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画云鸿振羽图题送陈掌教

画云鸿振羽图题送陈掌教

明代 张宁

东方有佳士,文质何彬彬。昔为待沽玉,今备充廷珍。

朗诵商周诗,默会羲文神。言词夙华雅,步履弥精纯。

初疑鹿鸣晚,为感鸿飞循。江干寡俦侣,磐石多来宾。

矰缴既云远,稻粱安足勤。进止各有节,险易常相因。

弦琴古坛树,载艺清池芹。眷兹十年来,渐觉寒毡春。

陵陆日已迈,逵路日已臻。祥云动四表,孤征戾中旻。

奋逐鹍鹏风,扬随鸾凤尘。峨峨金阙楼,溶溶玉河津。

刷翎补干羽,万舞仪章新。

诗人张宁的古诗

秋江八景 其八 菱叶荡

明代 张宁

疏疏弱荇引春波,簇露牵风日渐多。消尽缘云秋水阔,夜船犹唱采菱歌。

张复阳画

明代 张宁

山凝岚气树凝烟,宿雨才收社后天。山下人家夜留客,开门花落满篱边。

寿沈廷贵母夫人张氏

明代 张宁

封章频沐圣恩覃,眼底年华七十三。八座功名劳主馈,九重侍从见宜男。

花迎淑气春方好,蔗近秋风晚正甘。想到高堂称庆日,锦衣华发共清酣。

四月十三日游灵隐二首 其二

明代 张宁

灵鹫峰边合涧东,风光不与昔游同。春蚕作茧柔桑尽,社燕移巢旧巷空。

风荡泉声犹振激,雨阴山色久溟濛。结茆便欲岩栖老,时物惊心归兴浓。

王舜耕画为雪江题

明代 张宁

春愁满眼殢昏昏,不是行人亦断魂。彷佛幽居风雨旦,梨花落尽未开门。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三十一

明代 张宁

景物此何处,野塘秋色中。山花惊暮雨,芦叶抱寒虫。

旷望知谁到,幽居重此逢。怀人不可见,双鬓感飞蓬。

玛瑙寺枯木竹石

明代 张宁

石蹙脩篁碧筱残,风摇落木紫藤乾。乱山春尽醉游散,一夜月明僧舍寒。

题方同知马图 其四

明代 张宁

杨柳风高隔树嘶,满身流赭解鞍迟。如何斗水能消渴,不及长城饮窟时。

挽孙孟玙医士

明代 张宁

生刍束玉见无因,宿草荒烟怅望频。转眼忽惊千古别,到头谁是百年人。

海边明月伤心夜,湖上青山掩泪春。惟有匡庐杏花树,东风依旧岁华新。

沈元节父母挽诗 其一

明代 张宁

耆旧凋伤不忍闻,愁将薤忍作招魂。百年故物青毡在,半世推恩紫诰存。

高冢松梧秋冷淡,旧堂花竹月黄昏。欲知死后生前事,满眼芝兰盛子孙。

赵千里小景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宁

庭院寂无人,冥怀共谁语。和风入蓬户,桃李似无主。

妍华岂足怜,幽旷真足与。呼童抱瑶琴,静对松篁雨。

薤露八章挽沈希仁父

明代 张宁

萎彼薤斯,零露瀼瀼。嗟我怀人,于焉徬徨。

萎彼薤斯,零露湛湛。嗟我怀人,劳心惆怅。

闻古圣善,赙丧助昏。乃如之人,实获我心。匪沽则名,中心寔殷。

闻古圣善,简所因兮。乃如之人,所可徵兮。受言怀之,姑将亲兮。

维凤有毛,维麟有趾。亶其然乎,善人是予。

维此善人,于彼窀穸。彼苍者天,胡不尔吊。

翳彼大荒,祝㮚茫茫。黾勉同心,玄冠绛裳。绳其归思,我怀则降。

翳彼旷宇,濮铅脩阻。礿祠馨香,宁兹寝处。绳其格思,无尔嗣苦。

为姚公绶题丹丘

明代 张宁

东方有奇士,自号丹丘生。超世立于独,宛若来蓬瀛。

言从黄石公,再从赤松子。终始意斯在,幻境焉足跂。

草虫杂图四十二首为伍佥宪题 其三十四

明代 张宁

风高芦叶残,赢露失其翳。鸣蜩已绝响,犹奋双斧臂。

犹豫多积疑,蜂虿无却虑。君子尚勇决,成败焉足计。

罗浮梦

明代 张宁

月落参横夜五更,荒园睡觉不胜情。铅华满世皆春梦,赢得罗浮野梦清。

甲寅二月晦日雨霁会饮朱彦明庄上

明代 张宁

林梢曙色映朝霞,沙净春堤步落花。负郭有田清世业,高居无事野人家。

檐空剩插清明柳,山近先烹谷雨茶。不是青春壮游处,暂随歌舞乐年华。

题沈石田云山图

明代 张宁

青山白云无处无,幽人写作云山图。山荒树老云不散,落日未没春愁弧。

蘼芜满地王孙去,莺燕无声春已暮。容谷佳人白发新,清明寒食伤心过。

夷齐图

明代 张宁

弟兄相逊入蛮荆,啮雪茹芝不为名。薇叶日蕃山日在,几人曾上首阳行。

独意

明代 张宁

天远青山小,林幽碧树深。清风与明月,相对即知音。

何都宪重庆堂

明代 张宁

阶下芝兰满屋香,庭前桥梓再重行。徽名早著登科录,盛事宜标世宅堂。

敕诰定联云锦轴,儿孙齐著綵衣裳。只应万石君家似,世德相传福履长。

张宁

张宁

  张宁(1426—1496)字靖之,号方洲,一作芳洲,浙江海盐人,明朝中期大臣。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丰采甚著,与岳正齐名,英宗尝称为“我张宁”云。成化中出知汀州,先教后刑,境内利病悉罢行之。后为大臣所忌,弃官归,公卿交荐,不起。能诗画、善书法,著有《方洲集》等。

► 6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