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白都阃携牲酒相访夜酌有作

白都阃携牲酒相访夜酌有作

明代 张宁

小山斜日晚生阴,红烛青尊坐夜深。制阃多才超武举,匡时有策起儒林。

明良自感非常遇,老病空谈未迈心。不是春宵花月宴,也应一刻直千金。

诗人张宁的古诗

南山有椿颂寿胡廷慎父母 其一

明代 张宁

南山有椿,其本秩秩。有美哲人,德音藉藉。南山有椿,其叶穰穰。

有美哲人,其福洋洋。哲人之配,如兄弟矣。天监定尔,俾偕老矣。

哲人之彻,克世德兮。帝督不忘,胥将赉兮。百禄是集,万寿是锡。

如冈如陵,永保皇极。

苍松轩

明代 张宁

种竹绕轩居,清素聊自爱。虽无桃李颜,不改冰霰态。

孤松色不殊,六月寒尚在。倏然三径幽,凝碧如有待。

钱舜举云山秋景图

明代 张宁

百里溪山一色秋,岭云汀树共悠悠。何人欲著閒居赋,有客将归远道游。

林外渔樵黄叶渡,水中亭馆白蘋洲。风光满目知何处,不是吴州是越州。

画云海图送于文远还新安文远时与景瞻京兆通谱以子恕奉祠而归

明代 张宁

百年文武自高门,散合无高世系存。徽国衣冠遗旧范,吴山祠墓见云孙。

星辰拱极元同象,江汉朝宗会有源。咫尺蓬莱人未见,高丘远海漫劳魂。

留犊图

明代 张宁

人道时苗事,怀廉不近情。犹胜尸素去,行李属归程。

重建温国文正公祠堂颂

明代 张宁

堂宇翼翼,子孙之式。于昭穆清,先祖孔怿。既合既具,笾豆有奕。

维垣维屏,陟降有秩。不庶以靡,先□之则。绵绵夏邑,逖逖温国。

勿替嗣之,永世无斁。

易通府以册索画为作幽兰老树梧竹蒲萄因附一诗

明代 张宁

桑叶葳蕤柘叶低,东风烟雨暗苕溪。一春光景如閒过,水漫危桥草上堤。

送杨太守六韵

明代 张宁

关西清白旧相传,政事文章继两全。政路风尘将白首,客怀冰蘖尚青毡。

气凌华岳群峰下,志薄秦关百战前。秋水月明霜满地,春风冻解日行天。

谁家陇亩无桑谷,到处民居有诵弦。老我病归思借寇,重来未卜意萧然。

雪溪泛舟图

明代 张宁

拂踏冰花上野航,水光沉黑树苍黄。平生盛有清寒兴,不是山阴访旧忙。

无锡杨叔屿寿藏八景 其六 白石庵

明代 张宁

南山斮絮已消磨,涧底荆薪奈尔何。却爱四围俱白石,玉香深处保天和。

芭蕉美人

明代 张宁

一点蕉红若展丹,东风先自暗凋残。满怀都是伤春思,綵笔无题绿叶乾。

送王主事伯举抽分还部

明代 张宁

数卷图书上驿船,飘飘文采似登仙。司徒自古须经国,进士从来最得贤。

越北关津无滞贾,吴东山水有新篇。悬知献纳丹墀里,五色云中一凤旋。

渥洼马歌

明代 张宁

何物偃强暴厉长,权奇俶傥生歌章。蒲梢西极沓相举,天闲十二皆龙骧。

羌胡喜蹴骅骝步,贰师成功宛初破。边塞年年战骨新,锦辔雕鞍只如故。

为盛用章郎中题红梅墨竹 其一

明代 张宁

罗浮山下野桥边,冰雪姿容异往年。醉后不须银烛照,暗香疏影故依然。

画云鸿振羽图题送陈掌教

明代 张宁

东方有佳士,文质何彬彬。昔为待沽玉,今备充廷珍。

朗诵商周诗,默会羲文神。言词夙华雅,步履弥精纯。

初疑鹿鸣晚,为感鸿飞循。江干寡俦侣,磐石多来宾。

矰缴既云远,稻粱安足勤。进止各有节,险易常相因。

弦琴古坛树,载艺清池芹。眷兹十年来,渐觉寒毡春。

陵陆日已迈,逵路日已臻。祥云动四表,孤征戾中旻。

奋逐鹍鹏风,扬随鸾凤尘。峨峨金阙楼,溶溶玉河津。

刷翎补干羽,万舞仪章新。

怡菊周德辉卷

明代 张宁

严君去云久,手植已成荒。促戚远行归,顾眄心徬徨。

言薙蔓草芜,再汲清池潢。玄功不遐弃,时及仍芬芳。

故物幸兹在,慰悦如有将。见此聊相慰,笑舞襕斑裳。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十三

明代 张宁

趯趯草间虫,芃芃石边蔓。跳跃烟冥霏,飘飖翠云乱。

时当绮窗纱,或近青玉案。卑微宁足论,寂阒聊一眄。

南川八景 其七

明代 张宁

春到孤山未,因梅见物情。南枝与北干,各自有枯荣。

竹鹤轩为马浩澜题

明代 张宁

琅玕娟净羽衣鲜,彷佛湘君驾月旋。见实何年随凤下,报安常日有书传。

烟梢滴露秋先警,雨筱惊风夜不眠。桃李无情莺燕别,凭留声节上芸编。

题所画鸡鹅图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昔我怀父母,初鸣即晨兴。一从侍清禁,出门始闻声。

烹膳日已远,起舞欣时平。胶胶风雨宵,寤寐伤馀情。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