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泰州晓发

泰州晓发

清代 张廷寿

晓起催残梦,窗灯火半明。鞭丝调马疾,襆被压舟轻。

澹月落孤影,荒鸡唱一声。行行冲雾去,盻见日东生。

诗人张廷寿的古诗

晤丹徒谈玉笙明经

清代 张廷寿

天涯等是下场人,已分荒寒寄此身。君病疏狂我疏懒,一般沦落在风尘。

如皋朱鞠裳茂才

清代 张廷寿

梧桐深青丹桂芳,华堂帘幕悬秋光。美人遥夜耀明妆,风裾雾縠鸣佩珰。

修眉星的神扬扬,昆田玉拨映金梁。不为君歌伊与凉,亦不为君舞凤凰。

屏山十二云锦张,为君婉娈陈缥缃。书仓富过湘东王,潜心玩索皆琳琅。

花然锦帐犹未央,琼枝璧月争辉煌。我闻洛阳卢文房,妻子但解舂黄粱。

如君风雅偕则臧,艳福仙姿谁颉颃。振衣应作三日香,读书肯悔十年偿。

须臾云海沈苍茫,但听鸣鸡唤晓霜。

童乌行

清代 张廷寿

南山有高树,寒乌夜绕之。寒食哺其子,呜呜长不离。

一旦母乌死,儿乌恻然悲。昔雏居有巢,今雏宿无枝。

昔雏腹常饱,今雏啼恒饥。风雨雏何依,稻粱雏何知。

折翼坠崖下,尔雏诚何为。愿从母乌去,肯受他雏欺。

题秦淮女子赵小燕怜影图八解

清代 张廷寿

燕燕复燕燕,飞飞入谁家。昔依庭中树,今逐陌上花。

一入平康里,新愁上蛾眉。多恐章台柳,攀析轻薄儿。

不是郑交甫,谁遗神女珠。欲谐百年会,自解绣罗襦。

锦纹双鸳鸯,拍拍戏横塘。翻惜野鸳鸯,不如家凤凰。

凤毛有五色,文采映清晖。一朝不相顾,雄雌各自飞。

欢去皖公山,妄住小姑溪。溪山镇相望,只听鹧鸪啼。

八月湖水碧,悠悠送远愁。不见旧时剑,使妾双泪流。

故人已如故,新人犹自新。山路夕阳下,可怜杨柳春。

重游狼山题壁

清代 张廷寿

去年八月秋风高,大江欲捲银波涛。故人邀我登寒皋,芒屩踏遍灵山鳌。

兹山浮图接云汉,地维永镇天柱牢。诜乎云烟倚朱槛,凉飔吹人森毫毛。

归来一病卧夕景,耳中犹闻声滔滔。今春游山兴尚豪,举足欲上心先忉。

笑我不敢淩绝顶,题诗塔下还周遭。山鸟斜飞入松影,一声清磬收吟毫。

今我

清代 张廷寿

今我忽不乐,东风吹罗裳。东子隔朝夕,焉能返故乡。

屏营念良夜,忧思断中肠。凉露迫林薄,明月回虚廊。

寒螀壁中鸣,归雁天际翔。岁晚感萧瑟,回身入空房。

欲采芙蓉枝,道路阻且长。

江上古迹四咏 其四 文选楼

清代 张廷寿

萧梁宫井已沈浮,此地空沈帝子楼。红豆开残三月暮,珠帘捲入六朝秋。

山中景色烟云过,劫后文章日月留。每到登临一惆怅,繁华何必问扬州。

吊骆义乌墓二首 其二

清代 张廷寿

晓发军山日正初,墓门松柏自扶疏。先生落魄终全节,敢笑裴公藻鉴虚。

女寄生殇

清代 张廷寿

弱质难延寿,空招紫玉魂。昙花惟有影,芝草本无根。

宿雨浮朝雾,秋风淡夕暄。凄凉一盂饭,孤冢自黄昏。

回籍营葬时方客寄海陵二首 其一

清代 张廷寿

漂泊浮萍一叶身,天荒地老最伤神。谁知云外有归子,只恐江头无故人。

璧重千金虽返赵,楼空万卷已烧秦。后来心事如麻起,独对斜晖泪满巾。

毛义檄

清代 张廷寿

毛义捧檄色然喜,张公掉头去不已。仲氏列鼎心骨悲,不如百里走负米。

天阙西北地南倾,思欲补之嗟晚矣。不复更仕终母忧,自古纯臣必孝子。

温峤之裾姜维书,二毛斑斑潘岳舆。

题曹秉生小照

清代 张廷寿

年少遨游京国,翩然又念家山。调得养花心手,枯荣开落人间。

壶园中秋待月四首 其二

清代 张廷寿

悠然拨雾见青天,丹桂飘香客未眠。玉斧仙人如有意,破除凡例不论钱。

狼山望海

清代 张廷寿

登山不望海,譬如登培塿。望海不登山,譬如望涯涘。

东南佳气森郁盘,五山屹峙何巑岏。大海到此乃一束,屈曲盘旋回紫澜。

冯夷鼓浪涌不去,六鳌戴之安于磐。波涛极目渺无际,奔雷激电鸣江干。

万窍怒号木尽亚,天风琅琅催心肝。须臾落日晶光寒,眼前忽掷双金丸。

痴龙昨夜睡初觉,疑是明珠势欲抟。匹练横飞数千丈,雪花捲入浮云端。

管窥指测岂足念,登山望海斯大观。迂儒愁苦不得意,出门那识天地宽。

未知当著几雨屐,山头且取杯中乾。

阅历二首 其一

清代 张廷寿

一盏寒灯照古今,诗人忠厚有遗音。幽忧自写呻吟语,犹是文章报国心。

阅历二首 其二

清代 张廷寿

阅历风霜岁变更,长镵在手万缘轻。蟾辉照见婆娑影,疑是山妻饷晚耕。

唐宫词三首 其三

清代 张廷寿

霓裳一曲韵悠扬,天上人间乐未央。却笑连宵烽火急,三郎犹自捉迷藏。

壶园中秋待月四首 其三

清代 张廷寿

清光今夜十分满,谁道扬州只二分。多少往来名利客,笙歌忍向月中闻。

狼山竹枝词三首 其一

清代 张廷寿

桃花峪口花争发,药草湾头草乱生。正是清明好天气,大家都唱踏步行。

张廷寿

张廷寿

原名紫文,字少槎,号曼生,又号曼仙,元灏子,同治丙寅岁贡。著有独学庵诗草。少槎姑丈为月槎先生令子。悔余老人宅相才高学博,弱冠知名,有诗书画三绝之称,惟恃才傲物不谐于俗。惜中年以前诗作,散佚殆尽,友人陈季鸣竭力搜罗,得若干首为一集,并从燕侨斋偶存稿中得序一篇,冠之于首以待梓云。► 54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豫ICP备12004074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