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赠故人马子乔诗

赠故人马子乔诗

南北朝 鲍照

松生陇坂上。
百尺下无枝。
东南望河尾。
西北隐昆崖。
野风振山籁。
朋鸟夜惊离。
悲凉贯年节。
葱翠恒若斯。
安得草木心。
不怨寒暑移。

诗人鲍照的古诗

代挽歌

南北朝 鲍照

独处重冥下。
忆昔登高台。
傲岸平生中。
不为物所裁。
埏门只复闭。
白蚁相将来。
生时芳兰体。
小虫今为灾。
玄鬓无复根。
枯髅依青苔。
忆昔好饮酒。
素盘进青梅。
彭韩及廉蔺。
畴昔已成灰。
壮士皆死尽。
余人安在哉。

登黄鹤矶诗

南北朝 鲍照

木落江渡寒。
鴈还风送秋。
临流断商弦。
瞰川悲棹讴。
适郢无东辕。
还夏有西浮。
三崖隐丹磴。
九派引沧流。
泪竹感湘别。
弄珠怀汉游。
岂伊药饵泰。
得夺旅人忧。

还都至三山望石头城诗

南北朝 鲍照

泉源安首流。
川末澄远波。
晨光被水族。
晓气歇林阿。
两江皎平逈。
三山郁骈罗。
南帆望越峤。
北榜指齐河。
关扃绕天邑。
襟带抱尊华。
长城非壑崄。
峻岨似荆芽。
攒楼贯白日。
摛堞隐丹霞。
征夫喜观国。
游子迟见家。
流连入京引。
踯躅望乡歌。
弥前叹景促。
逾近勌路多。
偕萃犹如兹。
弘易将谓何。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 其一

南北朝 鲍照

欲宦乏王事,结主远恩私。为身不为名,散书徒满帷。

连冰上冬月,披雪拾园葵。圣灵烛区外,小臣良见遗。

夜听妓诗二首 其二

南北朝 鲍照

兰膏消耗夜转多,乱筵杂坐更弦歌。倾情逐节宁不苦,特为盛年惜容华。

代淮南

南北朝 鲍照

朱城九门门九开。
愿逐明月入君怀。
入君怀。
结君佩。
怨君恨君恃君爱。
筑城思坚剑思利。
同盛同衰莫相弃。

学刘公干体诗五首 其五

南北朝 鲍照

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北园有细草,当昼正含霜。

乖荣顿如此,何用独芬芳。抽琴为尔歌,弦断不成章。

代别鹤操

南北朝 鲍照

双鹤俱起时。
徘徊沧海间。
长弄若天汉。
轻躯似云悬。
幽客时结侣。
提携游三山。
青缴凌瑶台。
丹罗笼紫烟。
海上悲风急。
三山多云雾。
散乱一相失。
惊孤不得住。
缅然日月驰。
远矣绝音仪。
有愿而不遂。
无怨以生离。
鹿鸣在深草。
蝉鸣隐高枝。
心自有所存。
旁人那得知。

夜听妓诗二首 其一

南北朝 鲍照

夜来坐几时,银汉倾露落。澄沧入闺景,葳蕤被园藿。

丝管感暮情,哀音绕梁作。芳盛不可恒,及岁共为乐。

天明坐当散,琴酒驶弦酌。

还都道中诗

南北朝 鲍照

风急讯湾浦。
装高偃樯舳。
夕听江上波。
远极千里目。
寒律惊穷蹊。
爽气起乔木。
隐隐日没岫。
瑟瑟风发谷。
鸟还暮林諠。
潮上水结洑。
夜分霜下凄。
悲端出遥陆。
愁来攒人怀。
覉心苦独宿。

登大雷岸与妹书

南北朝 鲍照

吾自发寒雨,全行日少,加秋潦浩汗,山溪猥至,渡泝无边,险径游历,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始以今日食时,仅及大雷。涂登千里,日逾十晨,严霜惨节,悲风断肌,去亲为客,如何如何!

