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羽
积雨限游步,超然怀远观。虽微千仞冈,孤岑且流玩。
冀展东山望,一写川上叹。如何方此时,气雾郁未散。
玄云蔽白日,八表洞漫漫。川原近莫觌,安能□云汉。
耳目既罕适,沉忧将何缓。感兹一以悟,滞景中自乱。
内照苟昭旷,通蔽非所间。由来君子道,尸居或龙见。
伏雌乃默化,何必收摇翰。去矣齐物变,卑栖永遗患。
荒村无四邻茅斋深夜雨田犬时一鸣厨人时中语
十载湖边客,何人伴杖藜。登山临水兴,惟有阿通知。
杂诗十一首并序 其八
青青女贞树,霜霰不改柯。托根一失所,罹此霖潦多。
高枝委为薪,落叶掩庭阿。弱柳对门植,秀色一何佳。
物性固有常,变幻其奈何。
山居七咏题画送周伯阳 其二 白石坞
秀出众峰顶,寻常云雾里。上有万年松,食之令不死。
青弁云林图
题云山图八首 其三
郢水不可极,荆门望渐微。青山将落照,偏映酒家扉。
渔梁夜争渡,知是醉巫归。
寄方员外
萧散任天真,浑忘是病身。问安多省吏,投宿半乡人。
尘锁藏书阁,风翻滤药巾。未应长闭户,憔悴过今春。
题云山图八首 其七
寒烟远轻素,斜日在高峰。但闻猿鸟响,更无尘土踪。
山僧暝投寺,迢递来清钟。
山居七咏题画送周伯阳 其三 茅坞
涧路行将尽,高阁倚空虚。月明万籁尽,空山闻读书。
赠义兴宣疡医
独夜闻雪
亦知雪意就,向夕足寒云。茅山夜自掩,孤枕梦回闻。
暗飞方瑟瑟,睡起看纷纷。却忆梁园客,既醉复能文。
赠景山中道立(寺在菁山东北高山上,今废)
题倭扇
赐从天苑秘,来涉云涛远。入握体还藏,向风机自展。
岂无白团扇,能舒不能卷。洗马手中持,终朝陪凤辇。
题采苓子卷
春山霭众绿,灵苗何处寻。孤芳不自掩,迢递入幽襟。
搴条繁露散,濯根寒涧深。持此当朝茹,潘斋延道心。
题徐士元所画□面
营丘老山百世师,后来学世有郭熙。寒林平远世岂有,往往赝本传其疑。
吴兴徐卿好心手,貌得郭熙定真否。二三野人长松下,茅屋正对青山口。
前世回顾后世恭,抱琴伛偻随孤童。世间岂复有此辈,定是栗里柴桑翁。
请君更试虎头笔,为写我象参其中。
孙景翔幽居
碧岫晴云图
岚深山影寒,樵响不知处。绿树早莺时,千峰一家住。
四贤诗 其三
刺史放衙早,轻舟泛碧池。祗应官事了,来写放生碑。
客中奉怀竹溪游好四首 其四 钧德贰令
君方还邑里,我复离家园。交臂仍相识,伤心孰与论。
过桥闻访寺,带雨共归村。别后交游冷,唯应独闭门。
杂题 其二
竿棹每随身,情于白鸟亲。一蓑江上老,阅尽往来人。
杂诗十一首并序 其三
蜀严好沉冥,日食止百钱。卜筮人所轻,久之操弥坚。
君子有所贵,乃不在当年。百世有知音,何必钟期然。
子云太区区,誉之公侯间。卑哉益州牧,乃欲吏高贤。
岂无王侯贵,敢见不敢言。斯道诚两得,永为后世传。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围城中怀友二首 其二 莘野
围城中怀友二首 其一 李讷
刘伶谢安陶潜王羲之像 其二
题唐子华云山歌
吴宫春词拟王建
秋斋早起
寓徐给事宅观旧所植竹树怆然有怀
胡廷晖画
金华道中送郑邴文东归
纪行诗八首 其六 高邮城
梅花初月楼歌
雨后登望
杂诗十一首并序 其七
长洲行送黄茂宰之官长洲
元日晓祀
杏隐
挽杨宪府孟载(二首)
方园杂咏十二首 其四 芷径
隐者山房
游方山观梅
行路难·君翁见富家翁
寄题天目山房歌
杂题 其五
海会僧房
闰七月七夕
客夜怀王英甫
王元章墨梅
山阴晓发寄暨阳旧友
题云山图八首 其五
塞马图 其二
途中遇唐凯酌别前山
题秋月楼
题云山图八首 其八
玄览堂
赠胡若海
竹雨轩
寄题北山堂
题倪云林竹枝
怀景佺师
雪中怀周大使倬
月夜舟行入金山
双节堂
菁山石梯阁与方二彝徐七贲周二复夜坐陪赋
悼高青丘季迪(三首)
苏小坟
秋夜卧病
拟过园隐阻雨
耕樵轩题寄徐良夫
杂诗十一首并序 其十一
题渊明白衣送酒图
十月一日从幸太平门阅武应制
登吴山西番大成寺阁
雨后戴山游眺偕黄孝廉陈茂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