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曹秉生小照

题曹秉生小照

清代 张廷寿

年少遨游京国,翩然又念家山。调得养花心手,枯荣开落人间。

诗人张廷寿的古诗

狼山竹枝词三首 其二

清代 张廷寿

杨柳青青燕子飞,深闺料理作春衣。城南十里狼山路,尽是石家锦障围。

石庄晤施汉章少府

清代 张廷寿

清晨动征铎,初日蔽林坰。高树郁苍荫,幽泉流古馨。

飞尘属广路,冠盖何亭亭。玉骢夹杨柳,振缨谒华庭。

欢言既倾洽,逸气浮沧溟。玉堂满虚籁,石壁纷遗经。

主人敬爱客,清尊陈绿醽。避席请择言,油然谢酩酊。

暮色下荒野,帘幕摇风铃。临轩玩夕景,白日忽已暝。

泛泛水中鸥,皎皎原上萤。人生不自立,愧此七尺形。

天地变朝暮,聚散如浮萍。归卧故山春,含情淡月棂。

壶园中秋待月四首 其一

清代 张廷寿

徙倚高楼待月来,虚空有影更裴回。关心欲向姮娥诉,无奈愁云总不开。

江上古迹四咏 其一 赤石亭

清代 张廷寿

朅来此地认残碑,蔓草荒烟一泪垂。山为帝游留骏迹,石经娲练烈燕支。

铸成大错东迁后,鉴到前车北伐时。我访斯亭亭已圮,居人犹唱白云词。

春娘词二首 其二

清代 张廷寿

莲花自灼灼,莲叶自田田。藕丝截不断,花叶还相连。

江上古迹四咏 其三 采香径

清代 张廷寿

一曲霓裳舞正忙,迟明妃子理残妆。梦兰待博君王宠,斗草应偕姊妹行。

十里亭台人隐隐,四山风月路茫茫。他年泛艇五湖去,满目蘅芜最断肠。

春娘词二首 其一

清代 张廷寿

种得杨柳叶,年年绿满枝。非关隔望眼,偏许斗要支。

唐宫词三首 其三

清代 张廷寿

霓裳一曲韵悠扬,天上人间乐未央。却笑连宵烽火急,三郎犹自捉迷藏。

回籍营葬时方客寄海陵二首 其二

清代 张廷寿

元真居处本无家,风雨尘埃志可嗟。自是孤飞难及远,谁令两鬓易添华。

依人漫逐浮云薄,失路须防曲径斜。剑气销沈名利去,输他渔父问鱼虾。

泰州晓发

清代 张廷寿

晓起催残梦,窗灯火半明。鞭丝调马疾,襆被压舟轻。

澹月落孤影,荒鸡唱一声。行行冲雾去,盻见日东生。

题曹秉生小照

清代 张廷寿

年少遨游京国,翩然又念家山。调得养花心手,枯荣开落人间。

江上古迹四咏 其二 胥歌村

清代 张廷寿

阳春白雪倩谁调,楚客当年夜度昭。故国河山悲击剑,英雄途路怅吹箫。

风寒芦渚馀生寄,月落苏台一梦遥。三尺属镂千古恨,至今怒涌浙江潮。

唐宫词三首 其二

清代 张廷寿

无愁天子在房州,何事迎銮乏远谋。不记庐陵幽废日,宫中亲自点牙筹。

阅历二首 其二

清代 张廷寿

阅历风霜岁变更,长镵在手万缘轻。蟾辉照见婆娑影,疑是山妻饷晚耕。

狼山竹枝词三首 其一

清代 张廷寿

桃花峪口花争发,药草湾头草乱生。正是清明好天气,大家都唱踏步行。

淮阴侯二首 其一

清代 张廷寿

世间恨事宁有此,韩侯乃不如雍齿。雍齿无功犹得侯,韩侯功成竟诛死。

请假王制全齐为,汉树威望臣心非。有携赤帝大怒良蹑足,勋业愈高死愈速。

不听蒯彻争龙兴,肯助陈豨效羝触。迎銮云梦甘成禽,臣罪当诛亦可赎。

未央罗织断身首,功狗功人同一哭。人谓太公一块肉,分我杯羹帝心毒。

高鸟既尽弓不藏,祗一功臣宜赤族。我读求贤诏、猛士歌,始知杀信良由后意多。

钟室沈冤帝亦悟,牝鸡司晨奈尔何。吁嗟汉天子,畏雉如畏虎。

吁嗟汉昭阳,制龙如制羊。拔龙爪牙去龙角,囚何醢越诛韩王。

韩能兴汉必复汉,不尔产禄何由强。君不见戚姬人彘赵王死,万乘莫保妾与子,何况王孙一国士。

谢文节号钟琴歌

清代 张廷寿

峄山之桐高不俯,风雨呵不蛟龙舞。山灵削作东山琴,从此精诚万万古。

其名一十有六字,言言如出公肺腑。其旁更有叠山字,云是当年公手补。

吁嗟此琴尔何不伴诸葛居隆中,抱膝遂定三分功。

而独长依海上孤臣踪,琴之遇兮亦何穷。吁嗟此琴,尔何不为王门戴逵有,一朝破轸又谁咎。

而独追随附公以不朽,琴之寿兮又何久。一弹兮洋洋,羁身茶坂心悲伤。

再弹兮脉脉,苦忆不堂远相隔。三弹四弹兮凄以哀,天心已去兮不可回。

赵家宫殿兮付离黍,厓山战舰兮成飞灰。别馆兮徘徊,采薇蕨兮唐石山隈。

愿寻乾净之黄土兮抱夜月,而独上夫泉台。

淮阴侯二首 其二

清代 张廷寿

矫矫韩侯孰知己,前惟漂母后吕雉。无侯刘忽诸有侯,吕侯功成竟诛死。

母能活侯雉杀侯,生死英雄两女子。汉高祖,萧相国,知侯只得皮毛耳。

国士乃为执戟郎,项籍重瞳宜愧死。

晤丹徒谈玉笙明经 其二

清代 张廷寿

说剑论琴两裸虫,萍踪难得此心同。重阳节后情何限,江上峰青一棹东。

吊骆义乌墓二首 其二

清代 张廷寿

晓发军山日正初,墓门松柏自扶疏。先生落魄终全节,敢笑裴公藻鉴虚。

张廷寿

张廷寿

原名紫文,字少槎,号曼生,又号曼仙,元灏子,同治丙寅岁贡。著有独学庵诗草。少槎姑丈为月槎先生令子。悔余老人宅相才高学博,弱冠知名,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惟恃才傲物不谐于俗。惜中年以前诗作,散佚殆尽,友人陈季鸣竭力搜罗,得若干首为一集,并从燕侨斋偶存稿中得序一篇,冠之于首以待梓云。► 5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