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桐江口见雪

桐江口见雪

宋代 张伯玉

无诸地无霜,从古因炎熟。
晓出桐江口,喜见群峰雪。
酌酒高颿下,归思满密寥泬。
从今不系舟,泛泛老清澈。

诗人张伯玉的古诗

新定望湖楼

宋代 张伯玉

龙盘山影倒寒流,十里屏风翠入楼。
画笔肯归涵碧手,湖光疑对涌金秋。
主翁爱客排三雅,渔父忘机任直钩。
为访红云绕花岛,满船歌舞按梁州。

自新定沿牒三衢舟中寓兴寄所知

宋代 张伯玉

井落瓯闽近,乡亭百粤连。
一{上艹下洴}游连客,两浆上滩船。
石壅千寻浪,山围几匝天。
乱篙鸣远屿,群譟捧危舷。
峡断疑无路,汀回复济川。
林深羡沙鸟,村近喜人烟。
岂昧垂堂诫,都由稍食牵。
家山旧庐在,蚤晚赋归田。

题新定郡斋寄孝叔二首·右赏春亭

宋代 张伯玉

花意知君改外台,乱红飞尽见苍苔。
纵教颜色明年在,前度刘郎肯再来。

罢新定至钱塘喜见孙观书记

宋代 张伯玉

桐江撝袂蚤三年,把臂重来讲旧篇。
陌上风尘成底事,鬓边霜雪但悠然。
虬蟠我亦思沧海,鹗荐初方上碧天。
忍把离杯又抛掷,别愁纷泊满春烟。

玉泉祈雨

宋代 张伯玉

南州富潨射,万壑纵奔濑。
兹泉一何高,敻与寥廓对。
邈非猿鸟到,迅恐岩{左石右敖}碎。
霜落天地清,玉立江海外。
人区未蒙泽,蛟龙兹有待。
浅石谅难渟,当与云涨会。

新安江舟中奉酬孙观书记

宋代 张伯玉

十年塞外忆江山,今日扁舟纵眼看。
匝岸野花红似簇,避人沙鸟起成团。
放怀自古酒为得,老笔到今诗最难。
君解高吟我方饮,几人能共此清欢。

题新定郡斋寄孝叔二首·右后池荷

宋代 张伯玉

主人今向日边归,犹有清香满谢池。
为嘱西风莫摇落,不禁憔悴夕阳时。

郡斋閒步

宋代 张伯玉

花木方塘小,楼台宅院深。
以何消俸禄,无事任山林。
雨雪羁游路,风沙苦战心。
若论当此景,不啻万黄金。

访禹穴至阳明洞

宋代 张伯玉

宛委山前舣画船,攀萝渐入太霄边。
因寻大禹藏书穴,深入阳明古洞天。
万壑秋光含细籁,数峰寒玉立苍烟。
宝函金篆久稀阔,欲就皇人讲数篇。

游叔虞祠

宋代 张伯玉

庙中桐叶手中文,闲读高碑拂素尘。
异陇归禾曾是主,徒林射兕独留神。
关河莫问周秦事,花木谁分汉魏春。
惟有门前旧溪水,秋风幽咽送行人。

桐庐寺晓钟

宋代 张伯玉

扁舟下桐圃,霜月满寒潭。
疏钟一声起,清与天地参。
春容逗万壑,窈窕出层岚。
羁魂不成寐,洗耳涤尘贪。

答延平王八使君望江亭见怀之什

宋代 张伯玉

望江亭上望桐江,烟水茫然隔锁窗。
擢第蚤同丹桂树,从军俱在碧油幢。
天遥皓月人千里,书托红鳞锦一双。
开府时多家令瘦,酒旗犹恐未相降。

宿普光寺

宋代 张伯玉

无端未得归林下,又向南言拥使麾。
夜宿禅关更萧洒,一轩寒月照清池。

宿桐庐县江口

宋代 张伯玉

桐庐江水碧,百丈见游鱼。
元是新安水,流从下濑初。
清风寒到底,明月静涵虚。
尘土谁难濯,人心自不知。

乌龙寺祈雨回马上口占

宋代 张伯玉

官曹苦羁束,祈灵得幽便。
夹路松披纷,蹑石烟分练。
迎轩玉泉响,鸣驺沙鸟散。
晓日破霜阴,前峰蔼葱蒨。
逶迤步高阁,窈窕出云汉。
坐来清思生,语余疏磬缓。
方将尘滓滌,还忧簿书乱。
偃旆拂归鞯,回首青猿断。

同年李郎中以诗见寄仍许见过次韵和答

宋代 张伯玉

新定溪山国,病怀忻所依。
桐君谈药妙,严濑得鱼肥。
吏退钞书谱,朋来典道衣。
轩车如顾我,春酒上苔矶。

次韵王治臣九日使君席上二章 其一

宋代 张伯玉

楚枫丹外客帆稀,水拍长天雁字垂。乐事喜逢长日酒,凭高正在九秋时。

吴歈调笑歌杨叶,蛮鼓铿闳引柘枝。使骑相逢且留饮,行看卓马辔如丝。

逍遥堂寓兴

宋代 张伯玉

疏竹閒花阴,了无尘土侵。
旌麾千骑长,风月一堂深。
海气生吟榻,烟香披醉襟。
山翁方自得,莫问去留心。

登乌龙山寺阁

宋代 张伯玉

桐川本无尘,况此幽阁迥。万木含秋声,一轩与天净。

前峰翠分滴,后谷语相应。槛下江云归,檐前古雪凝。

岩僧对游客,湛若寒冰莹。百虑缘心空,独饭随疏磬。

嗟余本林壑,谬与世纷竞。一作市朝人,几伤麋鹿性。

旧山别来久,萝蔓锁幽径。长恐客沈深,未得归期定。

息中来此境,时觉襟韵胜。犹愧招隐心,聊为小山咏。

桐庐苏七太守通判晏鲁望远寄倡和之什辄伸记

宋代 张伯玉

桐君圃外州,树石最清幽。
水截三吴秀,山当百粤秋。
岩坰无俗土,宅舍有高楼。
画隼真才望,题舆雅唱酬。
滩声环醉枕,鹭影入茶瓯。
蚤晚陪清躅,梯云奉俊游。
张伯玉

张伯玉

建州建安人,字公达。第进士。尝为苏州郡从事。仁宗嘉祐中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为司封郎中。工诗善饮,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有《蓬莱集》。► 8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