向因涉顿,凭观川陆;遨神清渚,流睇方曛;东顾五州之隔,西眺九派之分;窥地门之绝景,望天际之孤云。长图大念,隐心者久矣。

南则积山万状,负气争高,含霞饮景,参差代雄,淩跨长陇,前后相属,带天有匝,横地无穷;东则砥原远隰,亡端靡际,寒蓬夕卷,古树云平,旋风四起,思鸟群归,静听无闻,极视不见。北则陂池潜演,湖脉通连,苎蒿攸积,菰芦所繁,栖波之鸟,水化之虫,智吞愚,强捕小,号噪惊聒,纷乎其中;西则回江永指,长波天合,滔滔何穷,漫漫安竭?创古迄今,舳舻相接。思尽波涛,悲满潭壑。烟归八表,终为野尘。而是注集,长写不测,修灵浩荡,知其何故哉?

西南望庐山,又特惊异。基压江潮,峰与辰汉相接。上常积云霞,雕锦缛。若华夕曜,岩泽气通,传明散彩,赫似绛天。左右青霭,表里紫霄。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信可以神居帝郊,镇控湘汉者也。

若潀洞所积,溪壑所射,鼓怒之所豗击,涌澓之所宕涤,则上穷荻浦,下至狶洲;南薄燕

上浔阳还都道中作诗

南北朝 鲍照

昨夜宿南陵。
今旦入芦洲。
客行惜日月。
崩波不可留。
侵星赴早路。
毕景逐前俦。
鳞鳞久云起。
猎猎晚风遒。
腾沙郁黄雾。
翻浪扬白鸥。
登舻眺淮甸。
掩泣望荆流。
绝目尽平原。
时见远烟浮。
倐忽坐还合。
俄思甚兼秋。
未尝违户庭。
安能千里游。
谁令乏古节。
贻此越乡忧。

中兴歌十首 其九

南北朝 鲍照

襄阳是小地,寿阳非帝城。今日中兴乐,遥冶在上京。

拟行路难·其四

南北朝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侍宴覆舟山诗二首 其二

南北朝 鲍照

繁霜飞玉闼,爱景丽皇州。清跸戒驰路,羽盖伫宣游。

礼居既崇盛,嵓崄信环周。礼俗陶德声,昌会溢民讴。

惭无胜化质,谬从云雨浮。

古辞

南北朝 鲍照

容华不待年。
何为客游梁。
九月寒阴合。
悲风断君肠。
叹息空房妇。
幽思坐自伤。
劳心结远路。
惆怅独未央。

赠傅都曹别

南北朝 鲍照

轻鸿戏江潭,孤雁集洲沚。
邂逅两相亲,缘念共无已。
风雨好东西,一隔顿万里。
追忆栖宿时,声容满心耳。
落日川渚寒,愁云绕天起。
短翮不能翔,徘徊烟雾里。

侍宴覆舟山诗二首

南北朝 鲍照

息雨清上郊,开云照中县。游轩越丹居,晖烛集凉殿。

凌高跻飞楹,追焱起流宴。

拟行路难十八首

南北朝 鲍照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帐,九华蒲萄之锦衾。
红颜零落岁将暮,寒光宛转时欲沉。
愿君裁悲且减思,听我扺节行路吟。
不见柏梁、铜雀上,宁闻古时清吹音。

洛阳名工铸为金博山,千斵复万镂,上刻秦女携手仙。
承君清夜之欢娱,列置帐里明烛前。
外发龙鳞之丹彩,内含麝芬之紫烟。
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

璇闺玉墀上椒阁,文窗绣户垂罗幕。
中有一人字金兰,被服纤罗采芳藿。
春燕差池风散梅,开帏对景弄禽爵。
含歌揽涕恒抱愁,人生几时得为乐。
宁作野中之双凫,不愿云间之别鹤。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君不见河边草,冬时枯死春满道。
君不见城上日,今暝没尽去,明朝复更出。
今我何时当得然,一去永灭入黄泉。
人生苦多欢乐少,意气敷腴在盛年。
且愿得志数相就,床头恒有沽酒钱。
功名竹帛非我事,存亡贵贱付皇天。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愁思忽而至,跨马出北门。
举头四顾望,但见松柏荆棘郁樽樽。
中有一鸟名杜鹃,言是古时蜀帝魂。
声音哀苦鸣不息,羽毛憔悴似人髠。
飞走树间啄虫蚁,岂忆往日天子尊。
念此死生变化非常理,中心恻怆不能言。

