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章懋
行年己度知非日,学易应思补过时。珍重故人相问讯,韦编三绝是心期。
送林亨大以太宰考绩
鸾声旂淠忽匆匆,元宰书劳觐合宫。曾见昌言天动色,还期大义日当空。
䞉栽桃李居门下,多贮参苓在箧中。老我依刘心正切,不堪回首各西东。
送金侍郎泽考绩
东风一棹发新河,祖道那堪赋绿波。白发交游嗟我老,青云勋业羡君多。
辞荣未许归盘谷,奏绩仍催上玉坡。圣主若询边塞事,好将干羽化兵戈。
送张都宪瑄用陈公甫韵二首 其一
万里无诸国,旬宣仅一年。稻收千浍雨,榕翳几村烟。
保障多新政,规模总昔贤。设施嗟未究,赤舄又言旋。
太学释菜古诗
皇明右文治,闾巷兴胶庠。桥门集多士,冠佩纷跄跄。
少窥夫子宫,巍巍数仞墙。仰钻靡所得,矻矻穷十霜。
剽窃糟粕馀,乘时幸飞翔。释褐谒阶墀,对越俨洋洋。
采蘋荐溪毛,执爵灌椒觞。百拜举彝典,报本那可忘。
平生迂腐心,峨冠讲虞唐。曰兹筮仕初,矢心思激昂。
金石励名节,忠孝恒自将。期不负明训,允以酬君王。
圃东新井
凿井深深傍玉堂,石根流玉一泓凉。冰壶夜浸秋蟾湿,云液晴涵甘醴香。
苔藓未生侵玉甃,桐阴初长拂银床。寒泉可汲应须汲,莫使行人为断肠。
云津书院诗卷三首 其三
前宋衣冠迹己陈,芳洲胜槩属何人。贤孙今绍箕裘业,云路还从此问津。
寿李知府嗣母 其三
莫道无人戏綵衣,庭前剩有紫荆枝。未须便上陈情表,正是君恩欲报时。
送太宰杨碧川致仕
位正元僚统百官,宠承优诏故乡还。文章旧价留东阁,猿鹤新盟在北山。
疏傅黄金因客散,裴公绿野与云閒。衰迟苦被樊笼系,怅望冥鸿独厚颜。
别闽南僚友
三年宪府同怀抱,此日离亭惜解携。回首建溪溪上路,春山随处鹧鸪啼。
赐粽
细葛香罗试新暑,太平时节逢重午。五兵辟尽百邪消,不用钗符悬艾虎。
九重天上宴芳辰,菖蒲香泛宫壶春。青青孤叶包金黍,玉盆满贮颁群臣。
小臣何幸遭明主,承恩共醉薰风里。愿题官帖献新诗,纳忠窃效欧阳子。
挽叶侍郎盛二首 其二
金镜朝端方委重,玉楼天上更传宣。迂生不识平津阁,因诵遗文亦泫然。
陈处士南园诗卷二首 其二
肉食无缘藿自安,畦蔬聊欲媚春盘。葵伤应有终年憾,芹献难忘一寸丹。
寿李知府嗣母 其二
一阳微露岭头梅,此日高堂初度来。王事贤劳归未得,梦魂飞绕越王台。
出京和庄孔易韵
夕阳道路风尘暗,明月孤村草树稠。郭隗台前无逐客,萧家林下有行舟。
音书断绝家何在,踪迹飘零水共流。此地经过多少事,今年不似昔年游。
送同年谢元吉致政归耒阳二首 其一
醒却邯郸炊黍梦,便寻湘水钓鱼船。诗人莫讶休官早,还落文山后一年。
题介轩诗卷二首 其二
平生高谊薄秋空,柔舌那能与世同。柳下英风寥落久,谁将一羽视三公。
送吴学士俨考绩
玉堂学士旧宫臣,器业文章更绝伦。衮补合陪黄阁老,锦归先慰白头亲。
禁庭花柳关心久,客路江枫得句新。宣室从容应访问,豳风无逸好敷陈。
送大司宪张公敷华还朝考绩
三十年前贤部使,又来都下得相亲。憩棠南国民谣在,横梃中台吏喏频。
龙衮体元新大化,豸冠述职际昌辰。这回司马休归洛,四海苍生望秉钧。
次吾景端韵二首 其二
皋比拥处乐何如,春满庭前草不除。他日相从问无极,文山风月未应虚。
寿李知府嗣母 其一
黄鹄孤飞四十年,几番机断晓窗前。邻姬只羡生儿好,恩诰时时下九天。
章懋
(1437—1522)金华府兰溪人,字德懋,号闇然子,晚号谷滨遗老。成化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张灯被杖,贬南京大理左评事,历福建佥事。考满求致仕。家居以读书讲学为事,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二年引疾归。世宗即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谥文懿。有《枫山语录》、《枫山集》。► 76篇诗文
送同年谢元吉致政归耒阳二首 其二
烟溪义渡四首 其四
本院南新辟三圃
送马侍郎廷用考绩
送白沙先生陈公甫
送总兵出师
送容一之归广东二首 其二
烟溪义渡四首 其二
院庭新样小战车偶观有作 其二
送洪宪长之官贵州
哭外舅郭公 其一
送太常李少卿赴史馆
送张都宪瑄用陈公甫韵二首 其二
送侄拯之梧州通判任
琼重赐宴
和郑廷纲除夕感怀
送郑尚书
滹沱晚渡
云津书院诗卷三首
送韩司马文赴北为大司徒
环山楼诗卷
次韵题萍实桥二首 其二
送王司马致仕还乡
送杨总兵征西
送谢守之无为州
送同年钟美宣乃叔还乡
哭外舅郭公 其二
游牛首山和沈仲律韵三首 其三
烟溪义渡四首 其一
送国子监侯先生祭扫
陈处士南园诗卷二首 其一
送大理汪少卿宗器还朝
次韵题萍实桥二首 其一
烟溪义渡四首 其三
送同年翁进士晏归省
送程参议考满
入萍乡作
游牛首山和沈仲律韵三首
群鹊图
玉孟端画竹
游牛首山和沈仲律韵三首 其二
挽张都宪敷华母姚节妇
院庭新样小战车偶观有作 其一
夜坐得句寄示弟侄
挽金华郑同知重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