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书大禹寺壁

书大禹寺壁

宋代 张伯玉

萧寺禹祠傍,人间白日长。
讽经闻海穴,洗钵动湖光。
台殿留风月,烟云起栋梁。
游人晚回首,松竹自苍苍。

诗人张伯玉的古诗

书大禹寺壁

宋代 张伯玉

萧寺禹祠傍,人间白日长。
讽经闻海穴,洗钵动湖光。
台殿留风月,烟云起栋梁。
游人晚回首,松竹自苍苍。

再题州宅

宋代 张伯玉

昔览微之州宅篇,待将屏障写山川。
更看白傅明月句,欲上高楼跨紫烟。
盘纡星斗旁六郡,零落风骚三百年。
乔木自存人自远,可怜香案旧神仙。

自新定沿牒三衢舟中寓兴寄所知

宋代 张伯玉

井落瓯闽近,乡亭百粤连。
一{上艹下洴}游连客,两浆上滩船。
石壅千寻浪,山围几匝天。
乱篙鸣远屿,群譟捧危舷。
峡断疑无路,汀回复济川。
林深羡沙鸟,村近喜人烟。
岂昧垂堂诫,都由稍食牵。
家山旧庐在,蚤晚赋归田。

题思范轩二首 其二

宋代 张伯玉

天下儒宗不世勋,履声今绝岂重闻。空馀逸韵传流水,犹喜清风在此君。

山倚孔祠分积翠,篆寻严濑挂香云。接花酬倡将三记,时拂尘篇见旧文。

登乌龙山寺阁

宋代 张伯玉

桐川本无尘,况此幽阁迥。万木含秋声,一轩与天净。

前峰翠分滴,后谷语相应。槛下江云归,檐前古雪凝。

岩僧对游客,湛若寒冰莹。百虑缘心空,独饭随疏磬。

嗟余本林壑,谬与世纷竞。一作市朝人,几伤麋鹿性。

旧山别来久,萝蔓锁幽径。长恐客沈深,未得归期定。

息中来此境,时觉襟韵胜。犹愧招隐心,聊为小山咏。

和国镇晚秋斋中见寄

宋代 张伯玉

越国风光与众殊,贰车才调世应无。
晴楼对酌云平海,夜榻分题月满湖。
吟啸江山君好手,主张诗酒我非夫。
行当乞挂朱轮去,别作香山九老图。

同年李郎中以诗见寄仍许见过次韵和答

宋代 张伯玉

新定溪山国,病怀忻所依。
桐君谈药妙,严濑得鱼肥。
吏退钞书谱,朋来典道衣。
轩车如顾我,春酒上苔矶。

腊日喜雪

宋代 张伯玉

腊雪常闻百厉销,今年腊日雪飘飘。
山公预喜明年熟,擘画开春买酒瓢。

港口渡

宋代 张伯玉

三月悲风瑟瑟寒,小船舟楫渡溪难。日高待得过岸去,回首修篁千万竿。

次韵王治臣九日使君席上二章 其二

宋代 张伯玉

新安江碧郡楼危,九日登临醉袖垂。莫笑松筠登寒地,却胜桃李艳阳时。

清渟酒莹红螺面,窈窕笙攒碧玉枝。未必尊前叹迟暮,几人如我始牵丝。

桐庐苏七太守通判晏鲁望远寄倡和之什辄伸记

宋代 张伯玉

桐君圃外州,树石最清幽。
水截三吴秀,山当百粤秋。
岩坰无俗土,宅舍有高楼。
画隼真才望,题舆雅唱酬。
滩声环醉枕,鹭影入茶瓯。
蚤晚陪清躅,梯云奉俊游。

五云豀醉归

宋代 张伯玉

每日豀头醉脸红,归来庭院夕阳中。
依稀听得家人语,扶起五云豀上翁。

题新定郡斋寄孝叔二首·右赏春亭

宋代 张伯玉

花意知君改外台,乱红飞尽见苍苔。
纵教颜色明年在,前度刘郎肯再来。

题新定郡斋寄孝叔二首·右后池荷

宋代 张伯玉

主人今向日边归,犹有清香满谢池。
为嘱西风莫摇落,不禁憔悴夕阳时。

西园醉归

宋代 张伯玉

向晚西园饮乍阑,山公酩酊上轻鞍。
东方千骑随车出,南国佳人夹路看。
纵目渐迷山色远,回头犹忆水声寒。
归来未放宾游散,更赋新题刻烛观。

新定望湖楼

宋代 张伯玉

龙盘山影倒寒流,十里屏风翠入楼。
画笔肯归涵碧手,湖光疑对涌金秋。
主翁爱客排三雅,渔父忘机任直钩。
为访红云绕花岛,满船歌舞按梁州。

送交代倅车晏十一鲁望

宋代 张伯玉

鲁望江南客,风骚猎将坛。
高吟得意处,清韵逼人寒。
场屋声华旧,襟灵渤澥宽。
闺门尽羔雁,庭野列芝兰。
黾勉来新定,淹留就小官。
酒论浩劫饮,山欲上天看。
待月高峰寺,听猿七里滩。
入云移翠簜,凿石引鸣湍。
一日交符去,芳风善继难。
红尘久离阔,白首此相欢。
留方医鹤膝,贶别遗渔竿。
虎杏宁知用,松筠幸未残。
路长分骥騄,火烈辨琅玕。
沙际多平仲,鴒原有谢安。
卷舒知自得,不用苦弹冠。

次韵王治臣九日使君席上二章 其一

宋代 张伯玉

楚枫丹外客帆稀,水拍长天雁字垂。乐事喜逢长日酒,凭高正在九秋时。

吴歈调笑歌杨叶,蛮鼓铿闳引柘枝。使骑相逢且留饮,行看卓马辔如丝。

之官新定寓兴三首 其一

宋代 张伯玉

关山雨雪征人泪,京洛风尘倦客心。谁信子陵溪上去,一川秋净涤烦襟。

得越

宋代 张伯玉

尺一除书与会稽,陋儒何以报天辉。
岂惟大幕张红旆,更得全家住翠微。
千骑晚随龙节去,一幅春送鷁舟飞。
支离莫道攘空臂,乞得越州金印归。
张伯玉

张伯玉

建州建安人,字公达。第进士。尝为苏州郡从事。仁宗嘉祐中为御史,出知太平府,后为司封郎中。工诗善饮,时号张百杯,又曰张百篇。有《蓬莱集》。► 81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