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穆
回看运会复何营,现在都归夙妄情。劫火几时灰并烬,颓波谁谓致澄清。
足知贫贱为生拙,且喜行藏著处轻。快睹巨涛朝浴日,风尘不向海门生。
访契如师东湖新刹
湖山寂寂老春华,行向空林谒释迦。遥挹奇峰浑翠黛,近栽深柳总烟霞。
远公客至非因酒,赵老人来且吃茶。衰朽未能空所有,敢同庞蕴不离家。
题水仙赠张禹公
灵根岂合红尘客,何处相逢忆未亲。遮莫蓬瀛曾一见,神山秋水少真人。
送查邑侯内招
应龙在赤水,鳅鲋咸沾濡。鳅朝负赤木,矫首淩天衢。
沾濡欣有托,去我岂不孤。当春草木长,桃李馀芬敷。
既爱桃李荣,下及存栎樗。相安在和煦,后恐雷电殊。
清晨戒黄犊,老幼为奔趋。行将对高阙,莫惜及民肤。
冬至野步寒梅独放 其一
梦里久相失,幽情杳未通。无端板桥路,偶得水旁中。
孤月亦有侣,閒心难众同。谁将可怜质,画赠向诗翁。
社集水月庵
水庵僧静野鸥多,只合清秋日日过。花压小桥通酒艇,笛闻空浦散渔蓑。
丹枫渐落晴江叶,素月将洄远岸波。何必种桃堪隔世,自无閒客叩烟萝。
霍山古循之仙洞雷江东去数十里望之如奇云巫进隐居其下皆称泉石之 ...
远峙看天半,奇云不易逢。幽闻无虎豹,翠欲滴芙蓉。
气隐仙灵宅,秋藏野客踪。何时残暑尽,相待扣山钟。
建宁行在感赋
溪头虎帐寂衔枚,城上千灯禁旅开。漫说貔貅雄细柳,不闻骐骥上高台。
霞关夜鬨私传警,象郡年来已赐裁。四顾更谁通臂指,调剂空负折肱来。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 其五
暑烈初残气渐收,晚波容与上兰舟。舟中有酒不肯醉,争就朝云酹古丘。
村落有士人慕画漫应之
握粟争为笔墨资,笑从疏密论妍媸。一般清味逢人少,自写秋风上竹枝。
梅花岩
寒岩低湛水,爱惜暗香开。地静宿花落,崖悬险磴回。
残棋归羽客,野果恋山孩。更有茅屋敞,终宵见月来。
十一月淮安试院雨
淮雨连江暗,霜风万木枯。竹疏云气冱,镫定冻痕苏。
瑟缩繁乡梦,艰难愧壮图。却愁中渎水,寒殢射阳湖。
白公堤吊五人墓
激烈苟相感,捐躯未足论。从来有心汉,死不为殊恩。
秋夜怀陈九畹
空庭独立对参横,风气移情百虑萦。金尽祖生还任侠,时危陈涉不慵耕。
震邻飞羽徵兵急,畏路停车揖客轻。已扫人间无限累,为君归计每屏营。
赠施道士
黄玉危冠白鹤翎,王侯争鹤讲真经。肩摩日月成三象,手捏风雷役六丁。
岂为出神骑竹杖,每因施法别松庭。朱明洞里曾留约,鸾鹤乘间俟叩扃。
中秋同邹仪生张禹公郭青霞诸公酌湖上
四方戎马尚经年,惟此湖经胜事偏。静夜水明楼阁启,终宵月色管弦延。
争欢佳节携樽酒,真慰閒人对客天。重睹霓裳听缥缈,蛾眉清绝露华前。
送石鉴记汝二师赴栖贤 其一
鸿鹄双栖珠树林,朝来引翮别江浔。閒鸥只解芦花岸,深愧相呼万里心。
秋杪李慧庵招游白云蒲涧同胡约庵吴锦文两司理沈甸华朱公是李方水 ...
城皋秋路草烟寒,千仞青峰抚轼看。流水香分仙涧邈,幽林云散戒坛宽。
愧逢飞盖西园后,肯谓攒眉白社还。知有玄晖诗句好,重携高咏上孤峦。
道春同叶秀翀欧伯梁族叔游罗浮至乌坭塘日晡访孔唐之不值留宿园林
岚翠空濛鸟道长,野情随道托山庄。归云晚合千溪树,垂柳春深十里塘。
石榻梦回闻远瀑,松花夜静落寒香。主人采药知何处,惆怅青山满草堂。
怀王园长先生
先生抱至道,履险如不闻。一诚孚豚鱼,乃复格兽群。
当时失重渊,智者为纷纭。余观造物宰,冥漠断有分。
羑里厄圣贤,入火固不焚。目断西飞鸟,无由寄海云。
龙川元夜饮褚邑令衙斋 其一
一朝朔气误南来,皎雪如珠散舞台。帘幕为开留瑞色,玉笙金管逗春回。
张穆
(1607—1688以后)明末清初广东东莞人,字穆之,号铁桥。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185篇诗文
寿卫菉园
将隐海上
唐拓武梁画像歌
山中元日
过馀力轩梅花下吊仲师兄
辛巳元日
送沈郎
赠慧庵老友
咏竹杖
拟卜居石塘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 其一
除夕雨 其二
初冬汪汉冲先生招宴同诸子分韵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 其七
移居桥西
送沈朗思还东海
闻罗曙云秋耕苦潦 其一
过澹归和尚柚堂
彭躬庵先生还易堂寄曾青藜魏和公诸友
画马题 其二
睡凫
挽叶金清
送李乔龄北游访道
挽邓参戎宇开
饮浦江张锦石园林
西郊同岑梵则王说作陈乔生梁药亭陈元孝集高望公客斋赋
曾旅庵先生螺江寄诗见怀
题倦圃 其三
三山同方神生登乌石园亭
寿易吾豫先生余居山中其次公仲文徵诗寄祝
通州道中喜逢俞理初孝廉
秋燕为王公子小史画并题
新溪漫兴
题画鹤
黄州避暑弘化庵
寿陈君伯章
丙辰初春漫赋 其五
黄冈道上
鸣鸡赤
自题小楼云亭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 其六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 其四
挽梁器圃
画马题 其三
春园独咏
访陈元孝北田不遇投宿僧舍
丙辰初春漫赋 其四
哭袁羽人山人 其二
中秋夜宿浈阳峡
送查韬荒还西湖
丁未九日顾祠秋禊图分韵得燕字戊申元日补作
初秋白门叶广生过登鳞山
宿迁道中 其三
谢尚世鸣遗牡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