中庭五株桃,一株先作花。
阳春妖冶二三月,从风簸荡落西家。
西家思妇见悲惋,零泪沾衣抚心叹。
初送我君出户时,何言淹留节回换。
床席生尘明镜垢,纤腰瘦削发蓬乱。
人生不得恒称悲,惆怅徙倚至夜半。

锉蘖染黄丝,黄丝历乱不可治。
昔我与君始相值,尔时自谓可君意。
结带与我言,死生好恶不相置。
今日见我颜色衰,意中索寞与先异。
还君金钗瑇瑁簪,不忍见之益愁思。

君不见蕣华不终朝,须臾淹冉零落销。
盛年妖艳浮华辈,不久亦当诣冢头。
一去无还期,千秋万岁无音词。
孤魂茕茕空陇间,独魄徘徊遶坟基。
但闻风声野鸟吟,忆平生盛年时。
为此令人多悲悒,君当纵意自熙怡。

君不见枯箨走阶庭,何时复青著故茎。
君不见亡灵蒙享祀,何时倾杯竭壶罂。
君当见此起忧思,宁及得与时人争。
人生倐忽如绝电,华年盛德几时见。
但令纵意存高尚,旨酒嘉肴相胥讌。
持此从朝竟夕暮,差得亡忧消愁怖。
胡为惆怅不得已,难尽此曲令君忤。

今年阳初花满林,明年冬末雪盈岑。
推移代谢纷交转,我君边戍独稽沉。
执袂分别已三载,迩来寂淹无分音。
朝悲惨惨遂成滴,暮思遶遶最伤心。
膏沐芳余久不御,蓬首乱鬓不设簪。
徒飞轻埃舞空帷,粉筐黛器靡复遗。
自生留世苦不幸,心中惕惕恒怀悲。

春禽喈喈旦暮鸣,最伤君子忧思情。
我初辞家从军侨,荣志溢气干云霄。
流浪渐冉经三龄,忽有白发素髭生。
今暮临水拔已尽,明日对镜复已盈。
但恐羁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
每怀旧乡野,念我旧人多悲声。
忽见过客问何我,宁知我家在南城。
答云我曾居君乡,知君游宦在此城。
我行离邑已万里,今方羁役去远征。
来时闻君妇,闺中孀居独宿有贞名。
亦云悲朝泣闲房,又闻暮思泪沾裳。
形容憔悴非昔悦,蓬鬓衰颜不复妆。
见此令人有余悲,当愿君怀不暂忘。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
故乡窅窅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
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
听此愁人兮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
将死胡马迹,宁见妻子难。
男儿生世轗轲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

君不见柏梁台,今日丘墟生草莱。
君不见阿房宫,寒云泽雉栖其中。
歌妓舞女今谁在,高坟垒垒满山隅。
长袖纷纷徒竞世,非我昔时千金躯。
随酒逐乐任意去,莫令含叹下黄垆。

君不见冰上霜,表里阴且寒。
虽蒙朝日照,信得几时安。
民生故如此,谁令摧折强相看。
年去年来自如削,白发零落不胜冠。

君不见春鸟初至时,百草含青俱作花。
寒风萧索一旦至,竟得几时保光华。
日月流迈不相饶,令我愁思怨恨多。

诸君莫叹贫,富贵不由人。
丈夫四十强而仕,余当二十弱冠辰。
莫言草木委冬雪,会应苏息遇阳春。
对酒叙长篇,穷途运命委皇天。
但愿樽中酒酝满,莫惜床头百个钱。
直得优游卒一岁,何劳辛苦事百年。

中兴歌十首 其四

南北朝 鲍照

白日照前窗,玲珑绮罗中。美人掩轻扇,含思歌春风。

鲍照

鲍照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190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