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镃
来访秋花本为诗,酒杯徵逐负幽期。山中句出明书记,还了清邀一段奇。
池边二绝 其二
浅侧荷盘绿尚新,一蛙危坐压荷唇。定知不发穷愁叹,背缕丹金踏水银。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三十八 平桥
桥向平边度,风从阔处来。泠然旬五日,无去亦无回。
戏答客问
梦觉 其二
二十年前事,浑如梦觉时。漫行荒路径,难认旧亭基。
尚记因逃暑,曾来学赋诗。如今无可好,植杖欲耘耔。
挽叔祖户部侍郎诗四首 其三
小小为知己,常常说向人。论情宗族异,问事见闻新。
囊锦将谁管,湖园看未真。伤心啸庵路,不复送亲宾。
次夜月色复佳游霞川锦池二首 其二
画桥烟重柳垂垂,露湿衣垂透始知。丹桂花香墙畔起,水荭枝影席间移。
思量究竟都如梦,恋著休閒煞不痴。夜半江潮声正熟,归来才是欲眠时。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二十七 云外亭
芒屦方疑湿,天晴径又乾。由来云在下,木杪是栏干。
读仙书
飞楼半天真人居,玉幢金人龙虎舆。层门十丈拥翠树,枝磨有声作灵语。
邪劣未除嗟异路,紫云翻袍两仪舞。赤巾使者呼女鬟,吟风飒飒鹅笙寒。
迎月殿高句难攀,踏珠出水如出雾,三十六凤空银湾。
戏倣韩致光体
园中晚兴
得巨笋三尺围送王叔兴
猫头名字出长沙,别号犀株岂过誇。好对竹尊招二子,藕如船大枣如瓜。
题松身
杂兴三十九首 其三
原子何所得,所得在养心。澹然处穷阎,蓬蒿绝车音。
结驷者谁子,排门愿同襟。乃知能辩者,于道未为深。
分韵赋薝卜得松字
呼酒快劝客,教取白玉钟。教此清净枝,向我几案供。
叶丰发油绿,香心刻黄琮。向来红紫阵,喧喧引雄蜂。
露斑衣上痕,枉负七尺筇。日暮诗兴薄,幽禅苦魔攻。
犹胜坐肩舆,排门抗尘容。我祖巳封侯,便当随赤松。
送喻叔奇工部知括苍二首
分韵赋散水花得盐字 其一
春皇游骑玉垂鞭,珠捲扬州十里帘。一笑诗成休浪举,花如西子句无盐。
昭君怨 其二 记梦
冰佩冷,风飏紫绡裘。五色光中瞻帝所,方知碧落胜炎洲。
香雾湿帘钩。
山堂纪实
夜宿龙井广福寺分韵得来字
次韵茂洪觅蜡梅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吹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挽叔祖户部侍郎诗四首 其一
新种
戏咏咸蛤
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 其四
题昌化县双溪馆
园步杂兴 其一
戏题故袍
桂隐花正开得诚斋木樨七言次韵奉酬
桥廊上作 其一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 其六
蒲龛
足疾愈约客游湖上园
撤移旧居小假山过桂隐
约斋西窗先有垂柳腊后四日辟地增植花数十辈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其四
我园
余以雪牡丹歌呈诚斋回柬云只得籍没是兵家不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新市道中
叔祖国学座间请观诗编因赋
还至吴淞茂洪用余临平诗韵放鱼因思旧行大江尝纵巨鱼再和为荅
次韵茂洪觅腊梅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其二十
过杨伯虎即席书事
冒雨往玉照堂观梅戏成长篇
杂兴三十九首 其十二
淳熙巳酉二月二日皇帝登宝位镃获厕廷绅辄成驩喜口号十首 其七
夜述
暂往嘉兴离桂隐过渡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四十二 心足寮
送京仲远次对制帅四川 其三
听莺亭
戏成白发二首
园步杂兴
近诗殊少閒行绿阴下喜成杂言以自勉继此当日课云
出馀杭县
记雪三首 其一
石首春鱼梅鱼三物形状如一而大小不同尔因赋长篇
昼寒一杯辄欲酩酊因静坐道室
贺新郎 次辛稼轩韵寄呈
咏清苦
淳熙巳酉二月二日皇帝登宝位镃获厕廷绅辄成驩喜口号十首 其九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其八
七夕池上泛舟四首 其二
五用前韵咏丹桂花
园中杂书四首 其三
连日雪未能多曾无逸见惠二首遵欧苏律禁体物语及用故事走笔次韵 ...
鸦舅辞
南湖上观萍
七夕池上泛舟四首 其四
刘子履少聊挽辞二首
南湖夕泛
燕坐 其一
忆南湖
清晕阁在柳洲寺旧址二首
相士陈邦彦觅诗
衰疾几半月梅事已空杏花亦烂熳矣忽往一观成古诗三十韵
许深甫宰分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