污伯夷清。
百年邃阁尘谁扫,万丈阴崖雪自明。闻说先生浑不计,酒尊诗句写和平。
寄建昌太守秦廷韶
老守题诗寄少游,天涯几度断鸿秋。丹心自许乾坤识,白发谁怜岁月流。
莼菜关情千里外,杜鹃惊梦五更头。章江北至云南去,独倚斜阳铁汉楼。
味梅歌
紫阳先生百世豪,作易本义穷丝毫。梦寐周文见康节,天地心髓难容逃。
遗韵流风在闽建,后学探求如对面。建宁城中我老彭,心如朝阳眼如电。
味易膏腴却味梅,梅花消息易中来。风霜摧改万物息,天地巳复生蓓蕾。
葩含萼裹春都具,雪涧冰崖是何处。忽然绽破一两椒,总领杏桃千万树。
乃知一画微阳新,三十六宫都是春。小无内兮大无外,孰能越此天地仁。
老彭味梅乃如此,岂云甘苦酸辛耳。水曹何郎起山林,玩物适情在至理。
沈吟紫阳和梅篇,清馨齿颊欲流涎。开门正与东风会,一轮皓月当青天。
谢会昌梁孔昭大尹送甲子图
故人去作会昌尹,寄我新刊甲子图。感荷此情新郑重,喜当老眼未模糊。
条分正闰扶人极,混一华彝仰圣谟。自庆此生何太幸,杯倾东海醉歌呼。
送中都留守王元昭之任
中都万世帝王基,凤舞龙蟠山水奇。留守将军奉纶綍,讴歌父老望旌旗。
閟宫松柏青春好,礼社枌榆白昼迟。闻说九重怀旧德,卷阿还待召公诗。
重阳值雨余承之侍御适至
九日不堪风雨作,公馀铃阁白徘徊。更无好典登高去,却有同年访旧来。
诗写风流笺绚锦,酒浇磈儡鼓喧雷。湘帘暝色催红烛,绝胜龙山落帽回。
送陈公甫膺聘之京
势利不我惕,贫贱不我戚。委曲义理途,飘然若无迹。
问我今行藏,而我亦未识。偏舟倚江沙,浩歌秋月白。
兴安谣二首 其二
七十二湾,七十二湾,山放船酌酒行且看。大山峥嵘小山突,四面献秀应接不暇如飞蟠。
越天竺,吴灵岩,未可驾拟窥高寒。请君试问奇男子,壮游万里何苦不一来兴安。
曹操观碑图
曹女乃能孝,曹公胡不忠。千载一樽酒,只酌娥江风。
五月朔雨中对菊
湿云如梦雨如尘,庭菊抽苗觉渐新。试看枝头青蓓蕾,含香有待探花人。
失题十二首 其五
冒雨游山不见山,耳根空自饱潺潺。蘋蘩了却中心事,旧友新坟紫翠间。
二月八日予生辰也喜浙江左大参桂坡先生至绝不饮酒茶话甚适赋此以 ...
梅灯桦烛庆云桥,左相楼船忽住桡。白首相看夜深语,十年尘土一时销。
□李文昭不遇
桃径参差曲到门,半湾流水欲成村。主人何处空诗案,花扑晴帘护暖云。
失题十七首 其八
承恩天上有佳期,暂向亲庭捧寿卮。落叶拂衣秋漠漠,飞云引目路迟迟。
催人白发时难缓,报国丹心剑自知。我在鸳班当拄笏,春风争看凤来仪。
清远县荅李元复远送
春山晴对酒杯浓,迢递同临峡口峰。云意漫劳连日态,江流惭照别时容。
独看风节遐方振,归泛星槎万里逢。自是离塘新涨急,可堪回棹浪花重。
赠西林慧上人若不能解打十大界尺
世间猫捕鼠,谁知鼠捕猫。会得个中意,何须面壁劳。
魏受禅碑
白马之盟久巳寒,大碑深刻尽高官。就传典午为文体,莫寄辽东管功安。
得姚世昌之报
报道吾家第二郎,浙闱帘外踏秋香。又驰行李趋金阙,此际相将过大江。
谢史掌教送金盘露一壶
泮林新置酿春炉,分我金盘露一壶。自分独醒遭俗骂,须教沈醉倩人扶。
郡厨剩有芝园菜,乡思空悬笠泽鲈。却笑曹参真寂寞,隔墙谁与和歌呼。
怀天骏第二首 其二
倚天长剑重须磨,越砥鹈膏今若何。闻道有人占北斗,双龙紫气近尤多。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579篇诗文
舟中看瀛奎律髓
棠溪景 其六
梅坞草堂为陈鼎赋
题明皇贵妃对奕图
约毕尹游淮上西湖
老罗行
次钱世恒绣衣韵 其二
讲中庸
咏西潭夜月
寄陈永叔
永淳
闻三山林亨大侍讲迁居
赠云溪封君
题金莲寺壁
舟留镇江适太仆丞义与李瑞卿至瑞卿与子同京邸而佑巳者相见之喜不 ...
墨庄
芥辣鸡口占
失题十二首 其十
临江陆行十绝 其一
梚存恒陈先生词
谕内教子
寄张茂兰
梦与柳宗畴同游石窦诗以记之俟便乃寄
寄胡九万二首 其二
送范参政之广西
莲亭 其一
读陈公甫和陶诗
送雪航东归七首 其七
苏州别驾周德中以余致仕居间而称神仙太守作十绝复之 其五
天骏弟小星槎
送下第友人
江西
章江歌
抚琴图
古祠异迹为王廷秀寺正赋
登辽古城
樊公名莹字廷璧常山人仕终工部尚书守松郡不三年而遗惠无穷咏此不 ...
谢郭总戎惠海味
临江陆行十绝 其四
送潘廷俊任广东德庆州州同知二首 其一
梅居
挽双溪词
咏龙泉剑赠张龙泉大尹
次韵答前任金伯温太守 其一
送人知沂洲
谢人遗鹤
渔父怨三章 其一
丘司成寄太学进脩录
双松图寿宜兴李尚文
画景 其二
丹凤楼呈谈同年本彝
失题十二首 其十二
杜鹃行二首 其二
吕秉之员外见过
失题十七首 其三
和武选彭性仁主事韵
次韵答赵应文
登东山问谢安石
贞桃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