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然侄西归二首 其一

送然侄西归二首 其一

宋代 张栻

堂堂希白翁,共惟同出自。共年诗礼传,名教有乐地。

嗟予力未胜,永抱蓼莪意。积累盖共艰,承家岂云易。

惕然履渊冰,中夜耿不寐。协心望尔曹,勉力绍前志。

岁晚期有成,庶或保无坠。

诗人张栻的古诗

舟行湘阴道中雪作

宋代 张栻

岁晚归来风雪里,有怀端复为谁开。
江清沙白湘阴路,却似当年访戴回。

题邢使君钓隐

宋代 张栻

使君卜筑占芳洲,短槛疎篱处处幽。
风月随时供燕几,笑谈终日在中流。
翩翩影落来宾雁,漠漠寒生欲下鸥。
城市山林俱寓目,问君底处足消忧。

自方广过高台

宋代 张栻

两寺清闻磬,群峰石作城。
风生云影乱,猿啸月华明。
香火远公社,江湖鸥鸟盟。
是中俱不着,俯仰见平生。

题湘潭丞黄子辩哦松轩

宋代 张栻

黄子官居多暇日,今哦薄暮一窗中。
虽无虢虢循除水,但觉飕飕满屋风。

送周畏知二首 其二

宋代 张栻

半世功名误,苍颜幕府游。文辞追楚些,得失付阳秋。

荐牍方交上,衡门岂重留。青云看稳去,快处一回眸。

送杨廷芳 其三

宋代 张栻

平生风雨夕,每念名节难。穷冬百草歇,手自种琅玕。

吾子三十策,字字起三叹。岂欲求人知,正自一心丹。

请哦硕人诗,匪为乐考槃。

和元晦雪压竹韵

宋代 张栻

山行景物总清奇,知费山翁几许诗。
雪急风号联骑日,月明霜净倚阑时。

正月强半梅犹未开黄仲秉作诗嘲之次韵 其二

宋代 张栻

水边疏影几人知,尚喜诗翁到未迟。怪得寻花心眼别,去年曾赋上林枝。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 其三

宋代 张栻

清坐铃斋公事稀,春来风日更迟迟。胸中水镜渠自避,却笑缿筒徒尔为。

胡丈广仲与范伯崇自岳市来同登绝顶举酒极谈得闻比日讲论之乐

宋代 张栻

久憩珠林寺,高轩自远来。携朋上乔岳,载酒到琼台。

论道吟心乐,吟诗笑眼开。遥观松柏树,风韵有馀哀。

城南杂咏二十首 山斋

宋代 张栻

叠石小峥嵘,修篁高下生。地偏人迹罕,古井辘轳鸣。

送祖七侄西归二首 其一

宋代 张栻

万里逢犹子,中年忆故乡。只知情话好,岂觉去途长。

巫峡波涛壮,秦山桧柏苍。何能从汝往,伫立看归艎。

送杨廷芳三首

宋代 张栻

自吾友若人,叹息恨不早。
叹逢未出语,已足慰怀抱。
寒窗逾浃旬,百虑略倾倒。
霜晴不留客,别语讵能好。
不尽此时情,梅边试深讨。

题福岩

宋代 张栻

掷钵峰前寺,肩舆几度来。
楼台还旧观,杉桧抚新栽。
湘水堂堂去,秋山面面开。
裴徊千古思,风壑有余哀。

送甘甥可大从定叟弟之桂林

宋代 张栻

季也有行役,我思独悠悠。
亲朋非不多,子能从之游。
挂席上湘水,青山挟行舟。
篮舆问岭路,政尔荔子秋。
人言桂林好,颇复类中州。
近郊多胜概,雉堞冠层楼。
待渠幕府暇,时与同冥搜。
吾子有令姿,胸中富九流。
处世多龃龉,但当付沧洲。
超然扩遐思,讵可耳目谋。
原为百炼刚,莫作绕指桑。
昔人不吾欺,子盍试反求。
预想他年归,此地复绸缪。
刮目看二子,一笑纾百忧。

送祖七侄西归二首 其二

宋代 张栻

故国非乔木,名家重典刑。飘零念吾党,寂寞抚遗经。

菽水知何病,芝兰要满庭。汝归应记取,为我话丁宁。

广汉黄仲秉即转运使治之东作亭扁以楚翠盖取杜陵所谓楚岫千峰翠者 ...

宋代 张栻

维衡屹南荒,作镇自开辟。蟠根结地厚,面势倚空碧。

陂陀数州境,高下相接迹。麓山乃其趾,神秀固未极。

定王十里城,处处见山色。知谁长在眼,嗟此尘中客。

观风君独暇,延纳到几席。得句恍忘言,寄兴渺今昔。

自君之东来,民瘼极探索。仁言彻九关,宁惧虎豹厄。

诹询遍南亩,民肥吾则瘠。筑亭一舒啸,逮此百忧隙。

看山傥不愧,隐几亦聊适。寄语后来者,此意当无斁。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其一

宋代 张栻

差差竹影连坡静,细细荷风透屋香。午寂睡馀聊隐几,人间何用较闲忙。

次韵许深父

宋代 张栻

日日经行只小园,静搘邛竹听鸣泉。
此时心事何人共,素壁题诗第几篇。

湘中馆饯定叟弟分韵得位字

宋代 张栻

江楼倚夜阑,樽酒留客醉。
挽衣更小语,不尽今夕意。
吾家德义尊,此岂在名位。
勉哉嗣芬芳,停此宽别思。
张栻

张栻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300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