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雪航东归七首 其一

送雪航东归七首 其一

明代 张弼

帽裹乌纱雪满头,九峰三泖忆同游。芙蓉泼墨青山晓,菡萏飘红白露秋。

远道归迎端可喜,少年为别不须愁。吴淞风景堪乘兴,无限诗情一叶舟。

诗人张弼的古诗

送王廷贵掌南京翰林院事

明代 张弼

白玉堂中伟丈夫,独携文印向南都。百年礼乐归编帙,四面江山入画图。

李白酒船乘月汎,谢安棋局扫云铺。八砖花影休高枕,纶阁相将属大苏。

得玉山蒋仲学书

明代 张弼

故人书自玉山来,细认缄题手自开。怪问道途淹岁月,惊看笔札出风埃。

陆云自是三吴俊,百里原非庞统才。后会未知何处是,再三展读几裴回。

挽许将军词

明代 张弼

桓桓许公将门子,少讲孙吴习经史。虬髯猎猎气堂堂,誓不徒生不徒死。

青蛇矫矫丈八矛,白雉差差五干矢。马上盘旋一鹘经,阵里横戈万夫弛。

金符玉节羽林郎,作乐左右腾声光。龙辔鸾辂忽远属,挽戈土甲不少忘。

授钺山西任都阃,恣戮腥膻诸犬羊。蒲州营前卤血紫,高山□里卤首降。

戴天雠耻得颇雪,太上六龙归故疆。凯歌还家志愈厉,敕守南京根本地。

西南万里松籓彝,有命更廉公总制。便道先平都掌蛮,深菁高崖随手薙。

轴辘西溯次成都,大星如斗营前坠。还有遗言嘱子□,报君不必论死生。

川人扼腕叹花乡,朝士论功惜狄青。野狐庄前万株柏,风嘶露泫如含情。

神光煜煜时或见,恍然张眼望神京。我为徐公歌暂节,剑戮鲸鲵中道折。

谁为分明叙战功,磨光房山作公碣。

南海遇陈时雨绣衣

明代 张弼

别从京国遇天涯,五岭云深岁月赊。宦海萍踪能几会,客途尊酒拜来嘉。

凝霜共仰阳秋笔,犯斗虚乘博望槎。有待金门共斟酌,满天清露候重华。

答仲玉吴君兼简张茂兰

明代 张弼

一纸书来寂寞滨,竹窗草榻顿生春。蜀桐横郏空弹月,汉剑悬腰不染尘。

白玉阶前期献赋,黄金台下定为邻。张翰自是江东彦,闻说清诗更入神。

冬至日镇江道中

明代 张弼

万户笙歌长至日,一蓬风雨远行人。买鱼沽酒俱收市,且自煎茶洗客尘。

聚爱楼四咏为克勤赋 其一

明代 张弼

楼对绩溪山,群峰耸晴霭。楼头聚爱人,相看终不改。

送秦主事还南京兼柬王学士 其一

明代 张弼

锡山诗社重南州,中有奇才秦少游。美价连城奇赵璧,神光贯斗旧吴钩。

春风催起乘金榜,秋日相逢倒玉瓯。莫说明朝分手别,天涯独客正多愁。

入交南

明代 张弼

万峰青锁路疑撍,间道重关辟瘴岚。自是天恩期早布,夜深和雨入交南。

送姚良甫二守之京

明代 张弼

青衫同作缙云郎,漂泊东南各一方。旧事都成今日梦,壮怀不减少年狂。

江潮秋色供诗料,岭海蛮烟避剑芒。京国故人如我问,尘缨久欲濯沧浪。

吉安郡赴范别驾宴

明代 张弼

尽君一夕欢,滞我三百里。风波仕路间,相知亦能几。

廖孝子歌

明代 张弼

援绿绮,弹白华。白华调高弦欲绝,弦绝肠断令高嗟。

嗟嗟孝子廖振万,茕茕哭父情无限。阻秋兮秋复春,阻夜兮夜复旦。

泪洒树兮树为枯,泪沾石兮石亦烂。嗟嗟孝子何精诚,皇天无语垂哀矜。

潺潺沧水呜呜咽,如悲孝子之哭声。

失题十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弼

使君新赋十梅诗,老眼惊看叹色丝。绝胜西湖千树雪,孤舟欲发重相思。

苏州别驾周德中以余致仕居间而称神仙太守作十绝复之

明代 张弼

归休太守似神仙,布被蒙头日宴眠。却怪门前来热客,马蹄踏破紫芝烟。

挽陈编修父

明代 张弼

噫嗟先生偶不偶,走坠颠崖脱虎口。醉骑辽鹤颠归来,试问当时虎何有。

皇天钜眼良不遗,食报乃在麒麟儿。玉堂珍馔不逮养,风木之悲何几时。

题晋宁凌节妇

明代 张弼

柳叶桃红几度新,寒窗独坐不知春。世间碌碌随流者,空有须眉丑妇人。

竹咏

明代 张弼

击节歌离骚,湘灵招不得。开门看月明,幽篁倚苍石。

春风千万花,花落春无迹。此君冷淡姿,常有好颜色。

徐州老鸦歌

明代 张弼

徐州老鸦今有无,张湾柳树半凋枝。同舟三年两人在,梦中相见亦胡卢。

胡卢笑罢还叹息,茂兰巳作泉台客。两人居京相见稀,年齿参差发俱白。

平生事业不尽怀,谁洗磊落桃抑塞。我有江南酒一尊,君烹庭中鸡一只。

沈醉重温旧笑谈,何须俛仰乾坤计宽窄。

题三鹚图

明代 张弼

葭菼风轻飏顶丝,水清沙白立多时。眼前清白自如此,何必傍人说三思。

姜太守廷器惠竹丝帘

明代 张弼

分得黄堂一丈帘,清风碧沼浪纤纤。鹤鸣昼永文书静,不放沉烟出画檐。

张弼

张弼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57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