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简马架阁

简马架阁

宋代 张镃

江浙闻人马少伊,识公因诵雪窗诗。
交驰刺字休嫌阻,一见人生自有期。
城郭村翁谁问我,亲王娇客罕如斯。
鸡声风雨相望处,情致先多会面时。

诗人张镃的古诗

水调歌头 姑苏台

宋代 张镃

孤棹溯霜月,还过阖庐城。系船杨柳,桥畔吹袖晚寒轻。

百尺层台重上,万事红尘一梦,回首几周星。风调信衰减,亲旧总凋零。

认群峰,寻四塔,半烟横。平生感慨,况逢佳处辄销凝。

休说当时雕辇,不见后来游鹿,斜照水空明。猛把画栏拍,飞燕两三声。

送京仲次对制帅四川

宋代 张镃

使北人争说,今回国势尊。
属声坚执礼,黠虏殆忘魂。
钜业此犹细,故强行复存。
乡闾正关外,因梦逐西辕。

俞玉汝以诗编来因次卷首韵

宋代 张镃

我生癖耽诗,极力参古意。
寥寥千百年,所取仅三四。
此言或是痴,的确有见地。
大雅既不作,少陵得深致。
楚骚久寂寞,太白重举似。
堂堂豫章伯,与世不妩媚。
峭峭后山老,深古复静丽。
第篇杂短章,末学敢睥睨。
傥非四公者,孰毕此能事。
俞君江南英,懒效决科计。
俗子造其庐,觅句独拥鼻。
雪风灞桥路,想见形梦寐。
贻我青云编,三读增畏愧。
未尝胶山林,亦复到城市。
石顽木鑽透,悟处定不二。
清风濯炎暑,使我破芜秽。
情悰猥能同,外此谁臭味。
请加精进心,道远乌足喟。
骎骎不停规,今古本无异。
诗来我知往,因以当交质。

玉照东西两轩有红梅及千叶缃梅未经题咏倒用

宋代 张镃

方诸台耸日边云,望拜青童上相君。
侍女百千皆绛服,恰如檐外树纷纷。

简马架阁

宋代 张镃

江浙闻人马少伊,识公因诵雪窗诗。
交驰刺字休嫌阻,一见人生自有期。
城郭村翁谁问我,亲王娇客罕如斯。
鸡声风雨相望处,情致先多会面时。

潘茂洪出疆回以汴都画山水扇见遗报之五言

宋代 张镃

嵩华平生梦,骑驴未得游。橐中分雅惠,掌上起新秋。

报国何能早,需时莫漫忧。秖应长近眼,过夏亦佣收。

七夕池上泛舟四首 其四

宋代 张镃

夜雨连明旋出奇,涨平荷盖失参差。更教红莟肩齐水,要学湘妃晓浴时。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 其十

宋代 张镃

别开庭院近莲塘,油榭栏干小扇窗。更取梅花瓶内插,放教清梦月横江。

送京仲远次对制帅四川 其三

宋代 张镃

贱子夫谁问,鸣驺屡水湄。自因闲肯顾,不是佞求知。

山槛清持茗,花蹊笑说诗。雨风今送别,悽断湿旌旗。

吴江鲊户献鲈

宋代 张镃

旧过吴淞屡买鱼,未曾专咏四腮鲈。鳞铺雪片银光细,腹点星文墨晕粗。

西塞鳜肥空入画,汉江鳊美阻供厨。季鹰莫道休官去,只解思渠绝世无。

种蜡梅喜成

宋代 张镃

道帝方讶扑人香,金蓓花开满担装。
尚有松钗佳枝杪,买归偏称插山堂。

走笔和曾无逸掌故约观玉照堂梅诗六首 其六

宋代 张镃

才晴便是看花时,夜雨何堪带雪吹。春色更

杨仲子携诗见过次韵酬赠并呈诚斋二首

宋代 张镃

爱水移居宅,行藏岂但迂。
若非风月管,枉伴竹松臞。
野服常宽带,芒鞋亦断絇。
请君看此老,堪作贵人无。

夜坐示客

宋代 张镃

身世长歌里,于今得好朋。
露阶秋到竹,风屋夜吹灯。
菱芡供馋口。图书伴曲肱。
头颅知自揣,顾影笑鬅鬙。

贺尤礼侍兼修史侍讲直学士院四首 其三

宋代 张镃

化权亚史法,委巷汩凡例。良由私爱怨,或使疑信二。

奸谀人力胜,危欲蔽忠义。绝识超大千,简册当吐气。

贺尤礼侍兼修史侍讲直学士院四首 其一

宋代 张镃

礼云风断烟,鬨议十九失。片言灼龟鉴,钜典资以秩。

抗志非太高,砭艾起时疾。何翅位宗伯,宇内赖调一。

甲辰仲冬八日元衡携两诗过访及归次韵酬送后篇兼寄张武子 其二

宋代 张镃

合处畴能證不疑,吾宗神秀岁寒姿。无书寄便今犹懒,说似应须倩老师。

苏堤观木芙蓉因见净慈明上人翌日惠诗酬赠二绝 其一

宋代 张镃

来访秋花本为诗,酒杯徵逐负幽期。山中句出明书记,还了清邀一段奇。

新市道中

宋代 张镃

野晴天碧共溪长,画样飞来白鸟双。
舟小不禁风罨岸,菰蒲无数入篷窗。

次韵茂洪觅蜡梅

宋代 张镃

世路嵚崯费折枝,退耕非我更其谁。
真花似假无心咏,只诵涪翁旧日诗。
张镃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吹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469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