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穆
赤沙青草冬方涸,络马湖头夏不波。夜静似闻蚣蝑语,秋来惯听采珠歌。
霍山古循之仙洞雷江东去数十里望之如奇云巫进隐居其下皆称泉石之 ...
远峙看天半,奇云不易逢。幽闻无虎豹,翠欲滴芙蓉。
气隐仙灵宅,秋藏野客踪。何时残暑尽,相待扣山钟。
初冬汪汉冲先生招宴同诸子分韵
朝承雅会蔼东南,五柳垂门满驻骖。送酒不须歌艳曲,开襟饶喜畅雄谈。
秋残金橘供冰椀,画尽虫书启玉函。醉里分题惭绮句,敢将竽瑟得同参。
兵戈日与西越诸君隐居湖上
川原无地不风尘,且向渔樵共隐沦。芳草断魂谁是侣,孤灯燃梦客中身。
人人远忆桃花路,日日愁看虎豹邻。从古士穷方见节,采薇相饷莫忧贫。
楚黄官河早发
鸡鸣骑马渡官河,残月寒光生素波。金镫露华凉欲湿,回头清啸楚天多。
怀王园长先生
先生抱至道,履险如不闻。一诚孚豚鱼,乃复格兽群。
当时失重渊,智者为纷纭。余观造物宰,冥漠断有分。
羑里厄圣贤,入火固不焚。目断西飞鸟,无由寄海云。
寄孙道人
小苑低墙见远波,繁桃弱柳醉春和。雾含曲沼泉初动,花散闲窗蝶渐多。
方术静披添圃药,道经遥借自烟萝。偕君浪涉人间世,搔首苍旻发浩歌。
闻茶山故宅复为贼燬
家同萍梗定何时,空负柴桑掩柳丝。未雨拙鸠怜有妇,在阴鸣鹤已无儿。
道从得丧知深浅,梦亦艰难出乱离。已向有生明幻影,求心时作牧牛词。
月夜与姚君作陆青章泛舟
姑苏春事艳阳天,楼阁阳阳柳浪连。画舫按箫传内苑,石楼分水出花田。
烟埋碧瓦春初暖,月上芳堤夜正圆。醉去不缘尊酒力,柔香吹过别人船。
瓜州访李魁南先生
言寻瓜步口,柳岸荻江湄。境寂鹤如懒,深庭月上迟。
云霞供妙墨,潮汐绕疏篱。不忍辞秋去,凉飙助别思。
中秋后二日槎城同诸子登逍遥岩
残暑未尽归,山气晓已肃。山岩虽数登,恨负长居宿。
去郊三里馀,山兴不至独。出门行咏歌,凉风发芳郁。
浅流落野花,疏籁动高木。山僧朴无营,榛莽争石菊。
十年题藓中,隐约尚可读。陟高睇群峰,青削森若竹。
河沿纳溪流,渔网映莎蓼。荒城烟火馀,不似当安隩。
兵甲犹未宁,安能肆林麓。暂为世外欢,共得阔心目。
兔影怜未亏,山头胜华屋。
惠州秋日同尹澜柱先生假寓叶金吾湖山泛舟 其一
百顷玻璃合一湖,六桥分水入山纡。芙蓉处处汀州晚,欲问临平绣似无。
番刀
西洋多宝铁,玉室紫金锼。影肃悬秋水,神寒哭骷髅。
无情随马甲,高价重貂裘。可惜雄心日,相逢已白头。
西郊社集同岑梵则王说作柬屈翁山高望公诸子
西郭林泉异昔游,萧萧禾黍不胜秋。路回野渚循绀殿,海引明霞结十洲。
佳节漫从戎马过,馀生愿傍法云休。岩栖得共桃花隐,满载山光上小舟。
寿内叔谢惠翁
野鹤回翔天地空,还山刚与葛翁逢。庭纷玉树东山旧,门对芙蓉碧落重。
瑶室异文金汁写,玉田灵药紫烟封。敢云衰朽同花甲,固许轻萝附茂松。
赠王安侯 其一
家还平楚接秋云,虎变龙争战未分。我有吴钩三十载,未曾轻许笑逢君。
挽邓参戎宇开
祭遵儒将旧能文,廿载雄姿海国闻。兵略世曾传细柳,论交义足薄秋云。
临池笔下毫偏见,赌墅棋中胜已分。何意白头憔悴尽,一丘徒有鹿麋群。
赠姚又三
如君岂是弱男儿,争笑当时失路悲。湖海辞家空倚剑,□□□□□□□。
过邝无傲新斋雨宿 其二
閒庭风雨夜,翻忆少年游。始愧境无实,知君心渐休。
绿烟沉浦树,凉气助江秋。一夜寒塘长,疑闻众壑流。
挽袁强名
生刍一束独徘徊,萧瑟书堂生绿埃。贫似鹿门同老妇,静曾丹室慕仙胎。
推琴调歇青山断,挂剑人归落木哀。信是团圞清共炤,年年明月满秋台。
挽家文烈
曾从百战出重围,只手空思挽落晖。莫道孤忠有遗恨,睢阳如值信同归。
张穆
(1607—1688以后)明末清初广东东莞人,字穆之,号铁桥。工诗,善画马,能击剑。壮年往来吴中,结交知名之士。后归隐罗浮山。所画山水有生气。年八十余,尚步履如飞。有《铁桥山人稿》。► 185篇诗文
碧玉洞观瀑
槎江旅夕
曾旅庵先生螺江寄诗见怀
画马题 其二
动秋台
龙川元夜饮褚邑令衙斋 其二
谢尚世鸣遗牡丹
春晓同叶秀翀登七仙坛
睡凫
送姚菊里
避地雁田陈楚白兄弟日邀饮湖中袁裕公至云里中大饥贼据茶山死者十 ...
挽陈尧卿
泷邑韩侯娲石承诗见赠和答
画马题 其八
暮春同叶秀翀欧伯梁族叔游罗浮至乌坭塘日晡访孔唐之不值留宿园林
建宁行在感赋
寿老友陈梅臣先生
送查韬荒还西湖
舍斋居为精舍
罗浮杂咏
送李乔龄北游访道
彭躬庵先生还易堂寄曾青藜魏和公诸友
闻罗澹峰先生登罗浮不获相从诗以致怀 其一
大庙峡早发
忆故马名春风燕
画马题 其一
花朝同高望公璩子弟赋
丙辰初春漫赋 其一
梧州吕仙祠
同诸子游翠岩
题倦圃 其三
题八骏图卷 其三
三城曲
咏瓶梅
丙辰初春漫赋 其三
秋燕为王公子小史画并题
送万履安孝廉还四明山
村落有士人慕画漫应之
龙川元夜饮褚邑令衙斋 其一
移居桥西
访契如师东湖新刹
惠城逢曹子介能始先生季子也感其艰难出死诗以赠之
鳞山秋思
赠方隐君
哭故将军康之弟
十一月淮安试院雨
宿白云寺
黄州避暑弘化庵
黄冈道上
里门秋过有感
咏睡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