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新城院

过新城院

宋代 张商英

昔读旴川集,尝闻泰伯贤。新城文刻在,往事野僧传。

气格终惊俗,光芒合贯天。田翁不知价,只得十千钱。

诗人张商英的古诗

笋二首 其一

宋代 张商英

卧病十馀日,不见西轩竹。稚子忽报言,新笋抽五六。

答平禅师

宋代 张商英

吐舌耳聋师已晓,搥胸祇得哭苍天。盘山会里翻筋斗,到此方知普化颠。

秭归 其一

宋代 张商英

乱石乌牛伏,惊涛白马奔。大家齐拭目,看我过龙门。

苦根

宋代 张商英

壑源山势上连云,合占南州第一春。自有化工钟粹气,时生灵叶奉严宸。

总咏五台

宋代 张商英

五顶嵯峨按太虚,就中偏称我师居。
毒龙池畔云生操,猛虎岩前客过疏。
冰雪满山银点缀,香花遍地锦铺舒。
展开坐具长三尺,已占山门五百余。

赠博士承议

宋代 张商英

南归迁客气平和,磊落胸中所得多。白日过从唯陆谞,清宵梦想适维摩。

裴徊未忍捐鸡肋,寂寞犹能顾雀罗。好与乡人敦薄俗,莫因哺啜负岷峨。

咏戏仙亭

宋代 张商英

浓洄江水泻高滩,中有神龙久屈蟠。众乐妙音时响亮,双娃长袖忽阑珊。

世间变化无非幻,阁上登临正好欢。观幻见真真亦幻,谷花岩草谩凭阑。

端午同子宣平岚聚晚酌望南山而有作

宋代 张商英

相见常嗟相聚稀,平岚危聚对斜晖。牛羊遍野草初绿,槐柳成阴春已归。

顶上绯生麋角解,嘴边黄尽燕初飞。白头共作天涯客,几向南山咏式微。

立秋会监司

宋代 张商英

片叶飞空忽报秋,玉醅浮蚁恰新篘。相逢昂饮聊乘兴,万事从它一日休。

上巳舣舟汉口命驾凤栖成二绝句 其二

宋代 张商英

池上澄辉冻已销,阳和巧思著花梢。残云断霭归何处,翠幰红帷遍乐郊。

濮公山

宋代 张商英

野陂衰草接荒城,千里浮光点太清。不与众山为伴侣,自然八面露峥嵘。

偶因仕宦身来到,渐远尘埃眼更明。问道膝行无处所,渡头新月小舟横。

进仰山瑞禾诗宋大雅十三章

宋代 张商英

彼修者禾,其穗七兮。夐古所无,今感格兮。

岁在庚辰,利见大人。十有二祀,而纪庚寅。乾坤六子,遇庚则新。

大人法天,有革有因。

皇帝孝仁,羹墙神考。遹追先猷,三代之道。炳然规模,百世之宝。

敢弗祇从,率意改造。

蔽自渊衷,恪遵熙丰。法非补完,熙丰是同。

乃戢干戈,不勤远略。烦敛是蠲,冗官是削。屏斥浮虚,尊敦俭朴。

舳舻尾衔,溯流通洛。

泉币既平,商旅云行。四民乐化,迭为重轻。

乃疏禁网,及释青枉。流徒赐还,鹿解禽放。戴恩和顺,涵泳旷荡。

父子怡怡,朋友交饷。

百度孔修,德泽滂流。官知奉法,吏畏纳赇。农夫熙熙,服我先畴。

桴鼓不鸣,奠枕靡忧。

职是善化,有赫临下。阴阳泰通,薰蒸陶冶。惠两柔风,太和塞野。

渗漉百嘉,芃芃禾稼。

帝宅中天,何知其然。四方郡国,咸奏丰年。丰年之象,何以昭宣。

爰有异粟,八节如鞭。

一本之上,双茎相向。穗叶敷荣,挺拔寻丈。

高而不危,神力扶持。同而能异,济物是宜。

彼修者禾,其实骈罗。天子万年,本枝蕃多。

笋二首 其二

宋代 张商英

长江萦绕地膏腴,风气相连不甚殊。自是苦根分彼此,致令苦笋胜宜都。

上元秭归溪西社火点灯 其一

宋代 张商英

百丈游灯绕石坡,溪西保社事黄魔。草花灼灼迎新福,腰鼓鼕鼕踏旧歌。

题介公庙

宋代 张商英

十九年从晋重耳,艰棘忧危同践履。田中乞食桑下谋,茧足周旋垂万里。

一心奉事不自欺,逆知天意开公子。及河忽闻舅犯言,如以朝衣蹈泥滓。

鄙夫岂可与同行,携母入山甘隐藏。公子归来霸业强,筑坛践土尊天王。

大夫卿士环佩锵,斩袪寺人纷颉颃。念子昔者皆奔亡,舍我长逝情怛伤。

大蒐纵火焚山冈,烈焰不肯回刚肠。嗟乎义士不可量,何人谬作龙蛇章。

秭归 其二

宋代 张商英

惊心乌石莲花淖,过眼黄牛竹节滩。征棹直从中溜去,好山只得片时看。

银杏

宋代 张商英

鸭脚半熟色犹青,纱囊驰寄江陵城。城中朱门翰林宅,清风六月吹帘旌。

玉纤雪椀白相照,烂银壳破玻璃明。

题风水洞

宋代 张商英

岭头松竹自生寒,两穴茫茫彻鬼关。风窃虎威时弄草,泉欺龙睡故离山。

不嫌淅沥惊尘耳,聊挹清泠洗病颜。窗外月高湘簟冷,更无閒梦到人间。

淩云行

宋代 张商英

麻姑何代仙,南城有遗坛。双练飞绝巘,天风逼人寒。

枯螺抱怪石,几见海水乾。清都在何许,烟雾不可干。

宫阙镂白玉,辎軿驾朱鸾。念非粗浊质,可以超云端。

冲虚尽尘滓,变化生羽翰。悠悠戚施子,汲汲营餔餐。

颀然硕且大,躯干压马鞍。奉养恐不至,齿发忽已残。

呼吸一时绝,枯骸积巑岏。膝行望碧落,霄露零衣冠。

愿闻道之妙,不用掷米丹。人间宁足乐,弃去夫何难。

解脱禅师道场

宋代 张商英

圣凡路上绝纤痕,解脱文殊各自论。东土西天无着处,佛光山下一龛存。

张商英

张商英

(1043—1122)蜀州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张唐英弟。英宗治平二年进士。调通川主簿。熙宁中以章惇荐,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擢监察御史里行。坐事责监荆南税。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屡诣执政求进,反对稍更新法,出提点河东刑狱,连徙数路。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迁左司谏,力攻元祐大臣司马光、吕公著等。徽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崇宁初为翰林学士,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与蔡京议政不合,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大观四年拜尚书右仆射,变更蔡京所为,为政持平。为台臣疏击出贬。后还故官职卒。谥文忠。有《神宗正典》、《无尽居士集》等。► 5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