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章懋
昔人黄卷青灯处,沧海桑田几变更。独有龙洲洲上水,东流还作诵弦声。
送谢守之无为州
东风跃马锦溪傍,重榜而溪太守章。骑竹儿迎新皂盖,爱棠人说旧黄堂。
野田雨秀双岐麦,燕寝春凝一篆香。难弟正紬金匮史,要看乔梓共循良。
送金侍郎泽考绩
东风一棹发新河,祖道那堪赋绿波。白发交游嗟我老,青云勋业羡君多。
辞荣未许归盘谷,奏绩仍催上玉坡。圣主若询边塞事,好将干羽化兵戈。
次韵题萍实桥二首 其一
汝坟江汉古名邦,曾见周南化日长。麟趾驺虞浑忘却,谩誇萍实瑞昭王。
送大司宪张公敷华还朝考绩
三十年前贤部使,又来都下得相亲。憩棠南国民谣在,横梃中台吏喏频。
龙衮体元新大化,豸冠述职际昌辰。这回司马休归洛,四海苍生望秉钧。
哭外舅郭公 其二
少日东床誇坦腹,年馀四十竟浮沈。自惭不是奇男子,空负平生择婿心。
送大理汪少卿宗器还朝
丹诏催归九棘班,桂花香里泛楼船。罚轻犯跸追先哲,望重埋轮记昔年。
争看上书规走马,未须把酒诧登山。日边故旧如相问,衰病惟应卧辋川。
次韵题萍实桥二首 其二
桥名萍实表南邦,谣语流传岁月长。书社不封千载恨,空将伯业望君王。
挽杜黄门乔妻
梦断瑶池绣閤閒,翠帏香冷烛花残。空遗旧织回文锦,留与黄门洒泪看。
送同年谢元吉致政归耒阳二首 其二
曾因立仗难缄口,苦为求刍又乞身。贫病独怜归未得,送君重忆故乡莼。
本院南新辟三圃
圣门学为圃,人皆陋樊迟。借问玉堂客,筑圃将奚为。
儒冠安淡薄,志不图甘肥。苦硬根可咬,酸齑味可知。
在贵不忘俭,藿食固所宜。大哉君子心,所存应在兹。
苟能充此志,堪作和羹资。试我盐梅功,济彼闾阎饥。
孰云谋生计,日夕勤敷菑。不有公仪休,拔弃园中葵。
琼重赐宴
风云千载遇重华,赐宴琼重宠渥赊。丹桂广寒非月窟,紫烟蓬岛是天家。
食分绫饼堆红玉,酒出黄封泻绛霞。见说金明池上事,有人闻喜不簪花。
寿李知府嗣母 其三
莫道无人戏綵衣,庭前剩有紫荆枝。未须便上陈情表,正是君恩欲报时。
和郑侍郎廷纲长至有怀
学道年来绝爱憎,肯随时俗竞蜗蝇。新阳已向今宵复,老态应从此际增。
䞉喜舒长迎化日,仍愁积姤至坚冰。衰迟只合居林下,重沐君恩报岂能。
送太宰杨碧川致仕
位正元僚统百官,宠承优诏故乡还。文章旧价留东阁,猿鹤新盟在北山。
疏傅黄金因客散,裴公绿野与云閒。衰迟苦被樊笼系,怅望冥鸿独厚颜。
挽叶侍郎盛二首 其二
金镜朝端方委重,玉楼天上更传宣。迂生不识平津阁,因诵遗文亦泫然。
云舍宁亲
榕叶梅花岭路长,皇华持节昼还乡。此行不似并州使,怅望孤云隔太行。
寿李知府嗣母 其二
一阳微露岭头梅,此日高堂初度来。王事贤劳归未得,梦魂飞绕越王台。
陈处士南园诗卷
平泉金谷竞豪华,几度花时得在家。争似南园陈处士,晓看泉石暮烟霞。
出京和庄孔易韵
夕阳道路风尘暗,明月孤村草树稠。郭隗台前无逐客,萧家林下有行舟。
音书断绝家何在,踪迹飘零水共流。此地经过多少事,今年不似昔年游。
送总兵出师
天王出震四海清,熙熙田里皆安生。越裳肃慎供职贡,凫鹥既醉歌太平。
蠢兹密人太不恭,敢与大邦相抗衡。封豕长蛇肆凭陵,烽烟忽起边尘惊。
君王赫怒奋戈起,召集貔貅百万兵。元老壮猷有方叔,命汝秉钺行西征。
绝漠朝策嫖姚骑,留屯夜警亚夫营。秋风凄凄塞草委,阵云黯黯边月明。
横飞一剑气冲斗,玉关万里扬天声。沙场一战靖四海,直取呼韩三百城。
欃枪扫尽无妖氛,勒功燕然回帝京。
章懋
(1437—1522)金华府兰溪人,字德懋,号闇然子,晚号谷滨遗老。成化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张灯被杖,贬南京大理左评事,历福建佥事。考满求致仕。家居以读书讲学为事,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二年引疾归。世宗即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谥文懿。有《枫山语录》、《枫山集》。► 76篇诗文
陈处士南园诗卷二首 其二
送同年翁进士晏归省
烟溪义渡四首 其三
送容一之归广东二首
群鹊图
寿李知府嗣母 其一
哭外舅郭公 其一
送郑尚书
烟溪义渡四首 其一
送张都宪瑄用陈公甫韵二首 其一
次吾景端韵二首 其一
送杨总兵征西
送太常李少卿赴史馆
送国子监侯先生祭扫
送王司马致仕还乡
陈处士南园诗卷二首 其一
送程参议考满
送侄拯之梧州通判任
送林亨大以太宰考绩
送吴学士俨考绩
游牛首山和沈仲律韵三首 其三
夜坐得句寄示弟侄
送白沙先生陈公甫
滹沱晚渡
太学释菜古诗
烟溪义渡四首 其四
挽张都宪敷华母姚节妇
云津书院诗卷三首 其三
院庭新样小战车偶观有作 其一
玉孟端画竹
送同年钟美宣乃叔还乡
题介轩诗卷二首
圃东新井
次吾景端韵二首 其二
送容一之归广东二首 其二
环山楼诗卷
游牛首山和沈仲律韵三首
送韩司马文赴北为大司徒
院庭新样小战车偶观有作 其二
入萍乡作
游牛首山和沈仲律韵三首 其二
送张都宪瑄用陈公甫韵二首 其二
送同年谢元吉致政归耒阳二首 其一
云津书院诗卷三首
送洪宪长之官贵州
和郑廷纲除夕感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