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羽
楼近素娥宫,凉宵昼日同。象筵看似水,碧瓦映疑空。
曲宴怜规满,冲情苦□中。不见陈王苑,委照绿苔中。
秋斋早起
四贤诗 其三
刺史放衙早,轻舟泛碧池。祗应官事了,来写放生碑。
倪元镇画竹沈御史所藏
寄金子敬
束发事边庭,雕弓白羽翎。老知农有味,病恶药无灵。
为客□三径,教儿诵五经。定应琴酒罢,余兴到丹青。
闰七月七夕
巧侣重招邀,朱楼映晚霄。凤机仍歇杼,鹊翼再成桥。
云幄香犹在,霞衣泪未消。帝应怜别怨,暂许闰年饶。
秋日登戴山佛阁
送同行省亲
行路难·君翁见富家翁
杂诗十一首并序 其八
青青女贞树,霜霰不改柯。托根一失所,罹此霖潦多。
高枝委为薪,落叶掩庭阿。弱柳对门植,秀色一何佳。
物性固有常,变幻其奈何。
续怀友诗五首 其四 高征君
予既迁山郡,子亦返郊园。两地花俱发,离愁春共繁。
已罢临池赏,仍睽倾座言。从来作者意,寂寞向谁论。
月潭试茶
乞火从山妇,临流煮涧芳。怪来泉味好,并带落花香。
寄述古道上人
选佛场中让长年,爱投静刹寄高禅。法身谩应人天供,世谛兼通内外篇。
月照袈裟行道遍,华飞如意说经圆。闻师剩有藏书在,拟借邻房未有缘。
画云山歌
舟中闻歌
何处清歌短更长,渚风沙雨共凄凉。不须直向天涯听,一日辞家已断肠。
寄灵隐良泐二长老
两禅相对一灯悬,鹫岭龙宫地悄然。七百年来无好句,泉声空绕寺门前。
咏斋前紫薇花
彼美掖垣秀,遗此荒园中。赋质非有异,置身偶不同。
屡供樵爨余,生条幸不穷。蒙茏委榛莽,灌溉哄人工。
谓同众卉弃,忽有孤花红。□长不择地,始知元化工。
褰衣绕清癯,轻香散晨风。似感幽士知,芳意默自通。
一闻清露翻,预恐彩云空。等是荣谢理,何待植南宫。
赠唐师善父
过吴即景
纪行十首 龟山
送莫翥入郭知还溪居 其一
举世皆如醉,何人独爱才。余虽识君者,相对亦徒哉。
落日收书卷,凉风送酒杯。纷纷俗中恶,空谷迟重来。
张羽
张羽(1333-1385)元末明初文人。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与高启、杨基、徐贲称为“吴中四杰”,又与高启、王行、徐贲等十人,人称“北郭十才子”,亦为明初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张羽好著述,文辞精洁典雅,诗咏深思冶炼,朴实含华。书法纤婉有异趣,仿佛谢庄月赋。隶书效法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虽未精极,却能离俗而入于雅。画山水法米氏父子及高克恭,笔力苍秀,品在方从义上。
唐叔良溪居
古诗三十二韵奉寄兰室居士袁省掾
题萱
双驭图
玄览堂
十月一日从幸太平门阅武应制
立春吴黄二友皆有作率尔同赋
寄题兰室柳湖归隐图
悼高青丘季迪(三首)
川上暮归
秋郊行玩
杂诗(三首)
九日登道场山同吴逸人赋
观魏武纪有感
送莫翥入郭知还溪居(二首)
续怀友(五首。并序)
送胡宗禹之播州驿丞
纪行诗八首 其八 龟山
寄金许二文学
题蕉 其一
寄钱唐吴山人
秋夜宿僧院
送沈孝廉读书天屏山
题赵彦征作弁山卷
寓戴山僧舍
杂拟二首 其二
古朴树歌
余扁所寓山堂为清晏盖摘右军帖中语也蜀山隐君为书三大字刻着楣间 ...
松下晓栉
皋亭有感
小游仙四首 其三
赠义兴宣疡医
寄吴隐君
三月三日期黄许二山人游览不至因寄
送方员外力出归吴兴
杂诗十一首并序 其六
怀故妻及亡儿 其二
节妇诗
客夜怀王英甫
陈仲美夏木图
石门道中得石字
题琅琊亭
林下烧笋
小游仙四首 其四
兰室五咏 其三 芽
正月晦日雪
松阴梦词
送刘孝廉入蜀
咸阳宫行(并序)
陪方征君月游
独夜闻雪
塞马图 其二
登桐坞后岩
林皋秋色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