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再赋

再赋

宋代 陈与义

扬州云气郁佳哉,百虑方横吉语来。
却看诗书安隐在,竹篱阴里得时开。

诗人陈与义的古诗

醉中至西径梅花下已盛开

宋代 陈与义

梅花乱发雨晴时,褪尽红绡见玉肌。
醉中忘却头边雪,横插繁枝归竹篱。

雨中再赋海山楼诗

宋代 陈与义

百尺阑干横海立,一生襟抱与山开。
岸边天影随潮入,楼上春容带雨来。
慷慨赋诗还自恨,徘徊舒啸却生哀。
灭胡猛士今安有,非复当年单父台。

送王周士赴发运司属官

宋代 陈与义

宁食三斗尘,有手不揖无诗人。
宁饮三斗酒,有耳不听无味句。
墙东草深兰发薰,君先梦我我梦君。
小窗诵诗灯花喜,窗外北风怒未已。
书生得句胜得官,风其少止尽人欢。
五更月晕一千丈,明日君当泛淮浪。
去去三十六策中,第一买酒鏖北风。

宣风楼

宋代 陈与义

楼迥云随画栱飞,卷帘又映雪晴时。
千林冻解阴狸扫,放出青山分外奇。

寄题兖州孙大夫绝尘亭二首

宋代 陈与义

境内纳浩荡,日暮生泬寥。
竹声池边起,欲断还萧萧。
丈人方微吟,万象各动摇。
林间光景异,月出东山椒。
门前谁剥啄,已逝不须邀。

次韵王尧明郊祀显相之作

宋代 陈与义

奏书初不待衡谭,奠璧都南万玉参。
黄屋倚霄明半夜,紫坛承明眩诸龛。
声喧大吕初终六,影动玄圭陟降三。
可是天公须羯鼓,已回寒驭作春酣。

别伯共

宋代 陈与义

樽酒相逢地,江枫欲尽时。
犹能十日客,共出数年诗。
供世无筋力,惊心有别离。
好为南极柱,深尉旅人悲。

里翁行

宋代 陈与义

里翁无人支缓急,天雨墙坏百忧集。
卖衣雇人筑得墙,不百偷儿披户入。
夜寒干陬不经过,偷儿若来知奈何。
君不见巴丘古城如培塿,鲁肃当年万人守。

再赋 其一

宋代 陈与义

西园芳气雨馀新,唤起亭中入定人。为报使君多酿酒,梅花落尽不关春。

宿资圣院阁

宋代 陈与义

暮投山崦寺,高处绝人群。
远岫林间见,微泉舍后闻。
阁虚云乱入,江阔野横分。
欲与僧为记,今年懒作文。

将次叶城道中

宋代 陈与义

荒野少人去,竹舆伊轧声。
晴云秋更白,野水暮还明。
寂寞信吾道,淹留谙世情。
王乔有余舄,借我一东征。

清明二绝·其二

宋代 陈与义

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出山二首 其一

宋代 陈与义

阴岩不知晴,路转见朝日。独行修竹尽,石崖千丈碧。

清明二绝·其一

宋代 陈与义

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
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江行野宿寄大光

宋代 陈与义

樯乌送我入蛮乡,天地无情白发长。
万里回头看北斗,三更不寐听鸣榔。
平生正出元子正,此去还经思旷傍。
投老相逢难衮衮,共恢诗律撼潇湘。

诸公和渊明止酒诗因同赋

宋代 陈与义

爱河漂一世,既溺不能止。
不如淡生活,吟诗北窗里。
肺肝亦何罪,困此毛锥子。
不如友麯生,是子差可喜。
三杯取径醉,万绪散莫起。
奈何刘伶妇,苦语见料理。
不如一觉睡,浩然忘彼己。
三十六策中,此策信高矣。
政使江变酒,誓不涉其涘。
尚须学王通,艺黍供祭祀。

山斋 其二

宋代 陈与义

虽愧荷锄叟,朝来亦不闲。自剪墙角树,尽纳溪西山。

经行天下半,送老此窗间。日暮烟生岭,离离飞鸟还。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宋代 陈与义

余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岁,自琐闼以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镇。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以长短句记之。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
去年长恨拏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

蒙再示佳什不敢虚辱厚赐谨再用韵

宋代 陈与义

先生明经今蔡义,念佛仍师大势至。
食菜不待周颙书,要断贪杀兼自卫。
颜回平生拾堕尘,蓼虫食蓼忘其辛。
先生种福我无祸,成佛定是同功人。
两诗见戒言甚苦,肯赋黄鸡啄秋黍。
从今但见懒残芋,不敢求尝鉴虚羜。

晚步顺阳门外

宋代 陈与义

六尺枯藜了此生,顺阳门外看新晴。
树连翠筱围春昼,水泛青天入古城。
梦里偶来那计日,人间多事更闻兵。
只应千载溪桥路,欠我媻姗勃窣行。
陈与义

陈与义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 42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