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张镃
翠舫迎凉避日行,只随风去不须撑。云移茂树添层影,鱼喜新荷触嫩茎。
客有何人从远至,天怜吾辈太清生。功名世上虽为急,弄水搴芳未可轻。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 其二
才晴便是看花时,天上阴晴岂预知。前日路乾居士病,偶妨招客酒樽随。
约斋西窗先有垂柳腊后四日辟地增植花数十辈
题赵祖文画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三十八 平桥
桥向平边度,风从阔处来。泠然旬五日,无去亦无回。
杂兴三十九首 其二十五
征南勋业手,顾乃玩简策。麟经日月垂,左氏实有力。
为渠作忠臣,训义订今昔。后来缝掖子,开卷随有益。
果能作蹄筌,此学不妨癖。
过杨伯虎即席书事
谢人送白山茶花二首 其一
韵胜初闻不记年,偶逢俄在软红边。山矾不遇南昌老,争得嘉名亚水仙。
赠嗣持上人
持也耽耽老比邱,吾如松比瀑春流。经年欲见浑无便,连日相逢若旧游。
柏子轩窗翻梵夹,荷香亭上款茶瓯。真成此外无馀事,莫说机关向上头。
石门小泊
七夕口占
秋日登集仙台
送郑刚中赴江东参议
去程遥指石头城,秋与钟头老气清。紬绎蓬峦曾正字,参陪莲幕试论兵。
时平得计甘微禄,学古无心急近荣。君岂江淮久游客,归来矍铄上承明。
张以道归自甬东先饷土物两诗为谢
水边
野芳亭写望
游昭庆寺
前后植木犀楼上有月台尽见诸山
盛世适亲逢,楼台得地雄。无形兼有象,俱在太和中。
昼寒一杯辄欲酩酊因静坐道室
岁晏常多白昼阴,软帘毡帐禦寒侵。观书偶要得天隐,作传定难题醉吟。
犬吠远闻风绰散,叶凋谁顾雨堆深。湖边莫道春回未,紫草依稀动绝岑。
卧疾连日殊无聊赖客有送二省闱试题者因成四
次韵酬张郎中赋水蕉四首 其一
春去论年卒未回,溪头传信却先来。绿笺展尽全无字,此语何堪谕俗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吹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次叔祖阁学暑中过清寒堂韵
碧宇书兴
夜宿华藏寺
舟过良渚
曲廊
立秋后一日池上杂兴 其四
清晕阁在柳洲寺旧址二首
山寺漫兴
夜饮杨村
桂隐纪咏四十八首 其三十六 竹桥
庄器之贤良居镜湖上作吾亦爱吾庐六诗见寄因次韵述桂隐事报之兼呈 ...
近诗殊少閒行绿阴下喜成杂言以自勉继此当日课云
春分后一日山堂述事 其四
杨伯子见访惠示两诗因次韵并呈诚斋
书叶轩
荠花
桂隐花正开得诚斋木樨七言次韵奉酬
岁旦立春 其二
王倅德远有诗谢送菊因酬二绝
烟波观月示客
次韵酬铦上人二首 其二
夜饮呈叶司户 其一
陆严州赴召喜成三诗 其一
送吴季行监丞知简州
有怀新筠州杨秘监寄赠八绝兼桂隐茶 其二
点视马驿因成两绝 其二
记雪三首
寄春膏笺与何同叔监簿因成古体
简马架阁
以桂隐樱桃从益之博红酒诗
晓探晴观梅
寻梅三首 其二
灵芝寺避暑因携茶具汎湖共成十绝 其八
园中口占二首 其一
庐陵李英才自制墨与梅花写真艮斋诚斋又许其能诗十月七日携画见访 ...
题郭水坚画美人二首
山堂纪实
玉照堂梅花飘落如雪
登春陌
之官离桂隐
旧藏文与可墨竹未有对者叔祖阁学以一枝为惠
时贤有爵高名重而不自由者再念閒居这可乐为
种蜡梅喜成
赠崇先寺长老
暂住新市行次谢村二首
野芳亭偶书
自安福过真珠园梅坡
绿筠轩旧在於潜寂照寺今移立县治之东竹间凿
送喻叔奇工部知括苍二首
携得秘监诗一编登舟因成二绝
夜述
鸥渚亭次韵茂洪西湖三诗 其三
籐枕诗
刘子履少卿挽辞二首 其二
次韵答潘茂洪桂花见怀
离苏州回寄太守袁起岩郎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