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垂钓处

垂钓处

明代 张国维

不拽渔舟不着蓑,兴来坐石戏清波。水寒一任游鳞跃,解得庄生乐趣多。

诗人张国维的古诗

乙酉自台郡扈驾道经赤城

明代 张国维

司隶南阳启草旌,水回山草度云行。共扶龙驭飞沧溟,遑问仙梯蹑赤城。

俊获苟生新凤沼,筹资吴质旧簪缨。从军赋继康哉咏,宏济终持帝室衡。

免归思母八首 其六

明代 张国维

教忠母训似严君,夷险谆谆励立勋。敢效闲居夸晏乐,差将无死答恩勤。

闻归款信思难定,溯别悲欣转莫分。一夕凝思浑若岁,频年何以度忧熏。

释用思母八首再依前韵 其三

明代 张国维

马老知途未舍诸,鸡初离镬翰音舒。还乡遍喻相如檄,隆养高旋季子舆。

驿路花明迎采韨,庭闱风暖动长裾。驰驱便道申归省,政效怀安恋敝庐。

道傍榆柳树皮饥民取食殆尽感而赋之 其一

明代 张国维

萧条四野叹遗黎,树屑和糠强救饥。一望垂枯榆柳色,谁言苌楚得无知。

释用思母八首再依前韵 其四

明代 张国维

每闻噬指怅音迟,秣马晨征浥露滋。企望高堂华若锦,宠衔王命贲如丝。

帘前爱日鞲时卷,袖里清风橐自垂。无限天伦离合意,开颜加膳更含饴。

奉母八首仍依前韵 其一

明代 张国维

慈帏荣被九天恩,炳焕泥天晋宠繁。黄耇迎和谁奉膝,白云伫望几飞魂。

欲周钟阜宣行乐,拟褉秦淮助进飧。遣迓频驰佳信至,轻轩就道掩蓬门。

赴义词三章 其三 训子

明代 张国维

夙训诗书暂鼓征,而今绝口莫谈兵。苍苍若肯施存恤,秉耒全身得所生。

重游白云洞四首 其二 珠璧

明代 张国维

云表圆流如意匀,琢瑶散雪总非伦。恰将灼灼重渊色,来照岩岩万仞身。

日丽悬泉幽壑媚,月明飞溜夜光新。溅衣旋索浑无物,更识元探象罔真。

望钓台 其二

明代 张国维

十过矶边九到尖,今朝风雨阻登瞻。深烟端为移文布,小草多乖遁卦占。

清洛初潜成白水,秣陵再卜巨刘天。时康碌碌应投劾,漫托金门吏隐廉。

示仲郎初冠

明代 张国维

今辰今醮汝,弱植正须培。式玉成人始,盍簪长者来。

缃囊千古业,雪案九重媒。珍重康成训,深思应迈回。

抚吴和申元渚先生喜雨韵

明代 张国维

三旬雩祷叹明河,忧国烦明借箸多。野叟桔槔逢叆叇,武人鼓吹值滂沱。

已知甘雨随仙梵,更遣清风入雅歌。循省素飧何所裨,惭闻闾巷说恩波。

释用思母八首再依前韵 其五

明代 张国维

任兼吴越重元戎,力报劬劳视骏鸿。行者心因居者喜,大儿童企小儿通。

归帆己映沧江月,亲梦犹萦朔北风。浩荡天波惊望外,人言贤母福昭融。

太夫人板舆初反庭前有牡丹一株连夜齐放艳丽异常若相视而笑以助欢 ...

明代 张国维

瑞钟萱树冠人间,应遣花人佐笑颜。朵袅孙枝成玖玉,色方舞彩总斓斑。

微风引馥调晨膳,轻雨凝珠列晓鬟。燕喜仍烦君记取,年年堆锦祝南山。

免归思母八首 其三

明代 张国维

昔年扶侍恋居诸,岭海燕居色笑舒。游纪东征曾作赋,情牵北望久悬舆。

颇嫌孝养资征檄,不信瞻依忍绝裾。母子余生将互倚,终焉岂独爱吾庐。

鹤山书院次王端毅公韵 其二

明代 张国维

看来棹楔穆陵书,已识庚桑献大儒。忠孝永垂臣子鹄,景行时觉震苏苏。

赴义词三章 其二 念母

明代 张国维

一瞑纤尘不挂胸,惟哀耋母暮途穷。仁人锡类能无意,今古由来孝治同。

奉母八首仍依前韵 其二

明代 张国维

龙章鹤发妇仪希,士女纷看一品衣。隽母欢颜时问政,敬姜懿训每鸣机。

林移珍果家园似,阶列名花几席依。更托丹青供赏玩,体安意适浑忘归。

经始

明代 张国维

茅屋依岩巧在因,子楹初立势凌旻。栋云池月无生有,曲水残山假却真。

仲蔚蓬蒿开径日,陶潜樽酒眄柯辰。风光诗句宜相酢,□判山祗迭主宾。

送麟士应南都试

明代 张国维

古谊高文众美并,孤斋光借绛帷清。张华刚认丰城器,贾谊还成洛守名。

南溟风高鹏欲徙,西京日暖凤将鸣。知知取次青云步,莫忘蕉窗风雨情。

奉母八首仍依前韵 其六

明代 张国维

母子承恩矢报君,鹓班空报愧无勋。恤私独获叨休沐,侍养时闻教慎勤。

白粲尝芬携倍足,春醪御旨彻还分。潘舆自览王畿出,遍识江南草木熏。

张国维

张国维

(1595—1646)浙江东阳人,字九一,号玉笥。天启二年进士。授番禺知县。崇祯初擢刑科给事中,劾罢阉党副都御史杨所修等,尝谏帝“求治太锐,综核太严”。七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安庆等十府。以农民军势盛,请割安庆等府,另设巡抚。后代陈新甲为兵部尚书。十六年,以清兵入畿辅,下狱,旋得释。命赴江南练兵输饷。南都陷,请鲁王监国,任兵部尚书,督师江上。还守东阳,兵败投水死。有《吴中水利书》、《张忠敏公遗集》。► 7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