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奉母八首仍依前韵 其八

奉母八首仍依前韵 其八

明代 张国维

荏冉还家子念宽,闲居万事总承欢。欲撝曦驭池重浴,肯任春光指一弹。

园蓛供甘林笋紫,庭花迎笑海榴丹。朝朝问寝华堂启,宝鸭祥烟出画阑。

诗人张国维的古诗

奉母八首仍依前韵 其四

明代 张国维

颐养高年旦起迟,庭前春色动华滋。筵张南第迎梅萼,曝倚东轩拂柳丝。

干禄幸来青紫侍,扬名惭乏事功垂。诸孙罗列将朋酒,共祝长生拟玉饴。

家慈诞辰荷顾麟士瑶章见赠次韵奉答

明代 张国维

天上惊传宠綍重,尊前献寿动慈容。馈鲜我愧鱼官监,锡类君真颍谷封。

经授五千窥道德,剑冲霄汉识芙蓉。新诗句句霓裳曲,莱子斑衣更勿庸。

和关使者韵

明代 张国维

海涌峰巅烟雾浓,使君载酒意何隆。川明帆影摇霜树,山静秋声落夜桐。

祇地黄金宁踞虎,函关紫气自驱螽。却嫌居易游还少,一月重来问六通。

免归思母八首 其五

明代 张国维

力竭胼胝复治戎,呼亲无计托征鸿。我生分向离愁尽,子舍翻疑隔世通。

灯下低徊开喜烬,堂前洒扫绕熏风。鬓霜揽镜还成惧,恐动哀怜减泄融。

望钓台 其一

明代 张国维

羊裘异迹焕丹青,卧榻嘉谋史未聆。累日坐论非道故,当年同学鄙穷经。

君除谏议彰金砺,臣退躬耕庆荚蓂。严濑磻溪均致主,客星直傍紫微星。

重游白云洞四首 其四 玉女盆

明代 张国维

石畔何年盥雪肤,长留明莹鉴眉须。词人兴会毫从浣,酒客狂来首任濡。

却向巫阳云杳渺,转嗤汉女佩虚无。幽看萝薜深成幄,恍惚山阿降彼姝。

来鹤楼次王端公韵 其一

明代 张国维

神郁空传汉史中,何如翔鹤表綦隆。羹墙日日思芳躅,彷佛缑山唳远风。

免归思母八首 其八

明代 张国维

三褫端因教孝宽,一□冀以报刘欢。北山于役仍堪隐,斓彩兼冠不用弹。

仰托春晖华尚白,俯全方寸质犹丹。君亲大德咸无极,向日循陔意不阑。

来鹤楼次王端公韵 其二

明代 张国维

十九年惟填此中,官几为氏岘碑隆。自惭七载成何许,祗向高楼企德风。

释用思母八首再依前韵 其三

明代 张国维

马老知途未舍诸,鸡初离镬翰音舒。还乡遍喻相如檄,隆养高旋季子舆。

驿路花明迎采韨,庭闱风暖动长裾。驰驱便道申归省,政效怀安恋敝庐。

垂钓处

明代 张国维

不拽渔舟不着蓑,兴来坐石戏清波。水寒一任游鳞跃,解得庄生乐趣多。

释用思母八首再依前韵 其七

明代 张国维

昨年觐省致归人,何似今朝蹇蹇臣。子舍将旋神竦跃,简书难胜意邅迍。

莅官夙夜虞亏孝,积虑渊冰凛辱亲。乘暇称觞沾赐沥,婆娑颜渥数杯春。

免归思母八首 其三

明代 张国维

昔年扶侍恋居诸,岭海燕居色笑舒。游纪东征曾作赋,情牵北望久悬舆。

颇嫌孝养资征檄,不信瞻依忍绝裾。母子余生将互倚,终焉岂独爱吾庐。

鹤山书院次王端毅公韵 其一

明代 张国维

生平怕读宋残书,竞指真儒作伪儒。一自先生崇俎豆,至今道脉盛姑苏。

奉万八首仍依前韵 其七

明代 张国维

舟度金阊拥万人,共扬有万勖为臣。导舆幕府欢堪忆,回首并州恋似迍。

每悯尘容仍顾我,相看素发忍违亲。越山一路皆娱目,偕隐情偏指富春。

重游白云洞四首 其一

明代 张国维

不见幽嵓十五年,昔游猿鸟尚依然。流泉诉别鸣还咽,盘石标贞亢且坚。

池上醒眠青眼放,松间醉倚白头妍。晚寻归路层云锁,便与山灵订隐缘。

示仲郎初冠

明代 张国维

今辰今醮汝,弱植正须培。式玉成人始,盍簪长者来。

缃囊千古业,雪案九重媒。珍重康成训,深思应迈回。

太夫人板舆初反庭前有牡丹一株连夜齐放艳丽异常若相视而笑以助欢 ...

明代 张国维

瑞钟萱树冠人间,应遣花人佐笑颜。朵袅孙枝成玖玉,色方舞彩总斓斑。

微风引馥调晨膳,轻雨凝珠列晓鬟。燕喜仍烦君记取,年年堆锦祝南山。

召对钦赏虔纪二律 其二

明代 张国维

亲奉尧天春色饶,复闻中使下丹霄。赐金雪灿梁州品,衣绣云裁织女绡。

什袭氛仍生剑佩,启行彩应绕星轺。涓埃未报恩徒恋,回首宸居接□杓。

出都喜雨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国维

乍辞阊阖捧天书,澍满郊圻柳拂渠。灵雨总关明主德,恩膏先到使臣车。

玉糈艘驶桃花水,绿野讴闲柘影锄。咨命亲承何以报,愿敷圣泽遍青徐。

张国维

张国维

(1595—1646)浙江东阳人,字九一,号玉笥。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崇祯初擢刑科给事中,劾罢阉党副都御史杨所修等,尝谏帝“求治太锐,综核太严”。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以农民军势盛,请割安庆等府,另设巡抚。后代陈新甲为兵部尚书。十六年,以清兵入畿辅,下狱,旋得释。命赴江南练兵输饷。南都陷,请鲁王监国,任兵部尚书,督师江上。还守东阳,兵败投水死。有《吴中水利书》、《张忠敏公遗集》。► 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