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净明塔

净明塔

宋代 张商英

月满汾川宝铎寒,谁来此地葬金棺。育王得道行空际,尊者飞光出指端。

天上凝云常覆定,人间劫火漫烧残。三千世界无留迹,聊向阎浮示涅槃。

诗人张商英的古诗

笋二首 其二

宋代 张商英

长江萦绕地膏腴,风气相连不甚殊。自是苦根分彼此,致令苦笋胜宜都。

秭归 其一

宋代 张商英

乱石乌牛伏,惊涛白马奔。大家齐拭目,看我过龙门。

秭归 其二

宋代 张商英

惊心乌石莲花淖,过眼黄牛竹节滩。征棹直从中溜去,好山只得片时看。

解脱禅师道场

宋代 张商英

圣凡路上绝纤痕,解脱文殊各自论。东土西天无着处,佛光山下一龛存。

苦根

宋代 张商英

壑源山势上连云,合占南州第一春。自有化工钟粹气,时生灵叶奉严宸。

端午献扇

宋代 张商英

纨扇新成献乃翁,草堂虚寂起清风。欲知妙用真无有,不离而今掌握中。

进仰山瑞禾诗宋大雅十三章

宋代 张商英

彼修者禾,其穗七兮。夐古所无,今感格兮。

岁在庚辰,利见大人。十有二祀,而纪庚寅。乾坤六子,遇庚则新。

大人法天,有革有因。

皇帝孝仁,羹墙神考。遹追先猷,三代之道。炳然规模,百世之宝。

敢弗祇从,率意改造。

蔽自渊衷,恪遵熙丰。法非补完,熙丰是同。

乃戢干戈,不勤远略。烦敛是蠲,冗官是削。屏斥浮虚,尊敦俭朴。

舳舻尾衔,溯流通洛。

泉币既平,商旅云行。四民乐化,迭为重轻。

乃疏禁网,及释青枉。流徒赐还,鹿解禽放。戴恩和顺,涵泳旷荡。

父子怡怡,朋友交饷。

百度孔修,德泽滂流。官知奉法,吏畏纳赇。农夫熙熙,服我先畴。

桴鼓不鸣,奠枕靡忧。

职是善化,有赫临下。阴阳泰通,薰蒸陶冶。惠两柔风,太和塞野。

渗漉百嘉,芃芃禾稼。

帝宅中天,何知其然。四方郡国,咸奏丰年。丰年之象,何以昭宣。

爰有异粟,八节如鞭。

一本之上,双茎相向。穗叶敷荣,挺拔寻丈。

高而不危,神力扶持。同而能异,济物是宜。

彼修者禾,其实骈罗。天子万年,本枝蕃多。

灵泉寺著华严合论作

宋代 张商英

合论流通七卷经,点教开眼示群生。不须天女添瓶水,自有灵泉一派清。

立秋会监司

宋代 张商英

片叶飞空忽报秋,玉醅浮蚁恰新篘。相逢昂饮聊乘兴,万事从它一日休。

青原山七祖塔

宋代 张商英

一派青原出少林,信衣到此只传心。寻常示众无人会,尽向庐陵米价寻。

过梁口

宋代 张商英

迢迢一水绕千山,桑柘阴阴聚落宽。好事莫传江上信,渔樵自不识衣冠。

濮公山

宋代 张商英

野陂衰草接荒城,千里浮光点太清。不与众山为伴侣,自然八面露峥嵘。

偶因仕宦身来到,渐远尘埃眼更明。问道膝行无处所,渡头新月小舟横。

进贺冬至

宋代 张商英

烛满天街晓漏长,杜门牢落叹台纲。金吾六卒闲私第,玉笋千官守未央。

五贵吁谟恩盗贼,一朝新事劾风霜。尧天咫尺横云雾,遥庆南山万寿觞。

赞喻弥陀画丈六佛

宋代 张商英

丈六金身,毫端三昧。精妙入神,充满法界。善知众艺,得大自在。

游戏神通,一切无碍。恒河沙劫,金刚不坏。万象森罗影现中,一颗圆光非内外。

上元秭归溪西社火点灯 其二

宋代 张商英

溪西灯社宝莲台,一点光明远更开。料得长杨宫里见,却疑仙火下云来。

与刘跛子饮市桥

宋代 张商英

迁客湖湘召赴京,轮蹄迎迓一何荣。争如与子市桥饮,且免人间宠辱惊。

溪亭二首 其二

宋代 张商英

萧寺回环石磴间,山光草色远相连。坐中清景追唐迹,门外红尘接渭川。

落涧飞泉千丈玉,过墙修竹一梢烟。画工谁绘当时巧,移得江南在眼前。

上巳舣舟汉口命驾凤栖成二绝句 其二

宋代 张商英

池上澄辉冻已销,阳和巧思著花梢。残云断霭归何处,翠幰红帷遍乐郊。

跋王荆公题燕侍郎山水图

宋代 张商英

相君开卷忆江东,彷佛钟山与此同。今日还为一居士,翛然身在画图中。

端午偶题

宋代 张商英

孤忠不屈赴湘流,甘与干逢地下游。若共蛟龙争口食,何如附会楚王休。

张商英

张商英

(1043—1122)蜀州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张唐英弟。英宗治平二年进士。调通川主簿。熙宁中以章惇荐,权检正中书礼房公事,擢监察御史里行。坐事责监荆南税。哲宗初为开封府推官,屡诣执政求进,反对稍更新法,出提点河东刑狱,连徙数路。哲宗亲政,召为右正言,迁左司谏,力攻元祐大臣司马光、吕公著等。徽宗即位,迁中书舍人,崇宁初为翰林学士,寻拜尚书右丞,转左丞。与蔡京议政不合,罢知亳州,入元祐党籍。大观四年拜尚书右仆射,变更蔡京所为,为政持平。为台臣疏击出贬。后还故官职卒。谥文忠。有《神宗正典》、《无尽居士集》等。► 56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