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雁山行纪

题雁山行纪

宋代 张侃

当年雁来游,少憩存夜气。自从开此奇,便有草鞋费。

诗人张侃的古诗

奔牛梅花开最晚因读墨本坡翁和杨公济梅花诗信笔四绝句 其一

宋代 张侃

二年孤负观花眼,少见江南第一枝。细读坡公当日句,恍如玉立耿疏篱。

十五夜月二绝 其一

宋代 张侃

閒来庭下立,月影照人清。偏到中秋好,迟眠已四更。

游石笋

宋代 张侃

偶成石笋游,山色浸云表。两轮天地阔,一览江湖小。

渴饮金沙泉,饥餐翠松苗。邺公何许人,遥想好风标。

秋日閒居十首 其八

宋代 张侃

迎秋花事稀,蝶翅依沙晚。篱落绕红园,暗遣佳名损。

立名岂愿丑,一定不容返。宁避市尘喧,甘作山林遁。

柔枝缀凤儿,栏外成锦幰。婉婉风味殊,苒苒烟光远。

治世凤朝阳,吾道何须偃。毋学接舆狂,终日空思忖。

五云门外湖田

宋代 张侃

越中官赋重,有田即追呼。有民生计薄,何以存妻孥。

前贤念民切,潴水启鉴湖。自此岁常登,不计大有书。

湖堙水渐涸,往往事耕锄。禾根虽浸水,天秋翠平铺。

后王主生育,讵肯馁一夫。尽说湖田好,大胜行商车。

商车利纵博,巨涛与险涂。湖田若不熟,明年岂全无。

题怀谢驿

宋代 张侃

谢公洗屐水平池,笑傲东山望一时。究竟后人能尚友,驿名怀谢著深思。

奔牛梅花开最晚因读墨本坡翁和杨公济梅花诗信笔四绝句 其二

宋代 张侃

平生政坐花开早,不奈颠风一夜吹。缄锁芳英春意闹,转头青子已盈枝。

岁时书事 其三

宋代 张侃

夜长何漫漫,谁为劳者辞。致身清明朝,谁为感遇诗。

古来贤达士,气志不肯卑。曳裾非素习,不过祈人知。

一言偶相契,遂踵萧何规。呜呼今不然,车马日以驰。

朱门极富贵,长途多寒饥。立身荣辱中,每见无不为。

平生毅然节,反为今所亏。赧颜度朝夕,同队如小儿。

结茅枕吴羌,清名万代垂。

积雨叹

宋代 张侃

去年南兰陵,官河无流澌。阴云久不见,万里行炎曦。

太守为民祷,百拜躬愈祗。忽然动凉飙,骤雨肆奔驰。

旱苗有生意,下民免寒饥。感格在俄顷,嗟人自不为。

颂语我欲作,垂世同曹规。深恐旁观者,凭藉立是非。

反谓地势隆,水散及四支。纵使雨入尺,立待只片时。

今年芒种后,有雨细如丝。农家买五兆,寸波成涟漪。

我耳曾听得,把笔纪小诗。又传练湖圯,澒洞南北迷。

浸淫到旁邑,原隰不分畸。秋中月色皎,老晴颇相宜。

深谷传地籁,乔松难扶持。滂流尽三日,处处同一辞。

化工有至理,浅眼休蠡窥。蝝蝝可怜生,短衣到凫茈。

冬寒与夏暑,平日何怨咨。一旦示灾咎,反己深思惟。

退寸望求尺,龠合规微赀。丰艰非逆料,人情恣生疑。

既忻堆如栉,复话禾无䅗。遂致阴阳转,未免水旱移。

固穷不羡富,求足翻成亏。不知尼父言,三年积铢锱。

一稃与二米,犹胜糠覈肥。农家多守分,富家当坦夷。

纪程十绝 其四

宋代 张侃

百漏船东竹似椽,一杯茗粥说痴禅。恰如二月乌㩜角,村北村南童稚颠。

今岁朱樱红熟樽俎间日有此品口占二绝 其二

宋代 张侃

樱桃颗颗滋春雨,橙雾霏霏溯晓风。出处不齐休比并,一尊今夕与谁同。

纪程十绝 其五

宋代 张侃

贫民逐利可怜生,水附泥乾卤渐成。多得卤成求浅利,问天乞取一冬晴。

正月晚访梅

宋代 张侃

墙隈杨柳已垂丝,岸北梅花始着枝。风掠晴香觅诗句,容渠开晚占春时。

僧熊画布袋赞

宋代 张侃

弄尽精神真捏怪,横拖拄杖街头卖。忽然两步走归来,四大不收图睡快。

家园二首 其一

宋代 张侃

当年迂叟圃初成,野草閒花不记名。康节巾车临小径,东坡诗板照高楹。

久知气象归前辈,拟学规模愧后生。惟有至公能格物,莫将险躁起心兵。

感秋扇五首 其五

宋代 张侃

潜藏酷暑又明年,月缺秋孤快目前。团扇此时还用事,知机元要占人先。

示法果院僧则

宋代 张侃

山深云卧冷,结屋在山椒。我意如云懒,随缘听海潮。

纪程十绝 其六

宋代 张侃

沿湖水浅滩势斜,小儿并滩运鱼叉。风力如铦双股冷,青帘侧边是侬家。

再吟二绝 其二

宋代 张侃

二十四番风报信,名花开了便匆匆。谁言造化无穷尽,又报秋花第一风。

海际民田

宋代 张侃

良田水旱不妨耕,海际成田禾罕生。一夜潮来留剩水,民家辛苦望西成。

张侃

张侃

  张侃(约公元1206年前后在世),字直夫,本居扬州,后徙吴兴。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宁宗开禧中前后在世。尝监常州奔牛镇酒税,迁为上虞丞。父岩以诌媚权奸,为世诟病。侃独志趣萧散,浮沈末僚,所与游者,如赵师秀、周文璞辈,皆恬静不争之士。侃工诗,闲澹有致,有拙轩集六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217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