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张翥
送李孟端奉祀天妃祠北归
万里函香出汉廷,楚江南下越山青。祠光夜现天妃火,骑气秋瞻使者星。
三岛凤麟环碧海,九关虎豹隔青冥。君才宜掌丝纶美,为述文章袭六经。
送上清道士李自宾归山
归去青溪点易窗,仙林如子世难双。丹藏虎豹千山雪,剑度鱼龙万里江。
别洞苔花分石路,古坛松子落岩淙。道人不用寻烟火,术煎经冬正满缸。
清明日大风雨
阴霾连日恶风生,老去愁风骨亦惊。天色昏昏转黄浊,春光冉冉又清明。
邻家醁酒初开瓮,游女香车不出城。须为杏花赊一醉,谁家园里有莺声。
水调歌头 御何舟中
泊隆兴章江门
把酒西风里,挂帆南斗傍。夕阳城角尽,人影水中长。
问俗劳羁旅,干时儗俊良。平生槎上意,漂转益难忘。
辛巳二月朔登悯忠阁
百级危梯溯碧空,凭阑浩浩纳长风。金银宫阙诸天上,锦绣山川一气中。
事往前朝僧自老,魂来沧海鬼犹雄。只怜春色城南苑,寂寞馀花落旧红。
王贞妇
青枫岭头石色赤,岭下
乐平刘复初隐居四咏 其三 饮酒
酿法传将道士家,春醪一士采松花。常时野坐开新瓮,几度山行载后车。
忤客有谁焚醉日,学仙何处饮流霞。明朝又觅南邻伴,还汲清泉洗石洼。
门有车马客行 其二
为客一鼓云何,慷慨起舞悲歌。巨鱼出听凉波,鸣鸟徘徊庭柯。
癸酉人日雨中
积雨将谋雪,新年未入春。半生如过客,七日又逢人。
采胜天花小,香醪玉色醇。多忧亦何事,适意任天真。
抱素子作自适图求题
隐者抱幽素,独行穿杳冥。有诗吟木客,无驾勒山灵。
寒涧流沙白,秋云入竹青。携琴向何处,弹与野猿听。
怀翟文中
君留越甸长怀我,我在京华几梦君。佳句每从愁里得,远书忽向病中闻。
船来海口人争岸,兵满淮南火照云。今日临风倍凄断,白头清泪共纷纷。
题冯士启士可藏书堂
不惜黄金为买书,要令弦买被乡闾。圣贤事业千年上,经史文章万卷馀。
借送讵论鸱有酒,收藏长爱蠹无鱼。他时许下成精舍,岳麓匡山恐未如。
上元宿通州杨原诚寓宅
禁城东下一川平,杳杳烟川淡淡晴。风滚暗尘羊角转,水披残冻鸭头生。
离居有酒春堪醉,小市无灯月自明。还忆故园今夕赏,玉人花底共吹笙。
菩萨蛮 赠雁
寄越能仁用章俊禅师
晚节丛林道欲孤,喜公赤子服于菟。千岩万壑平安否,淡饭长斋饱得无。
坐观山童窥止水,讲经龙女献明珠。沃洲胜会还堪继,岂独东林有社图。
冯秀才伯学以丹青小景山水求题
沙禽毛羽新,来往采桑津。野水碧于草,桃花红照人。
徘徊远山暮,窈窕江南春。芳思不可极,悠然怀钓纶。
送绝宗继讲师住大雄寺
大展三衣古道场,真人高拱殿中央。曼陀雨散天花落,薰陆烟生石乳香。
纚纚风雷飞讲舌,耽耽龙象绕禅床。师行不废宗雷社,会觅篮舆到上方。
今我不乐三章章五句 其三
月白西南星宿稀,巷无行人蝙蝠飞。步檐萧萧露沾衣,目断天涯遍芳草,王孙不归春自归。
挽张伯雨宗契 其二
鹿巾曾入紫宸朝,归向名山驻绿轺。龟脱生筒无俗累,鹤存瘦骨有仙标。
三元饥饭杯犹在,五色香烟火已消。应复神游易仙馆,人间楚些若为招。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478篇诗文
谒金门 寒食临川平塘道中
喜雪答鹤斋薛逸人
廉子祐归省金陵且就秋试作三绝句赠别 其一
大年仙人乐天遗雷符一卷为题
婆罗门引 七月望,西湖舟中观水灯,一鼓归
寄别陈渭叟
上清薛茂弘虞内翰以鹤斋号之为赋
北归四月一日舟至市泾
今我不乐三章章五句 其二
送崔让士良都事江淮行省
临江仙 次韵山村先生赋柳
江山览胜楼
望江
悲寒风
多丽 为友生书所见
七忆 其三 忆会稽
八声甘州 秋日西湖泛舟,午后遇雨
送涂茂才北游
归武林冒雨至练市韩伯清庄
玉山墨工魏元德名一时赠之以诗
送范准堂住天台法轮寺
次石门驿
行香子·扰扰阎浮
送刘贞庭总管之嘉禾
次韵题大雷山桃源汪氏桃隐 其二
乙巳初度
雷火焚故宫白塔
送泐季潭游天台并送渊侍者归天台二首 其二
秋日独行便上偶至清修寺
上京秋日三首 其一
阳曲义士薛氏旌表诗卷
云松巢为翰林学士王公俨作
正月九日夜雪甚寒
定风波 昆山路漕席上
玉蝴蝶 春梦
寄野庵察罕平章
石头城用萨天锡韵
清明日到陈庄
洞仙歌 辛巳岁燕城初度
送燕山杨文周之汾州教授
壬申元日大雪二日立春晴景豁然春宴有作
分题投书浦送沙彦文架阁之江西
予京居廿稔始置屋灵椿坊衰老畏寒始制青鼠袍且久乏马始作一车出入 ...
成居竹有书报甥傅君亮至扬州言其家与外表舅吴仲益及妇家二叔学生 ...
惜分飞 写梦
摸鱼儿 临川春游,连日病酒,赋此止之
闻董孟起副枢乃弟鄂霄院判凶讣哭之二首 其二
九日燕允孚森玉轩醉中感怀
沁园春 泉南初度,伯时将北归,诸友宴次,
寒漏明次韵王子常
送刘彦基奉宗师命访求道德经注
送道士张一无还安仁省亲
金缕词 送王季境还广陵
送张惟善使还上清宫
扫花游 落红
寄题杜原父怀友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