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方平
我爱霅溪风景閒,年年鱼鸟伴湖山。利名人到心犹静,况是老僧长闭关。
兖海孙学士寄昼锦编述先德宣公进退之美报之长句四韵奉扬盛事
邹鲁衣冠古士乡,义方不独有扶阳。德名垂世先君子,经术传家小太常。
闾巷共荣新昼锦,吏民司爱旧甘棠。前人彝鼎铭勋伐,未似盈编盛事光。
庆台韩子华寄示清居大士牧牛图颂酬寄长句
香严昔向沩山住,只作田翁学牧牛。路绝纤尘宁见迹,野无寸草漫回头。
晴天任去云作伴,露地閒眠夜不收。却问清居真了未,树边蓑笠为谁留。
送屐韩仲文
江南到梅暑,蒸湿鲜晴明。聊仿登山样,无妨涉水行。
齿牢防易折,蜡滑亦加轻。早幸还吾土,閒将挂后楹。
送沈生昆弟随侍之博白四绝句 其三
东连海道彻扶桑,北望神皋斗柄旁。两处音尘杳难接,征鸿岁只到衡阳。
秦州即事
边清羽书息,事简使君慵。地僻俗客少,日长春睡浓。
平安三路火,昏晓两山钟。戍满归心动,先随渭水东。
上享郊庙 禋郊
回仗由黄道,鸣銮入翠宫。鸣思文武侑,诚与地天通。
登陛行裀彻,终祠坐幄空。风云归绝域,星斗下遥穹。
壝际柴烟白,龛层烛焰红。气祥书鲁观,福嘏萃尧躬。
海上鸡星动,楼前马队雄。仆臣殊幸会,独得近重瞳。
闻郭诚思解化
溪堂月榭几分杯,暂住三分约便回。斋榻忽留青竹去,庭除不待玉棺来。
人间如幻宁同恨,天上修文亦用才。碧秀烟云无限好,此生勿复望崔嵬。
神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二
经纶成盛业,震耀烜威神。粹气同乾健,含生自化醇。
无文皆受职,重译竞来宾。东观成书日,方知百度新。
送邢遁山人
忽悔轻抛云水来,便将鹤去指林斋。生涯琴剑外无物,日逐醉吟中遣怀。
旧隐居常因梦到,尘游动是与心乖。送君翻自嗟羁滞,木叶脱时还计偕。
登泰山太平顶
区区鲁国争蜗角,矗矗齐城磔猬毛。万壑相倾知地险,浮云忽散觉天高。
苍烟自古埋尘世,红日中宵破海涛。七十二君迷旧迹,空教秦汉侈心劳。
槎客歌
八月风高星汉秋,海边閒客骑槎游。云涛茫茫浩无涯,槎头忽触斗柄斜。
回看乃在织女家,织女投梭颜如花。客愚不知天上乐,遽把一拳伴归鹊。
问得严生应悔来,重去何由寻得著。
散水岩漱玉亭
高从云际落崔嵬,疑决银潢一派来。散漫难收珠网绽,琤瑽不断玉山摧。
寻源谁到烟霞路,税驾聊倾沆瀣杯。向暮危亭上灯火,水精帘下烛房开。
送客游兖海
寒飙慄冽响吹空,雪意沈沈岁向穷。正是兼衣御醇酎,如何孤蹇逐飞蓬。
杉松古色泰山庙,丝竹遗音夫子宫。访旧自堪宽旅琐,贤侯况似蜀文翁。
送张郎中赴阙
明公才气本雄杰,晚戴儒冠腰拖绅。讲剑妙传色践术,工书兼得伯英筋。
外台共叹郎潜久,中检行膺帝命新。司列不烦询治状,几州栾社有遗仁。
诚思约以初秋东来相过辄驰短韵以速行期
已闻露叶寒蝉急,休待霜空晓雁催。不是相思閒命驾,无为弟子望师来。
新定道中寄桐庐关太守三首 其一
辟书来北门,召命自宣室。朝廷搜英材,溪山及野质。
当世良有心,一得思造膝。署霞隐扶桑,已是长安日。
读穆天子传
八龙长鹜造昆丘,七萃前驱纵逸游。遇雪自裁黄竹唱,捧觞喜答白云讴。
羽陵广奏随风逝,崦阜铭踪共日留。惆怅璧台人不返,乐池遗恨素波愁。
初赴新定过钱塘江
飏帆上渔浦,随潮宿雁湾。烟火指富阳,云树连萧山。
曲岸蓼花疏,清波鸥鸟閒。江外信清旷,吾心睢洛间。
读孙子二首 其一
浑浑十三篇,兵谋与师律。匠巧虽自心,规矩宁可黜。
腐儒知舞干,奔车暇择虱。腠理与骨髓,所攻盖异术。
葛居士诗
三峰顶上五经秋,妙法白经清净脩。无数天花常自散,真空性水不停流。
病痴谁问维摩诘,俗眼徒嗟冉伯牛。别有妙身诸相具,金刚坚固异浮沤。
张方平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203篇诗文
月夜吴春卿苏仪甫相过会饮忽闻五鼓遂同入朝
寄郭诚思华下茅斋
秋过琴台怀古
寄徐白久客襄汉
寓意咏月赠李先生
酬琅邪山僧智先相示禅册
桃源二客行
过汧河
仁宗皇帝挽辞三首 其三
神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三
幽蓟行
送客入洛
上三司蔡内阁
朝元引贻赵抱一
县斋怀京都
英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一
谢韩仲文学士送白竹簟
得请南台偶书
赠韦不伐
送沈生昆弟随侍之博白四绝句 其二
药水岩诗
天圣中年尝有异梦熙宁癸丑退居南台聊记旧事
赴益部途中
英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四
辛未清明感事
庵堂书怀呈郭诚思
宿龙门洞
览九丹上化经寄南都王宣徽君贶
读楞伽经
道斋
神宗皇帝挽辞五首 其四
鱼关诗
思远辞
九日侍宴太清楼
过灞桥长安道上作
中秋夜清思台独坐对月寄太傅曾鲁公宫师赵公
赠三茅朱先生
西斋偶书
慧聚寺东亭
故相赠侍中广平公挽辞三首 其二
清明连上巳
升祔庆成
广陵散
精思阁
胡生画牛歌
寂默通真说因戒而定云是小乘渐法然至则成大其致一也赵少师叔平览 ...
送内阁蔡公归阙
题英烈王庙
赵先生王屋杖
过沛题歌风台
居忧过祥制示辰长老
暮秋登彭祖楼
秦州北山云是隗嚣宫登城楼下瞰偶题
齐鲁道中望睢阳有念
苏子瞻寄铁藤杖
老将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