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斋中列酒数壶皆齐安村醪也今旦亦强饮数杯戏

斋中列酒数壶皆齐安村醪也今旦亦强饮数杯戏

宋代 张耒

曾尝玉皇碧琳腴,不醉长安市上酤。
饮湿先生今已矣,啜醨留得与门徒。

诗人张耒的古诗

卧病月馀呈子由二首 其二

宋代 张耒

风叶鸣窗已复朝,唤回归梦故山遥。酒壶暗淡浮尘集,药鼎青荧败叶烧。

闭户独依寒蟋蟀,移床近就雨芭蕉。雪深更请安心术,长日如年未易消。

赠吴孟求承议二首

宋代 张耒

我生仕宦求餬口,敢惮水餬兼陆走。
朅来京口见花落,归去西风未吹柳。
山寻北固初知路,水饮中泠未盈缶。
徒劳结束解书剑,未觉尘埃生户牖。
瓜洲澄江晓如镜,照水自觉秋容瘦。
因公忽致旧酒壶,恍如梦觉南柯守。

新葺附火小阁

宋代 张耒

低牖仅障风,深炉宿火红。
忘怀荣辱外,无事寂寥中。
陨叶鸣寒瓦,飞霜皎夜空。
宵分未投宿,饥苦北来鸿。

十月二十二日晚

宋代 张耒

黯黯东牖闇,寂寂吾庐閒。粗粝饱妇子,苜蓿无馀盘。

雁急天欲雨,鸡栖日已寒。老人袖手坐,一杯聊自宽。

寓陈杂诗十首

宋代 张耒

朝雨如棼丝,咫尺不相辨。
俄然晨光漏,绀碧出天面。
天工易明晦,顷刻俄屡变。
今朝事大定,云物卷组练。
客有北来说,蝝生被数县。
谷穗无一粒,遗秆如立箭。
卑田成大泽,投种哀莫见。
官人懵不知,犹喜输租办。
兴怀及鳏寡,犹愧吾饱饭。

寓陈杂诗十首 其七

宋代 张耒

疲马龁故草,闭门苔藓深。闭坊居人少,秋日疏槐阴。

境寂心亦闭,萧然散巾襟。静中有深趣,因见至人心。

谷神古不死,兹理良可寻。无令儿辈觉,一抚无弦琴。

至日有感二首

宋代 张耒

一卧孤村两见冬,独搔华见思无穷。
荒山极目漫汗雪,老树当庭昼夜风。
佳节妻儿具樽酒,茅斋斟酌慰愁翁。
未央晓贺瞻天冕,正在炉烟缥缈中。

谪官黄州至南顿驿同李从圣叔侄小饮

宋代 张耒

共饭何草草,客来从远道。
倾壶得残酒,聊以开怀抱。
年将半百两鬓华,谪官憔悴来天涯。
神理可冯吾道在,不应长遣路人嗟。

新正二首 其二

宋代 张耒

柯山老人尽日闲,暖依薪炭不出山。阑风伏雨莫收拾,不念厚土何时乾。

早起二首

宋代 张耒

沧江初夜雨翻盆,将晓风声战乱云。
篱下寒鸡鸣晓苦,老人先起自开门。

自南京之陈宿柘城

宋代 张耒

荒城人稀荆棘老,野兔惊跳出寒草。苍苍落日黄云西,驱马城边寻古道。

入门四顾皆桑田,居民三五依道边。暮投佛寺下马立,冲眼满屋燃萁烟。

老僧自言八十馀,老矣不能营所居。村僮依灶展败席,上有空梁悬木鱼。

旋汲新泉濯双手,青灯照客黄昏后。群儿烂漫眠我前,新月欲倾光入牖。

夜敲僧室借酒壶,不惜青钱取次沽。酒香入户推枕起,剔灯吹火燃铜盂。

大杯一沃不留滴,满眼棼然睡来集。明朝上马倒残壶,不怕新霜败裘湿。

出都之宛丘赠寄参寥

宋代 张耒

萧然耳目清,驱马别都城。岸断秋光出,川平雨气横。

浮生归物理,闲景付诗情。岁晚江湖客,何为滞玉京。

寓居春日书事

宋代 张耒

禅宫寂寂白昼长,出门江山悲异乡。
歌檐日暖好鸟语,空庭客稀春草长。
红树人家隔修竹,青芜村路达横塘。
欲向东城踏青去,碧云何处水茫茫。

赠李德载二首 其二

宋代 张耒

长翁波涛万顷陂,少翁巉顷千寻麓。黄郎萧萧日下鹤,陈子峭峭霜中竹。

秦文茜藻舒桃李,晁论峥嵘走金玉。六公文字满人间,君欲高飞附鸿鹄。

赠庞安常先生

宋代 张耒

德公本自隐襄阳,治病翻成客满堂。
懒把穷通求日者,试将多病问医王。
一丸五色宁无药,两部千金合有方。
他日倾河如石鼓,著书犹愿记柴桑。

冬日杂书六首 其六

宋代 张耒

望极添秋思,楼高动旅怀。天寒诸濑急,野阔四山来。

馀叶能几许,高鸿殊未回。年年洛阳道,岁晚厌风埃。

重到临淮寿圣院

宋代 张耒

陈迹不可访,旧游三十年。
相逢非故物,大半已沉泉。
世界扬尘海,浮生不系船。
老人无固必,醉即掩篷眠。

大雪苦寒五更无睡枕上成两篇

宋代 张耒

雪气着我屋,鸡肤畏薄衾。
春寒竹窗睡,晓梦故乡心。
多病妨豪饮,无私称苦吟。
小炉炽新炭,卯酒再三斟。

月季

宋代 张耒

月季祇应天上物,四时荣谢色常同。可怜摇落西风里,又放寒枝数点红。

寓淮阳驿二首 其二

宋代 张耒

悠飏短日下西墙,庭叶吟风作夕凉。客枕甚安无一事,邻鸡不用唤朝阳。

张耒

张耒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52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