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答赵应文

次韵答赵应文

明代 张弼

独坐梅花细嚼冰,清于老鹤静于僧。多应北阙思诸葛,未许东吴老季鹰。

抚景孤吟聊自遣,趋时众醉竟谁醒。不堪最是怀君处,四壁蛩声半夜灯。

诗人张弼的古诗

杜鹃行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弼

思归长唤不如归,地老天荒知唤谁。却喜居庸关上唤,唤将胡骑去如飞。

杨子江送焦廷用还京

明代 张弼

一脉岷山水,瀰漫入杳冥。东奔吴楚境,上直斗牛星。

杨子殊称号,江都表委灵。禹功遗旧迹,璞赋播馀馨。

极险誇天堑,重渊绝地经。风涛弥岁月,潮汐接沧溟。

彷佛平铺练,须臾忽震霆。蛟鼍横怒气,罔象幻奇形。

毒雾乾坤瞑,狂飙草木腥。嗟予常作客,曾此几扬舲。

人市修香币,临流荐鼎硎。阳侯波贴息,川后镜泓渟。

台殿玻璃国,金焦翡翠屏。棹歌喧蜃窟,帆影拂鸥汀。

览胜颜遐眺,探幽每暂停。登崖挥客袂,攀磴叩禅扃。

盘薄呼龙洞,摩挲瘗鹤铭。连沧无旧观,吞海有新亭。

吊古英雄老,谈玄尘梦醒。三英浑一壤,六代巳千龄。

寥落馀随柳,荒唐笑楚萍。春来应浩荡,君去正平宁。

斜日蒜山紫,澹烟瓜步青。倚蓬吟北固,裹茗煮中泠。

不击祖生楫,远寻韩相厅。翩肰过江乐,如蹑凤凰翎。

行人慈溪周文济奉恩诏至松赋以送之

明代 张弼

日重光彩月重轮,民物熙熙万国春。四牡奔驰来节钺,九龙围绕捧丝纶。

笙歌北极仁风远,花鸟南荒化雨新。最是使星偏照我,绯袍抖擞旧时尘。

见梅次前韵 其一

明代 张弼

冬深南土断花开,野径疏梅首重回。零落不禁犹古貌,飞扬相趁付寒灰。

射姑欲梦禽先觉,逋老宁知蝶自来。为语山灵应记取,肝肠铁石赋还裁。

怀天骏第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弼

倚天长剑重须磨,越砥鹈膏今若何。闻道有人占北斗,双龙紫气近尤多。

聚爱楼四咏为克勤赋 其二

明代 张弼

楼俯绩溪水,潺湲日夜流。楼头聚爱者,华发共绸缪。

次韵答前任金伯温太守 其一

明代 张弼

路入章江清更幽,棠阴满地说君侯。昔年作郡满黄霸,今日升堂愧仲由。

戟院鹤鸣松露夜,山田雉雊麦风秋。仙裾巳在蓬莱顶,犹顾尘寰赋旧游。

送中都留守王元昭之任

明代 张弼

中都万世帝王基,凤舞龙蟠山水奇。留守将军奉纶綍,讴歌父老望旌旗。

閟宫松柏青春好,礼社枌榆白昼迟。闻说九重怀旧德,卷阿还待召公诗。

送范参政之广西

明代 张弼

昔年曾共缙云司,清掺高标是我师。流水光阴惊忽过,浮云踪迹本无期。

垣西甲第今新主,窗外丁香只旧枝。且尽都亭一尊酒,苍苍八桂隔天涯。

二月八日予生辰也喜浙江左大参桂坡先生至绝不饮酒茶话甚适赋此以 ...

明代 张弼

梅灯桦烛庆云桥,左相楼船忽住桡。白首相看夜深语,十年尘土一时销。

答琼州李贰守

明代 张弼

长帽仙翁海外归,乾坤随处更忘机。阿媻饶舌论春梦,老子从知梦亦非。

次韵答赵应文

明代 张弼

独坐梅花细嚼冰,清于老鹤静于僧。多应北阙思诸葛,未许东吴老季鹰。

抚景孤吟聊自遣,趋时众醉竟谁醒。不堪最是怀君处,四壁蛩声半夜灯。

过孙竹庄

明代 张弼

碧梧庭院晚香台,廿里风烟特地来。莫怪登临□一醉,棠梨有意借春开。

晓行宣化道中联句

明代 张弼

晓离施湴驿,隐隐发前旌。薄霭衿裾润,初暾驿从明。

山椒岚自幕,树杪露犹盈。蓐食狼兵过,戎装虎士迎。

危桥经野水,败灶识荒营。饭叶墟人弃,衣花寨守荣。

照升云掩驳,原燎石支撑。健翮飞鹏击,雄姿控骥牲。

行行日逾午,望望路兼程。一径绿深竹,邕州见古城。

临江陆行十绝 其一

明代 张弼

霜降风高始觉秋,半林红叶送飕飕。郡翁领客多延伫,未信云槎向斗牛。

送鲁教授江西试官

明代 张弼

堂堂文献大江西,君去持衡定不迷。徐孺湖边秋月霁,滕王阁上楚天低。

璞归和氏终须识,马遇孙阳不待嘶。若过庐山看瀑布,好赓白也旧留题。

寄节推韩驭民

明代 张弼

金尊银烛醉西堂,舞袖翻风拂雨凉。今夜相思对明月,计程应巳到南昌。

守南安柬招张直

明代 张弼

五羊城里半诗仙,袂接神交三十年。绿发张生最年少,好来抄我紫霞篇。

陈粹之鸳湖寓居次韵

明代 张弼

青云人借白云居,似欲逃名伴老渔。但觉蘧蘧如梦过,何曾咄咄向空书。

鸳湖泛月狂歌甚,虎阜穿云小醉馀。负我同年叹离索,金鳌阁下候肩舆。

失题十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弼

我曾两宿金山寺,江海风涛入壮图。小范于今能久驻,无边清绝胜蓬壶。

张弼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57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