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张翥
清华公子并骑龙,直过蓬莱第一峰。亲见海中城阙好,半栽玉树半芙蓉。
定风波 商角调 商角调 西江客舍
乐平刘复初隐居四咏 其三 饮酒
酿法传将道士家,春醪一士采松花。常时野坐开新瓮,几度山行载后车。
忤客有谁焚醉日,学仙何处饮流霞。明朝又觅南邻伴,还汲清泉洗石洼。
水龙吟 西池败荷
水宫仙子归来,为谁独立西风背。凌波梦断,可怜零落,一奁环佩。
雨叶敲寒,露房倒影,秋声惊碎。问西亭翠被,将愁何处,空留得,余香在。
最爱双飞白鹭,镇相依、蓼边萍外。舞衫歌扇,有人绣出,水情云态。
西子湖边,越娘舟上,忆曾同采。甚人今未老,花应依旧,约明年再。
瓦棺寺
脩竹长松昼寂然,梵宫高阁起中天。虎头妙画空馀刻,鸱吻名书竟不传。
石柱至今标宿莽,瓦棺何处葬寒烟。凭高更尽阑干曲,及取江山未暮前。
丹凤吟 幺凤
孤鸾 题钱舜举仙女梅下吹笛图
春日小轩独坐
江南棕笋正时新,滋味还思养病身。暮雨过云初有电,老莺啼树已无春。
虚名晚合徒多累,同辈生存仅数人。净扫虚轩炷香坐,只将篇什拟心神。
忆广陵旧事
君王昔在镇南年,宾客风流日满筵。上国旌旗分一半,层台歌舞宿三千。
豪华遽尽悲离黍,形胜空存惨暮烟。多少楚魂归未得,江流无际海连天。
次福青宏路站州守林清源邀饮治所
酒家篱落隔青棕,更在轻青细雨中。绕郭好山横野碧,缘溪芳树立春红。
故人雪鬓年年老,太守风谣处处同。十载相逢又相别,不堪回首海云东。
寄观志能照磨
鳌背三山最上峰,美人手把玉芙蓉。仗围泰畤传宵燎,漏下层城踏晓钟。
锦瑟无尘飞刻雁,金壶有墨洒雕龙。老怀已托王郎道,早晚归营北涧松。
送曹鉴克明自浙省员外迁湖广
上流形势控荆扬,挝鼓飞帆过武昌。幕府一时登杰俊,朝廷今日际明良。
南楼词翰题鹦鹉,北斗旌旗下凤凰。好折楚芳遥寄与,美人秋水远相望。
破阵子 七夕戏咏
寒漏明次韵王子常
寒漏明,时一聆。夜长不能聆,月色明阶庭。西风落叶争秋声,鸡啼未啼霜满城。
城中有思妇,正促征衣成。东家西家砧杵急,使我起坐时时惊。
归心如废弓,屡折不可檠。寒漏明,时一聆。
东坡淮口墨迹卷后有黄策诗
潮落潮生沙岸头,布帆来往几经秋。山川如故人何在,天地无情水自流。
败垒荒墟非昔画,野烟寒照总新愁。只应千古清淮月,曾照东坡此唤舟。
大军下济南
总戎十万铁鹞子,殪贼一双金仆姑。白日照开华不注,乱云飞尽大明湖。
数年父老回生气,千里山川复旧图。已喜武威平汴兖,可倾东海洗兵无。
定风波 昆山路漕席上
送郑喧宣伯赴赤那思山大斡耳朵儒学教授四首 其三
野散千军帐,云横万里川。寒多雨是雪,日近海为天。
黑黍供甘酿,黄羊饱割鲜。广文但少客,宁虑坐无毡。
清平乐 盛子昭花下欠伸美人图
上京秋日三首 其一
山前孤戍水边营,落日无人已断行。瓯脱数家门早闭,轒温千帐火宵明。
白摧野草狼同色,秋入榆关雁有声。最是不禁横笛怨,海天秋月不胜情。
蜕庵岁晏百忧薰心排遣以诗乃作五首 其三
世路正如棘,吾生犹系匏。诗人歌蟋蟀,军士叹蟏蛸。
无地营家食,何心解客嘲。山林徒在眼,难觅一枝巢。
张翥
张翥(1287~1368) 元代诗人。字仲举,晋宁(今山西临汾)人。少年时四处游荡,后随著名文人李存读书,十分勤奋。其父调官杭州,又有机会随仇远学习,因此诗文都写得出色,渐有名气。张翥有一段时间隐居扬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为国子助教。后来升至翰林学士承旨。 ► 478篇诗文
秋试后胡益士恭归番阳与游吴山圣水寺
太常引·素娥风韵自天真
天竺山中访项可立不遇
予京居廿稔始置屋灵椿坊衰老畏寒始制青鼠袍且久乏马始作一车出入 ...
送贵溪彭伯时教授之高州蒙古学
送西江贤古愚上人
水墨达摩像班惟志笔
癸亥岁八月十六夜对月
抱素子作自适图求题
前出军五首 其二
寄见心上人次韵 其二
赠筝工任礼
家居九日
题述律万户澹乐轩
百字令 燕城晚望
喜迁莺 琼花
金缕词 送王季境还广陵
冰蟾为金齐贤赋
王杲东白墨兰樵题诗用韵其左并寓所怀
泊隆兴章江门
自悟 其二
清平乐·先生醉也
谒金门 寒食临川平塘道中
门有车马客行 其二
水龙吟 赋情云
伯青邀予至青芝坞汎湖暮归
题林德清竹雪斋
篷轩为吴僧元谊赋
寄成居竹黄舜臣 其二
潼关失守哭参政舒噜杰存道
四月十三日
四明寓居即事
冯秀才伯学以丹青小景山水求题
分韵瓜步送司执中之江西宪府照磨
雨中次黄岩驿
满江红 钱舜举桃花折枝
江神子 吴门席上,罗生求赋
岁晏奇寒
六州歌头 孤山寻梅
关岭
后出军五首 其一
闻董孟起副枢乃弟鄂霄院判凶讣哭之二首 其二
天香室为四明定水复见心禅师赋
送燕山杨文周之汾州教授
安童都事字鼎新号太虚徵余赋之集贤院
答马易之编修病中作
小游仙词 其一
清明日偕李钦嗣游吴公弓台至雷塘蜀井
乐平刘复初隐居四咏 其一 耕田
行香子·扰扰阎浮
赠相士陈巨山
绮罗香 雨中舟次洹上
岁晚苦寒偶成四章录似北山 其三
题雪溪待渡图
古促促辞
辛巳二月朔登悯忠阁
解连环 留别临川诸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